山西人的面食和面子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泱泱华夏5千年大国,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悠久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黄天厚土,黄河晋水,喂养了代代晋人。这里有这个星球上最丰厚的黄土地,有丰富多样的气候条件,五谷杂粮的繁衍不息。
千秋功业三杯酒,万年江湖两壶茶,天地人间一碗面。与屈启晓对话时,一句话就激起了波澜。他说,“不喝酒可以活下去,不喝茶可以活下去,没有了这一碗面,你又是谁。这一碗面不仅是生命的基本动力。特别是山西老乡,这碗面是一切文学文化文艺的故事源头。”
山西黄河京都酒店管理集团董事长屈启晓先生已年过七旬,本埠万荣人氏,中国饭店业协会副会长,山西饭店业商会执行会长。“我能行”是他的座右铭。十年前发起“山西面食节”,别人说不行,他非要“我能行”。结果第一届办完,赔了二百多万。屈启晓自掏腰包填了窟窿。如今,第六届面食节即将在阳泉开展。北大同,南永济,风生水起,屈启晓谋局深邃。他并不是塑造自己光辉千秋,他是想着山西,情怀三晋。他试图用一碗面诠释山西历史文化的悠久,搅动山西经济发展的风水。 面食,是山西人的面子。醋,是山西人的命。当“醋都”的牌子挂到江苏镇江时,山西人暗自神伤。醋葫芦挂在身上几千年,醋的金牌子却挂在别人的门头。山西人的面食风光了千百年,却在全国十大面食榜上羞答答的抓了个尾巴。刀削面,第10名,还有括弧,与河南省争议。
山西的经济整体欠发达,都忙于拣晋商祖宗的钵子。软的拿诚信,义利说事,硬的讲金融,贸易摆乎。山西人的实业创造历来是软肋。我们有什么,没有什么,自己最为清楚。今天连一碗面都端不稳,山西人真要丟了面子。
走到山西各个城市的大街上,最招眼的是福建人的特产“沙县小吃”。沙县人厉害,敢在关公门口耍大刀,敢在鲁班面前摆木艺,敢在杂粮面食的王国练面把式。百度上查“沙县小吃”,是这么介绍的,“沙县小吃源远流长,起源于夏商周,晋,宋中原黄河流域文化,因中原人的多次南迁传播到沙县…”。沙县小吃够厉害,打进了美国纽约第8大道,还入驻了日本和欧洲等囯。沙县小吃的祖宗地就是黄河流域,是三晋的传人。他们用一碗面打出了天下。
一技一业一事,深耕坚持,就积累成了伟业,就千秋流芳。吃饭的是天大的事,人间的文化就集萃在一碗面中。
中国(阳泉)第六届山西餐饮旅游文化节将在2021年8月8日启幕。本届面食节的地图,选址到晋东名城阳泉。太行山的煤炭明珠名城,承载娘子关的千秋文化故乡。省内外餐饮界的行家们将在这里展示厨艺。若论杂粮面食制作的精美,山西人全球无二。人们将看到各地传统的面术,还有许多充满噱头的上榜吉尼斯纪录的"百人大锅削面"精雕的面塑,厨艺的花哨表演等绝活。 屈启晓喜欢将山西的杂粮面食冠之以"黄河面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山西人每天离不开的面食,承载了三晋历史文化之道。东西南北的各种杂狼面食,每一样的来源和创制背后都有多彩的故事可挖。
阳泉有一碗面,叫抿曲,特别的好吃。豆面,荞麦,小麦面做的"抿圪斗"不少见,"抿曲"可是晋东人的专利。干稀食感,营养,色香味都堪称绝配。山西北部有一碗面叫"红山荞麦面”。这碗红山荞麦面,日本人知道,韓国人知道,法国人知道。半个世纪前,法国总统篷皮杜,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中国,都跟周恩来总理请求,想吃一碗红山荞麦面。但真正了解它们的山西人却很少。
阳泉面食节召开之际,写了这段引子。阳泉市民有福了,可以去享受美食美味。阳泉领导也重视,以此想引流八方客,聚焦阳泉,给当地的经济文化增加活力。只因本人是山西土产,有深厚的家乡情怀,面食情怀。七七八八拉扯了许多,就想说明一碗面是多么的重要。
祝愿阳泉面食节举办成功!也祈祷阳泉的抿曲从此走出太行山,把阳泉带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