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脉交融西口路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走西口,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团结之路、繁荣之路。为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蒙古日报社启动“循迹西口”全媒体传播活动。采访组一行深入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17个旗县市区,行程3000余公里,通过寻访历史印记,倾听历史留声,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即日起,内蒙古日报重磅推出行进式报道、手绘长图等,展现各民族在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
为了躲避灾荒、谋生糊口,无数晋、陕、冀等地的民众穿越长城关口,跨过滔滔黄河,不畏艰险,走出“口外”,开拓生息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茫茫草原。各族人民同气连枝、相亲互助、携手奋进。
走西口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高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也把不惧艰难、努力拼搏的开拓精神弘扬传承,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清朝末年,山西遭了年馑,我们的先人在原地活不下去了,只好拖家带口去逃荒,一根扁担挑着两个儿子,其中的老二正是我爷爷。”谈及身世,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退休教师贺云飞回忆道,他的曾祖父一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而来,沿途乞讨为生,曾祖母病逝在走西口途中。经过大半年的跋涉,才终于安定下来。
史料记载,走西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明朝中后期,晋西北、陕北一带遭遇大旱颗粒无收,许多民众为了活命背井离乡,远走“口外”谋求生存。这一时期的走西口,还是零散的,不成规模的。真正形成大规模走西口的现象在清朝康熙年间,康熙批准开辟互市,又“准汉民垦蒙古地,岁与租籽”,进一步扩大了走西口的规模。同一时期,商贸繁荣吸引了大批商人走西口淘金,成就了几百年晋商辉煌。清末“贻谷放垦”时期,大量“口里”人涌向西口外垦荒,一度多达几十万。
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退休干部王尚贵的祖辈是北上来谋发展的。“我的祖辈王充公是乾隆初年从山西汾洲府临县墕头村,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临县三交镇墕头村,通过走西口来到清水河县湾镇樊山沟石嘴村、跃进村的。”王尚贵介绍,王氏一族是晋商中屈指可数的大户人家,来到内蒙古的三大分支创办了“永和成”“三德永”和“天元永”3个商号,在当时颇有名气。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郝建平介绍:“走西口的‘口外’,主要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和巴彦淖尔。通过走西口来到内蒙古的人群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清朝廷派出的屯垦移民。第二类是逃荒出来的贫苦农民。第三类是到‘口外’谋求发展的旅蒙商。他们共同为开拓边疆地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得胜街,清代风貌的建筑群落雕梁画栋,牌匾上“大盛魁”三个金黄大字格外醒目。这是展示大盛魁商号传奇历史的文化产业园。
大盛魁是当时归化城最大的商号。大盛魁初设在走西口的重要关口杀虎口,由太谷县武家堡的王相卿和祁县城内人张杰、祁城村的史大学合伙创办,后移驻归化城,极盛时有员工六七千人,商队骆驼近2万峰。200多年的时间里,在内蒙古和国内其他地方设立的分庄、分号、票号、牧场、马庄、羊庄和茶叶加工厂多达几十个,经营物品“上自绸缎,下至葱蒜”,应有尽有。“一个大盛魁,半座归化城”的俗语流传甚广。
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艰苦创业,他们给游牧地区带来先进的商业文化,促进了西口之外经济的发展。不少移民从事农业生产,将传统农耕界线向北推移,使“口外”地区单一的游牧经济发生变化,逐渐形成农牧并举、各族人民聚居的发展状态。
“走西口已经超越了简单的经济往来与人口流动,大量旅蒙商的进驻对内加深了各民族之间融合与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对外打开了一扇中国向北开放的窗口,其意义深远。”内蒙古著名作家邓九刚说。
如今,西口之外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地正努力打造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呼和浩特市培育形成乳业、光伏材料、生物医药、现代能源化工、大数据云计算、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产业,昔日的车马集市变为日新月异的现代新城。
包头市在发挥钢铁、稀土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老工业基地焕发新生机。
“三十里鸣沙,二十里水,五十里的山路我来眊妹妹你。” 在准格尔旗,有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漫瀚调,传唱于乡野山间、飞扬在眼角眉梢,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同时唱出了各族人民相亲互助的深情厚谊。
“走西口加强了各民族文化上的交融。漫瀚调就是大家在生产和生活的交往中,逐渐融合了信天游、山歌、蒙古族歌曲等艺术风格,相互交流而催生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广泛流传于晋北、陕北、河北以及内蒙古西部的地方小戏二人台,更是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草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康建国告诉记者。
山西省河曲县蒸四碗等特色饮食传入内蒙古西部,逐渐演变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六六八八”宴、包头市东河区的“八大碗”、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硬四盘”等特色佳肴。河曲人喜爱的酸粥、碗托等地方小吃,也在内蒙古西部落地生根,经过改良,添加各地风味小料、配菜,口味升华自成一派。
呼和浩特市民俗文化工作者曹建成介绍,在呼和浩特等地,人们心里的味道与醋息息相关,那种醋味儿是山西味道,吃烧麦、吃莜面都配醋料。很多晋菜随着走西口落户归化城,成为呼和浩特的城市烙印。
在玉泉区,当年一条不足百米的街道名为晋阳楼巷,就是因山西菜馆命名而来;还有祁县人开的老字号“麦香村”饭庄,铜锅仔、莜面墩墩、晋中剔鱼子、拿糕、大同浑源凉粉满足着南来北往人们的味蕾。
走西口对晋陕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产生了影响。走西口者为了耐寒爱穿老羊皮袄,现在的晋西北农村街头,仍能看到一些老人穿着这样的皮袄。晋西北人爱喝砖茶,煮砖茶时加点咸盐,大碗大碗喝烧酒,大块大块吃牛羊肉,多是从西口之外的蒙古族那里习得的。
一段走西口的历史已然走远,但是历史留下的印记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绵延不绝。“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走西口带来的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始终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记者 周秀芳 韩继旺 哈丹宝力格)
自治区统计局最新消息:2022年,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突破9万元,达到96474元,比上年增长4.2%。“十四五”以来,这是继2021年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后,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迈上的又一个新台阶,也是内蒙古人均生产总值首次突破9万元,在全国排名第八位,较2021年上升两位。…
记者从自治区医疗保障局获悉,目前获批上市的国产新冠治疗用药,内蒙古已全部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据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的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和先诺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内蒙古已临时性纳入基本医保基金支付范围,支付至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