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老字号点心可不只有稻香村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然而,在北京本地人中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老莫的蛋糕,新侨三宝乐的面包,中关村的茶点。
在日新月异的北京,留存半个世纪以上的店铺着实不多见,上面提到的中关村茶点便是这样难得的一间糕点铺。
中关村茶点铺和中科院学术会堂同属于一个街区,朴素的门面外加略微陈旧的门头让人无法将它和一家老牌糕点店联系到一起。
走进店内,玻璃柜台和糕点摆放的方式都透着计划经济时期国营店的特征,和现如今众多店面装修精致服务热情似火的西点店比起来,连店员的服务风格都走着不太热络的「国营风」。
服务员话少,老顾客更是话不多,如果你是原本带着一腔热情来探店的新顾客,大概会被店员冷淡的态度吓得要打退堂鼓,明码标价的各类新鲜出炉的糕点仿佛在告诉你,别张嘴问,纸上都写着呢!
靠近柜台,桌上赫然贴着一张糕点售卖时间表。想要买什么你必须要掐着点来,结账时,面对桌子上老式的带秤砣的秤和算盘,完全不见现如今贴满大街小巷二维码的影子。
对于如今出门几乎都不带现金的年轻人来说,大老远专程跑来一趟,如果不去银行取钱,可能只能空手扫兴而归。
就是这样一家只收现金不改装修风格不刻意迎合顾客的「任性」糕点店却坚持了60年,到现在,店里排队的场景也是屡见不鲜。
1957年,中科院北区在中关村一街建成,各院专家的入住使得一连串的便民设施也接连建起。除了粮店、副食店、书店以外,一家名叫「中关村茶点」的西点店也悄悄落成。
当时,中科院233位学部委员中,有三分之二是归国的海外学人,再加上还有很多的前苏联专家也长期住在院内,而当时北京最正宗的西点是位于市中心的莫斯科餐厅的糕点,与中科院这片「郊区」相距甚远。
考虑到他们的饮食习惯,也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些科研人员,经过北京市政府的批准,1957年4月,中关村茶点在中关村18号楼即福利楼里正式开张。
刚开始营业的第一年,茶点铺并不对外迎客,只限中科院的专家们前来小坐,彼时的茶点铺除了提供有牛奶咖啡等饮品外,还可以吃西餐,那时候的红菜汤都是俄罗斯口味的。
据现任茶点铺的总经理兼店内师傅殷京生介绍,促成茶点铺建成的郭沫若还经常请外籍友人、留洋专家到店里吃点心喝茶,那时的茶点铺就好像是科学家们的会所。
时间长了,茶点铺的好口碑不胫而走,周围各大院校的师生甚至外籍留学生都慕名而来想尝尝鲜,中关村茶点的生意也因此越来越红火,成为当时京城的西点名店。
五十年代,做西点可不像现在这么容易,计划经济的时期,原料需要特批,师傅也得专请。
为了保证口味正宗,天津大磨坊的主厨景德旺被郭沫若请到了北京,来担任茶点铺的西点主厨,同时也负责带徒弟传授技术。这位在北京市西点大赛上获过奖的大厨会做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等七八个国家的西点。
师傅到位了,接着要准备的就是做西点的原料。那时候物资稀缺,黄油需要特批,经过层层手续才能从冷库里提货,一天能用掉三四十斤。
店里的会计兼售货员刘菊翠至今还能回忆起很多西点店的往事。据她介绍,上世纪80年代,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经常到中关村茶点购买点心,钱老最爱的便是店里的苹果派,每次都穿着中山装戴着蓝帽子拄着拐杖,很低调地买了就走。
店里的苹果派个个货真价实,一咬开都是满嘴的苹果块,这么多年了依然很受欢迎。钱老的爱人何泽慧则喜欢吃黄油咸条和咖喱角,一开始是自己来买,后来走不动了就让自己的儿子儿媳过来买。
据说还有一次,一位从国外回来的专家专程跑到茶点铺里跟店里的师傅们传话,说是在法国的杂志上看到过关于中关村茶点的介绍。这篇介绍来自一位法国专家,在尝过中关村茶点的糕点后,他回国发表了这篇文章,表达了对于能在北京吃到如此正宗的法国糕点的惊喜之情。
进入千禧年之后,中关村茶点的生意经历过一段低潮期,日渐兴起的新式面包店逐渐分流走了一批客源,中关村北区和南区的老顾客也相继搬走,店里没有做宣传,也不愿改变经营模式屈从市场偏好,维持着老传统老口味的中关村茶点一度陷入低谷。
直到2010年以后,顾客才又慢慢多了起来,一些惦记着北京老味道的人都慕名而来。
现如今,由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类自媒体对茶点店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它的知名度,年轻的顾客越来越多,几乎要成为「网红」店了。
现在走进店内,依然像多年前一样能闻到实在的奶油香,即使再「国营」的服务态度也阻止不了大家前赴后继的奔向刚出炉的蝴蝶酥、起士饼、马蹄酥、苹果派、奶油卷、黄油小花等。
去年年中,店里进行了一次重新装修,店内新刷上了粉色的油漆代替了原本的古铜色,总经理殷京生觉得这样看着显暖,猛一看还有种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里温馨又漂亮的感觉。
重新迎客的中关村茶点还是保持着60年前的老样子,「前店后厂」的配置这么多年了也没有变,店铺前面进行销售,后面进行加工制作,五个面点师傅的年龄加起来将近300岁,都已经在茶点铺工作了40年。
总经理殷京生面对再度红火的茶点铺,也有自己的担忧。店里的师傅年纪都大了,外地学徒留不住,北京当地的年轻人里又很难找到人愿意去学习面点技术去继承茶点铺的手艺。
店里的点心类别已经从鼎盛时期的八九十种变到现如今的二三十种,许多工艺复杂的糕点已经很多年无人经手,尽管顾客越来越多,殷京生却担心供应的环节出问题。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变成了中国硅谷的中关村早已不是北京的「郊区」,住户换了一批又一批,房屋推倒了又重建,似乎只有中关村茶点部还保持着最初的模样笑看周围一切的变化。
变换了内部装潢的中关村茶点,不变的依然是讲究大方的用料,地道传统的配方以及坚守多年的品质。对于老顾客来说,中关村茶点不仅是一份经典的味道更是一份承载童年记忆的宝地,而对于那些闻讯而来的新食客,他们获得的是一份香醇浓厚、陈酿多年的惊喜。
日复一日,店里的老师傅们从早上9点开门做到傍晚关门,陪伴他们的是烤箱机器工作的声音和揉面的踏实感。他们不花心思做宣传也不想着开网店,但每日店内长长的队伍却一天也没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