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87%!男人们为啥偏爱猪脚饭?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一碗隆江猪脚饭,吃出男人的浪漫”,这个网络热梗助推隆江猪脚饭从广东走向全国,让“浪漫”一词成为猪脚的注脚。
数据显示,猪脚饭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其他饭类快餐,2022年交易额增速87%,呈现出由南向北扩张的趋势。2021年,单个平台外卖猪脚饭订单量超过7000万份。网络热梗背后,是近两年猪肉价格较低、出餐效率较高等利好因素,叠加短视频平台的造势,共同形成了猪脚饭的繁荣。
而消费的客群中,男性是主力军。数据显示,全国点猪脚饭的人群中,男性占69%。这碗浪漫,也渗透进成都男人的舌尖,丰富着这座城市的美食品类——消费猪脚饭的性别比例中,成都男人更是达到70%。
九年前,一名出租车司机毅然转行,开启成都最早的一批“隆江猪脚饭”之一,而今在大众点评上搜索这五个字,能得到1310个结果,俨然是“快餐一霸”。而当你在地图搜索这一关键词,两公里范围内甚至可以出现近30家店。
“那些高级餐厅里面,水果切个片,抹点沙拉,价格就要翻几十倍。有情调,但不实在。”清明假期,在吃了三天异国料理后,小张选择用一碗隆江猪脚饭,来戳破消费主义“泡沫”。
节后一个工作日的中午,青羊区恒大广场旁一家隆江猪脚饭店内坐满食客,其中许多是在附近上班的白领,小张是其中的一员。记者数了一下,近20个食客中,只有3名女性。
小张吃着猪脚饭,头也不怎么抬。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猪脚饭不够高雅,但贵在实在,暂时体验“精致消费”之后,是普通男人“上岸”的首选。并且,隆江猪脚饭宣传图上有几坨肉,端上来的就是几坨肉,一种没有信息差的交易,给消费者高度的确定性。“便宜,肉多,饭不够可以加,主打一个刚需。”
8年前,刚毕业的小张曾在深圳打工。在那里,每一栋甲级写字楼附近,都必然盘踞着一家潮汕夫妻搭档经营的隆江猪脚饭,填补游子的胃,抚慰浪子的心。两年前回到成都,小张猛然发现,不在广东,却胜似在广东,隆江猪脚饭已渗透进成都的大街小巷,让他能时时追忆广东的味道。
就在两年前,“一碗隆江猪脚饭,吃出男人的浪漫”这个梗开始在抖音流行。从那时起,就像在曾经的深圳一样,许多个工作日的中午,小张会点一碗隆江猪脚饭,加叉烧,十几分钟后元气满满地回到办公室,继续为业绩打拼。他常常和同事一起来,为了方便中午约饭,他们还拉了一个微信群,名字就叫“猪脚饭大队”,同事们在群里的昵称也以猪脚饭打头:猪脚饭王子、猪脚饭品鉴师、猪脚饭艺术家……天府广场、春熙路附近的几十家隆江猪脚饭,他们品鉴过一大半,“一个月要吃七八次”。
有网友调侃:“在物欲横流的世界,只有隆江猪脚饭在乎你吃得饱不饱。”记者走访十余家门店发现,猪脚饭通常小份15元,大份18元,再加两三元,就能拼个叉烧或肥肠,物美价廉。只要不浪费,米饭、汤、泡菜想续就续。
女性为什么没那么喜欢吃猪脚饭?记者采访了数名女性后,得到了几乎一致的答案:太肥了,要长胖。
也有女性就爱吃猪脚饭。武侯区锦绣路“隆广波仔·擂椒猪脚饭”的厨师陈阿姨,在制作猪脚饭一年后也深深迷恋上了猪脚饭,她反问记者:“女人就不可以浪漫啊?”
记者从美团平台获悉,点猪脚饭的人群中,男性占了69%,其中,中青年男性又是猪脚饭的消费主力,20-35岁的男性,占到了猪脚饭消费人群的53%;数据还显示,成都地区点猪脚饭外卖的人群中,男性占70%,女性占30%,在所有消费猪脚饭的人群中,20-35岁的男性占59%。
源自隆江小镇的猪脚饭,正席卷全国。该平台于4月10日发布的《2023年新餐饮双主场行业报告》显示,猪脚饭增速连续两年高于其他饭类快餐,2022年交易额增速87%,且呈现由南向北扩张的趋势,其中北京、山东、陕西、甘肃等区域交易额增速在150%以上。2021年,该平台发布的《2022新餐饮行业研究报告》还显示,2021年其外卖猪脚饭订单量超过7000万份,无论是订单量、交易额还是门店数,猪脚饭的增速都远高于其他饭类品牌。
在诸多美食自媒体的叙事中,作为后起之秀的隆江猪脚饭,正与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黄焖鸡米饭并称“快餐F4”。
猪脚饭的快速扩张,还和近两年猪肉成本价格较低相关。生猪价格自2021年初的36.4元/公斤到2022年3月触及11.7元/公斤低点。预计本轮猪周期还有一段时间,才能走到上涨区间。
考虑到猪肉成本较低,出餐效率较高等利好因素,猪脚饭预计仍将继续大幅扩张。但随着下一轮猪周期的到来,必将对企业的经营效率提出挑战。“练好内功,品牌化、标准化发展仍是长期课题。”
短视频的兴起,也意外助推了猪脚饭的进一步繁荣。2021年,“一碗隆江猪脚饭,吃出男人的浪漫”的梗,在多个视频平台爆火,大多数探店猪脚饭的网红,都会把这句话放进视频。美食头部博主“日食记”发布的隆江猪脚饭复刻视频,在B站(Bilibili)获得了396万播放量。字节跳动旗下“巨量算数”显示,2021年,猪脚饭在抖音上的搜索指数同比增加995.65%,其中2021年10月6日的搜索指数最高,当天的热门搜索词是“广东正宗猪脚饭配方”。
2014年,成都八里庄一家出租车餐厅旁边,开了一家隆江猪脚饭,老板名叫龙胜兵,此前也是一名的哥。他开的隆江猪脚饭是不是成都的第一家隆江猪脚饭?这一点难以找到权威考证,但在许多同行的印象中,它就是。
龙胜兵的店9年来两迁其址,现在来到牛王庙,附近写字楼林立,还有不少住宅小区,店门口停车非常方便。每到工作日的中午,往往食客满座,有时候还要排队,才能点上一碗。
“他之前在光明路开店我就在吃,老顾客嘛,他有时候要给我多舀两坨肉。”家住附近的退休职工老王喜欢隆江猪脚饭的实在:“我每个月吃七八回,还要给家里人打包。”
龙胜兵的店,有着典型隆江猪脚饭的格局:灶台放在店门口。明厨亮灶,让食客看到一碗猪脚饭的制作全流程,吃得放心。他的店也有典型的隆江式服务:饭可以续,泡菜自助。
“饭随便加哈,不浪费就可以!”灶台前,龙胜兵招呼着。中午高峰期刚刚开始,他已大汗淋漓。4月17日成都气温达到37℃,打破历史同期纪录,而龙胜兵的灶台前超过40℃。
下午2时许,顾客渐少,店员把外摆的餐桌收起,店内只剩两位食客,外卖自动接单器也渐渐没了声响。将一大盆猪蹄猪肘放入卤锅后,龙胜兵终于能休息一会儿,与记者聊起成都隆江猪脚饭的往事。
龙胜兵老家在达州渠县,1990年到广东潮汕地区打工。2003年,他在当地饭店当学徒,学会了隆江猪脚饭的制作手艺。2006回到成都后,跑了7年出租车,后转行做餐饮,开了隆江猪脚饭:“我考察过,当时成都还没有隆江猪脚饭。”
一开始,隆江猪脚饭并不被成都人接受,到龙胜兵的店消费的群体,几乎全是出租车司机。那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转行,龙胜兵收了第一批徒弟,“第一批徒弟全部是出租车司机,还都是我的老乡,所以成都第一批十多家隆江猪脚饭,几乎全是来自达州的出租车司机开的。”
龙胜兵回忆,2016年至2018年,隆江猪脚饭开始逐渐被成都人接受,尤其受到上班族的喜爱。他的手艺也不断精进,如今一眨眼工夫,就能迅速把一份猪肘切片。“那几年也是我带徒弟最多的时候。”
而今,龙胜兵的徒弟遍布成都,开了上百家店,最远延伸到若尔盖、红原。带那么多徒弟,就不怕竞争吗?王胜兵说不怕,这是“刚需”。
隆江猪脚饭,是广东人的骄傲,也是“打广人”(指去广东打工的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武侯区锦绣路“隆广波仔·擂椒猪脚饭”的老板怡小波告诉记者,他1995年到广东打工,学粤菜,也专门做过猪脚饭,一去就是20年。2016年回到成都做餐饮,一开始做串串火锅,生意越做越大,但后来在奎星楼开火锅店亏了上百万,于是转变思路。
“成都的火锅竞争激烈,近三年又受到疫情冲击。我就转而做个小餐饮。”在怡小波看来,猪脚饭虽然投资小、回报小,但是是刚需,多开几家店依然可以得到不错的回报。目前,他新装修的分店即将落成。
王胜兵估算,他店里的男性食客消费占据7成以上。但在怡小波的店,男女消费比例四六开。这小小的区别,或许来自于两家店不同的技术路线。王胜兵入局早,为了吸引到第一批“种子顾客”,对隆江口味做了细微的本土化改良,“我的猪脚饭口味要咸一点点,压了点甜味,但也有回甜”;而怡小波入局时,隆江猪脚饭已被成都人广泛接受,他几乎还原了隆江本地的味道,但也会用四川特色的擂椒,为隆江猪脚饭注入川味的灵魂,同样广受附近上班族的欢迎,“女顾客吃到擂椒,就不会感觉那么腻”。
在王胜兵和怡小波看来,隆江猪脚饭能在成都扎根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坚持用新鲜的食材,“如果买不到新鲜的猪脚,我宁愿不开店,冻肉太柴了”。
城市常常是精致的代名词,高耸的玻璃建筑里,装填着一个又一个体面的梦想。猪脚饭更像是城市里的野草,经营和消费都没有高傲的门槛,在哪里都能生长。龙胜兵也曾经怀疑,猪脚这两个字是不是不那么体面,怕不被精致的都市人所接受。而如今,一个更为精致和体面的词汇——“浪漫”,反而成了猪脚的注脚。
或许,猪脚饭折射了一个个都市上班族奋斗的轨迹,不那么精致,但脚踏实地。大快朵颐之间,一座座城市的烟火气也升腾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