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种北京小吃一般外地人还真吃不下豆汁卤煮榜上有名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我国的饮食文化有着长远的历史,国内各地有着不同的菜系,在民族或地域的影响之下,所创造的饮食风格各有不同,而全国各地饮食的风尚与审美各有不同。
随着旅游业的鼎盛发展,各地美食的流传度也已经得到扩展,对于游客来说,到了当地除了想观赏不一样的景观之外,还会迫不及待地看看当地都有啥特色美食。
可往往被某一地区土生土长的人群视为美食的食物,外地人却不一定有着相同的感受,就拿北京地地道道的6种小吃来说,老北京奉为经典却在很多时候是“外地人吃不下”,就拿本次榜上有名的豆汁卤煮来说,就是许多外地人难以下咽的“狠角色”。
豆汁儿堪称是北京人公认的一种传统美食,甚至还有“不喝豆汁儿的都算不上地道的北京人”的相关说法。在地地道道北京人的食谱中,豆汁儿加金黄酥脆的焦圈和辣咸菜便是最爱的一口,可对于大多数外地游客来说,豆汁儿却有着一股难以忽略的馊味,与泔水的味道几乎没差别。
但这种风味也正是豆汁儿的精髓,绿豆研磨成浆,在不添加任何佐料的情况下置于自然环境中发酵,一开始的浆是水与淀粉分为上下两层,在发酵之后完全融合在一起。味道入口虽然酸臭,但随之而来的是回甘和淡淡的豆香味。
说到豆汁儿,就不得不提同宗同源的另一种小吃麻豆腐。从字面上来看虽然与麻婆豆腐只有一字之差,但外观和味道却有着天壤之别。麻婆豆腐是“白里透红”,麻婆豆腐像是一片灰烬中发绿的豆腐,单单只是从外观来看,就让人忍不住怀疑麻婆豆腐是否具备食用性。
麻豆腐其实是绿豆磨成浆之后用网布进行分离,液体部分发酵成为豆汁儿,剩余在网布中的“渣”就成为麻豆腐,味道则是散发着与豆汁儿一样的馊味,并且烹饪方法是加上羊油、黄酱、韭菜、雪里蕻一起炒。
而这道小吃不仅仅泛着膻味,而且还有一股羊膻味,这对于北京土著来说是美食,但对于外地人来说堪称“黑暗料理”。
还有卤煮火烧,起源于北京城南的南横街,据说一开始是因为清末年间老百姓吃不起肉,只能用火烧和猪下水来代替。
对于许多外地人来说,不太明白这其中的“火烧”具体指什么,其实是面疙瘩搭配着佐料做成的,在经过火的炙烤之后色泽金黄且外酥里嫩,搭配卤料和猪下水一起煮,热腾腾的一大碗成为充饥的美食。但对于一些吃不惯火烧和猪下水的人群来说,腥臭的味道确实让人一言难尽。
说到与猪下水相关的小吃,就不得不提另一种炒肝儿。虽然名字叫炒肝儿,但主要食材确实猪肥肠,猪肝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
烹饪方法是将已经用盐和碱浸泡清洗干净的猪大肠用文火炖熟,在炖的过程中要紧闭锅盖以防跑油,炖熟的猪肥肠切成小段,再将切成柳叶片状的猪肝加入同煮,还有酱油和淀粉水进行勾芡。
对于当地人来说,一大碗来上一碗能够获得满满的能量,可对于外地人来说,满满的猪油和腥臭味,并且还因为勾芡而变得黑乎乎和黏糊糊,实在难以下咽。
芥末墩儿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小吃,光听这名字,估计很多人难以知道,这道菜的原材料是白菜。这道菜堪称是北京当地有名的小菜,尤其是冬天一到,各家各户各种各样芥末墩的做法便热闹起来。
这道菜的做法十分简单,先将北方的大白菜去掉老帮,再将白菜整棵白菜切成大概3厘米厚的圆墩墩,切完之后需要用沸腾的热水烫一下,再沥干水分之后码入泡菜坛子中,码一层白菜就涂上一层芥末和白糖,按照这种方法将白菜都码好之后,最后再淋上一层醋并马上封口。
大概经过一天时间的腌制就可以启封食用,口感又酸又辣十分爽口。但这对于外地人来说,或许难以接受的并不是又酸又辣的白菜,而是那股烧喉和呛人泪下的芥末味。
还有一种北京小吃,也是土著居民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却也是外地人难以恭维的“臭豆腐”。与日常乌漆麻黑的臭豆腐不同,北京的臭豆腐颜色呈青绿色,还因此被慈禧太后赐名“青方”,并相传是康熙年间赴京赶考的考生王致和无意中酿造出来。
据记载,王致和一边攻读一边卖豆腐赚钱,某一天因为心思都放在看书上而导致豆腐几乎卖不出去,为了节省成本便将豆腐切成小块装入小缸之内,撒上盐巴、花椒等佐料,腌制时打算第二天再卖出,却不料被一心攻读的王致和忘记了,再次记起已经是数月之后,打开小缸发现味道臭中带咸,穷困潦倒的书生不愿浪费一缸豆腐便大胆尝试,却发现别具风味。
王致和鼓起勇气请邻里品尝,也获得同样的赞许,而王致和还没因为考取功名而成名,倒是因为臭豆腐而先出了名。
可“青方”那股又臭又咸的味道,对于北京土著居民来说是日常必不可少的下饭菜,可对外地人来说却难以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