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天津」塘沽渡口的历史由来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摆渡,是旧时水路运输采用的最普遍的方式,最常见的有3种表现形式:一是私渡,口传其出现得最早;二是官渡,大约始于明万历年间,原系地方官府为方便驿夫往来而设,后对一般过往行旅予以接纳,但须收取一定的费用;三是义渡,系僧、道等出家人或当地绅士为方便过客在要道上免费兴办的一种善举。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日本人在于家堡设渡口,当时称“东洋渡口”。1954年,塘沽渡口管理所接管了该渡口,因附近设有水下电报电缆,于是改叫“水线渡口”。这条水下电报电缆,是光绪年间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力主修建的“北塘-大沽-天津”90公里长的军用电报线,也是中国人自主架设的第一条军用通信线路,它从于家堡的渡口下穿海河而过,所以叫“水线”。
“三块板”渡口,最初设立于清末光绪年间,原来是私人经营,当时客运量有限,只简单铺设了三块木板为登船跳板,所以就这么叫成了“三块板”渡口。1954年这个渡口与水线渡口同时收归国有,渡口南岸是东大沽,所以更名为“东沽渡口”。
后关渡口,是1860年天津开埠后,清廷在天津设海关在西大沽设分卡(后关)而得名;西庄子渡口主要载渡盐场职工,早在1958年间由盐场接管,1985年10月海门大桥建成使用后,最后这个渡口被弃用了。
大梁子渡口则可以算是塘沽最古老的渡口之一。它建于清初,彼时,渡河者多是两岸往来商贩。日本侵华时期,大梁子建立大沽苦汁工厂(即今大沽化工厂),北岸过河做工与南岸去塘沽谋生人群增多,渡口开始繁忙。
新中国成立后,渡口归属塘沽渡口管理所,渡口客流剧增,随即租用给大沽化工厂。改革开放后,渡口实行集体承包,自负盈亏,独立经营。2004年,大梁子渡口分离出大沽化工厂,成立天津大沽海河客运有限公司。
至解放前塘沽海河段有渡口八处分别是三快板、太平街、西开、水线、后关、西庄子(德大码头)、大梁子、田庄子渡口;蓟运河水系有北塘渡口、宁车沽渡口。
当时渡河用木舢板,船体窄小码头简陋。一次十几人,如遇风浪或轮船经过则动荡颠簸危险性大容易发生事故,渡客的安全得不到保障。历代沿袭下来的帮派势力严重,结伙斗殴时常发生,渡口的秩序混乱不堪。
塘沽轮渡的发展十分迅速,基本能够满足市民渡河的需要,但对于大型货运车辆来说,往返海河南北只能绕行海河防潮闸。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塘沽区港口运输、对外贸易、海洋石油等飞速发展,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使货运渡河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连通海河南北两岸的海门大桥于1982年底正式开工建设。
海门大桥于1982年12月20日打下第一根钢筋桩,正式动工建设。1985年11月13日,海门大桥正式建成通车,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直升式开启桥。至1986年因海门大桥建成通车和110路公共汽车的开通,渡客减少,后关渡口关闭。
1989年,海河区域渡口有四处,营运渡船6艘,年客运量达500万人次。大梁子渡口在1968年归大沽化工厂管理主要运渡大化的职工。北塘渡口于1960年由北塘公社管理,后由北塘镇船厂八名职工承包经营至彩虹桥建成后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