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天津方言起源:安徽固镇口音 就是天津味儿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拐子”、“腻歪”、“大尾(yǐ)巴鹰”……若非亲耳所闻,您绝对想不到安徽固镇方言竟和咱天津话如出一辙。今天上午,在固镇县城最大的菜市场上,记者与当地居民千里对乡音。
上午8点半,近万平方米的集市中熙来攘往,瓜果蔬菜、鸡鸭鱼肉、副食作料的摊位一个挨一个,叫卖声不绝于耳。记者侧耳倾听,绝大多数吆喝声几乎跟天津话一模一样。此时,若是闭上眼睛,简直就好像回到了市内六区的某个菜市场。一时间,熟悉的“乡音”令记者的陌生感荡然无存。
“师傅,介鲫鱼多钱?”记者试着用天津话询问。“十二一斤!你来条拐子也不错,早晨新来的,个个活!”50岁左右的摊主指了指身旁盛满鲤鱼的水槽说。“拐子,您说这是拐子?”听到摊主口中把鲤鱼也叫做“拐子”,记者一下子找到了兴奋点。“可不是鲤鱼拐子吗,都是固镇人,你能不认识?”摊主有些诧异。“您弄错了,我是天津人,今天才到固镇。”“是啊,可我怎么听你说话跟本地人这么像呢?”这时,在一旁等待摊主收拾鱼的老太太着急了:“老板,快点吧。哎哟,你可真肉!”“真肉,真肉,就是这个味!”再次听到百分之百的“天津方言”,记者十分兴奋。
快离开时,记者这才注意到菜市场的牌匾——“津浍市场”。而在周围的几条街道上,还有近10家以“津浍”为名的店铺。“我印象中,取这个名字至少四五十年了。浍,是指流经固镇的浍河。至于‘津’,应该是指100年前通达此地的津浦铁路,它起点就是——天津!”三位当地七八十岁的老者说。也许,这是天津与固镇的另一种联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