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大城市现在的北上广深只有一个入围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上海在民国时,是行政院院辖市、特别市。其地位比今日之上海对国家的地位,更高。
为什么叫上海滩?上海开埠后,在1845年,某些洋人划定第一片外国人租界时,把东边界划定在洋径沃,中文译作过来叫“黄浦滩”。
上海人认为上海的发展繁荣,是从这片滩地发展起来的,黄浦滩演变为外滩,外滩再演变为上海滩,“上海滩”逐渐被用来形容上海了。
十里洋场,本身是贬义词,因为是用来形容上海的租界区外国人很多,灯红酒绿、繁华异常,尤其是洋货横行,所以称之为“十里洋场”。
有歌谣写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到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
1402年,朱棣为了纪念开始发兵的“龙兴之地”,朱棣把“天子渡河之地”直沽赐名为“天津”。“天”是天子的意思,而“津”是指渡口的意思。
“卫”是明朝的军事建制称呼。当时的天津设有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天津卫”一词,由此而来。
在天津,产生了中国的第一所大学、第一条电话线、第一个邮局、第一张邮票、第一个现代化的造币厂等。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提到过武汉:“要把武汉建成纽约、伦敦那样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让它成为东方的芝加哥”。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