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馆藏天津丨感受津城民俗的魅力就来天津民俗博物馆吧

2023-04-10 04:02分类: 天津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天津民俗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是全国首家民俗类博物馆,该馆利用天后宫正殿为主的古建筑群体为馆舍,是研究和展示天津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重要场所和研究基地。民俗是广大民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习惯和行为规范,是民间文化的核心,在特定的民族、地域和时代中不断形成、积累、传布和演变,旨在宣传天津优良的民俗文化。

  本展区展示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天津卫老百姓过大年的场景,在生活中,天津人最重视的就是过年,而过年最主要的就是图热闹和吉利。早年天津卫过大年从一进腊月就开始了,从腊月初八一直遍布到二月初二长达60多天里都是在从事和过年有关系的事情。这些活动均蕴藏着年的文化、年的习俗,而这每项工作又都体现着人们对来年的期盼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在服饰展区,你可以看到天津服饰发展的过程,其发展大致经历了遮身避体、适应生产、标志身份和反映社会政治观念四个阶段。天津民间服饰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重商风气浓郁,崇尚豪华,追求档次。

  在封建时期,因为中国是一个农本国家,重农抑商,商人地位普遍偏低,虽然普遍比农民有钱但却因地位低禁止穿华丽的服饰,然而天津并不歧视商业和商人,对着装不加以限制,加上人民生活又很有仪式感,因此体现在穿衣打扮上就表现为服装颜色鲜明透亮,做工精细考究。天津汉族妇女的服饰讲究质地、颜色、样式及缝制技巧,样式多以衫裙配套穿用,主要有琵琶襟、对襟、大襟、百衣间、满花等样式,美观大方,十分考究。

  天津婚俗展区展示了天津当天的婚俗习惯,完美还原了过去结婚时候“搭大棚落座”的场景,在过去,百姓家往往只能自己在家筹办婚礼,街坊邻居都来帮忙,请厨师来家里做饭,菜品八大碗之类有天津特色的津菜。体现了过去在胡同里办婚礼时,邻里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感情,也把天津人那种民风淳朴、守望相助的性格表现地淋漓尽致。值得一提的是天津办婚礼是下午办,这一风俗与全国大多数地方不同,非常具有天津地方特色。

  同时该展区还为我们展示了新婚时洞房中的婚床,也叫龙凤床,床帘上绣着龙凤寓意新郎和新娘,床上要铺设大红喜字的被褥,床顶端的布帘上绣有几个石榴,床框上雕刻的都是葡萄,石榴和葡萄都是有许多籽的水果,寓意着对新婚夫妇多子多孙的祝愿。这里还为游客们讲解着许多天津新婚当夜的婚俗,妙趣横生等待着你到馆内参观。

  进入展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天津“皇会”,最初叫“娘娘会”,是为庆祝海神天后娘娘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而举办的活动,因受到清乾隆皇帝的嘉奖而易名的“皇会”。皇会是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庙会形式,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于2012年申报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展出了皇会使用的一些礼器,銮轿等等,通过影像资料带你身临其境的感受皇会的热闹非凡。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天津宗教及主要场所

下一篇:民俗专家解说:天津人过“端午”都有哪些习俗?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