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这就是老天津人的“仪式感”

2023-08-01 18:18分类: 天津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再过几天便是正月十五,天津人过元宵节,仍延续过春节的喜庆吉祥,只是少了几分庄重,较春节更为欢快和热闹,故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突出一个“闹”字,表示一个“乐”字,器重一个“吃”字,回归一个“情”字。于是,成就了热热闹闹、和煦和煦、团团圆圆的元宵节。

  既然是元宵节,在吃的方面肯定是以元宵为主角。天津的元宵以江米面、糯米面为皮儿,以白糖、桂花、青丝玫瑰、桃仁儿、橘子、红果、菠萝等为馅儿(近年来又推出巧克力、鲜奶、香芋、咖啡等新口味),可谓是面儿又黏,馅儿又甜。

  突出一个“闹”字,“一年明月打头圆”的夜晚祈求岁稔年丰。白昼为市、夜间燃灯,元宵之夜的喧闹声可以苏醒冬眠大地,鼓动大地回春,通过欢娱的相聚联络情感、传递温暖。

  表示一个“乐”字,走进相声园子,听一段《吃元宵》,跟着演员们一起“打灯谜”,再听听快板儿演员说:“正月里正月正,姐妹二人去逛灯……”这样的“闹”元宵尽显生活的欢乐。

  器重一个“吃”字,在不少天津人的家庭,除了煮元宵,还会把元宵炸了,那是看着金黄灿烂,吃着香酥甜糯。这可还是上了“南北大菜满汉全席”的一道点心,相声《报菜名》里说:“四点心,芙蓉糕、糕、油炸荟子、炸元宵。”从这一道小吃就能看出天津人的讲究。

  回归一个“情”字,元宵节和大年三十的团年饭一样,象征着团圆和亲情。如今,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都是春节回到家中,过了元宵节再出去工作,元宵节也因此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既是一年辛苦忙碌、辞旧迎新的重要瞬间,又是归家团圆、孝顺父母的感恩时刻。

  每年正月十五,讲究的天津人都会给各大元宵店儿门口,硬生生的多排出两条车道,场面十分壮观。实际上,现在天津人也不完全拘泥于元宵节究竟该吃元宵还是汤圆了,毕竟都是又圆又甜,又软又糯,哪一个都是好吃的。

  说到天津好吃的元宵,不得不提到桂发祥“手打老味”的新鲜有料元宵。桂发祥精选安徽新产圆粒糯米打制元宵,圆粒糯米更劲道,米粒饱满、洁白晶莹、入口柔爽、馨香怡人,经过精心的层层拣选,清洗、深度浸泡等多道工序,在传统石磨上细细碾磨成糯米粉,保留糯米的原汁原味。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云端相聚共庆佳节 津味文化魅力尽显——天津市委网信办讲好网络中国节故事

下一篇:深圳天津人的家之冬至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