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夜雨丨黄沙:长有衷肠寄先贤——丁耀廷的何其芳情结

2023-04-12 02:20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此刻,我端坐在太白岩下的书斋中,在昏黄的灯光里,怀想一位值得我长久怀想的先生。

  壬寅年腊月初七日,华夏好儿男,万州真名士,丁耀廷先生,以波澜不惊的从容之姿,走完了精彩的人生之旅。

  长江万州,平湖之畔,最美西山,太白岩麓。先生之庐,当与何其芳和牟决鸣陵园相距非远?

  先生一路走来,94年旖旎风华,创作何其多精彩;而其间最生动的何其芳情节,我幡然顿悟,乃先生平生最美篇章。

  那是2007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六,天正开始放亮,在朦胧的晨雾中,我俩在高笋塘之侧的万州艺术馆大门前见面了。

  先生中等个儿,一身整洁朴素的蓝色衣裤,单帽也是蓝色,仿佛颜色要浅一些,穿运动鞋,笃实身板,浓眉,大眼,步履快捷又沉稳。

  先生与我热烈握手的时刻,我强烈地感觉到,他那厚实手掌的粗糙、温暖与激情。

  先生慎重地交给我一摞资料,那是重庆三峡学院现代文学研究所编辑出版的《何其芳研究》,估计有十来册。

  后来我才知道,几天前,西山太白岩上,在何其芳研究会的一次筹备会上,拟任首届会长卫之祥,提名我担任副秘书长,主要负责编辑以后的会刊,希望先生给我一些资料,提前研读,以作热身。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四川万县(重庆市万州区)人,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辗转在各地任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秋季,在原四川省第四师范学校(现重庆市幼儿师范专科学校)任教期间,作过彭咏梧(烈士江竹筠丈夫)的逻辑学老师,1938年北上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建国以后,主要从事全国文学与理论的研究和领导工作。

  2003年9月,重庆普选本市十大历史文化名人,唯有何其芳以文学成就入选。其他九位分别是:巴国大将军巴蔓子、大足石刻宝顶山石窟创建者赵智凤、建都重庆的大夏国皇帝明玉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邹容、革命先驱杨沧白、无产阶级革命家赵世炎、爱国实业家卢作孚、重庆革命领袖杨闇公、投身革命的富家子弟王朴。

  从贺敬之在2008年7月1日为何其芳研究会的题词中,或可窥见何其芳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容替代的地位:

  “何其芳同志是杰出的人民作家、诗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和文学教育家。他一生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为革命的、社会主义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在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重庆市万州区是何其芳同志的故乡,故乡人民成立何其芳研究会,是值得庆贺的一项善举,这不仅对本地区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全国文艺战线继承和发扬革命文艺优良传统、促进新时期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是2012年早春的某一天,研究会一行10余同仁,驱车赴万州甘宁镇何其芳故里采风。面对记忆模糊的故居回廊、天井与大门石阶,面对生机盎然的割草坝,面对乱石嶙峋的寨堡,面对流水潺潺的杨何溪,面对鸟语花香的杜鹃谷,先生声情并茂地回忆起,1940年代末期,被追捕途中,在何其芳家避难的往事,几度哽咽,几度泪光涟涟……

  在先生热烈倡导与主持下,1997年9月24日,万州人民将何其芳部分骨灰从北京八宝山迁回万州,安葬在西山太白岩公园,英魂终于归故里。

  赏析先生为何其芳墓园撰写的对联,我惊讶地发现,先生的旧学功底与老当益壮的才情,令晚辈惭愧:

  “一座展室,八卷雄文,永记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当代中国文豪,一世伟绩;半崖墓园,六项文物,铭刻塑像、简介碑、青石诗歌柱,巴蜀人民骄子,万州生辉。”

  2008年7月6日,重庆市万州区何其芳研究会在中共万州区委的关怀与支持下,在区委党校,举办了盛大的成立典礼: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领导与专家、中共万州区委宣传领导、万州区社会名流、首届何其芳研究会会员百余人与会。

  会上,卫之祥当选为研究会会长,先生与黄濂清、封英锋、何作当选为副会长,何平当选为秘书长。

  研究会聘请马识途、谭云鹤、文怀沙、邓绍基、蓝棣之、张岫、刘虹言、熊道光、唐章锦、李放等为顾问。

  研究会的会刊《何其芳文墅》经重庆市新闻出版局批准,于2009年10月出版第一期以来,迄今已编辑出版了59期。

  研究会之所以每年能得到一笔区政府财政专项预算资金,使日常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使会刊得以持续编辑、出版、赠阅,可以说,研究会会员都知道,万州文艺界都知道,很多万州市民也知道:先生居功至伟。

  先生最小的儿子丁健,在老人家遗体告别仪式上的致辞中说:“我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清贫的一生、奋斗向上的一生、笔耕不辍的一生。”

  先生十分勤奋,先后编撰出版了《重庆万州水系河源考》《重庆万州山脉主峰考》《大巴山东端经济植物调查》《万县地区五百年灾害研究》(1440-1990年)《万县市(地级)历代战争和灾害》《三峡农谚》《万县地区农业志》《长江三峡游记》《马识途三峡情结》《万州散记》《巴山蜀水游记》《万州山脉简志》《万州河流简志》。

  先生还积极协助有关部门,在太白公园建起了“三室”(即李白、何其芳、刘孟伉陈列室)和“两园”(即何其芳墓园、刘孟伉墓园)。

  在先生呼吁下,2011年8月,重庆三峡学院与中共万州区委主办,何其芳研究会协办的何其芳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万州成功举办。

  先生还配合有关方面编辑出版了《何其芳传》《巴蜀芳踪——何其芳的故事》《百年中华其芳》,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影响,温润一代又一代学子。

  2019年2月16日,何其芳的夫人牟决鸣女士在北京去世,骨灰拟回万州与何其芳合葬于太白岩何其芳陵墓。3月30日那天上午,万州大雨倾盆,在相关部门领导下,各界20余位人士,与故人的两个女儿一起,举行了一场简朴、庄重的葬礼。当晚,万州电视台作了报道。

  那时,先生已届90岁高龄,但他坚持参加完整个活动过程,上山下山,偶尔只需牵引一下而已。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22年4月3日,星期天,上午10点左右,我刚拾极而上来到诗仙路东路口,便看见有人在公路对面太白公园入口处向我挥手,还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我诧异极了,那是先生,风尘仆仆,蓝色单帽拿在右手上,不断向我挥舞。

  先生的外甥黄氏,搀扶着先生穿过斑马线,我激动上前,抓住先生沧桑有力的大手。

  “黄沙,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何其芳、牟决鸣两位大先生扫墓了。以后,我再也登不上太白岩了。”

  分手后,我惆怅了许久。先生93岁高龄,在清明前夕,登高,望远,祭奠先贤,而如我辈者,居然只在庸碌中为繁琐奔忙。

  先生将最后的、最宝贵的精力与才华,慷慨地献给了万州人民纪念、研究何其芳的美好事业,为我们树起了高标。如我辈后继者,怎敢懈怠?

  (作者原名黄文翔,重庆作家协会第三、四、五届全委会委员,第五届万州作协副主席,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供职于重庆市万州区中小学实践学校)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民国街在重庆的什么地方 重庆民国街景点介绍

下一篇:走进重庆“黄山抗战遗址博物馆”探寻一段真实的民国历史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