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红色故事50讲 狱中八条:血与泪的政治嘱托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一份宝贵的党史资料、一份厚重的党性教材、一份沉甸甸的政治嘱托。在重庆解放前夕,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先烈在牺牲前用血的教训提出了“狱中八条”,在新时代,狱中八条更不断激励着当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你讲述狱中八条背后的故事。
2018年3月10日,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指出,“在重庆解放前夕,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革命先烈在牺牲前用血的教训提出了‘狱中八条’”。
2019年4月17日,习总书记在重庆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再次讲到“狱中八条”。总书记反复提起的“狱中八条”到底写了什么?它又是怎么来的呢?
1949年9月初到11月29日,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特务对关押在白公馆和渣滓洞等地的员和其他革命志士进行了疯狂大屠杀,共计300多人遇难。
在屠杀开始前,这些革命者利用各种机会交换意见,从内部寻找根源,总结经验教训,并相互叮嘱:谁能活着出去,一定要向党转达这血与泪的嘱托。而最终,罗广斌成为了完成这一嘱托的人。
1948 年 9 月,员罗广斌被捕。当时,重庆沙磁区学运特支委员张国维与罗广斌被关押在同一监室。根据张国维的分析,罗广斌是最有可能活着出去的。于是,他叮嘱罗广斌要注意搜集情况,征求意见,总结经验,有朝一日向党报告。从此,罗广斌便一边积极参加狱中斗争,一边留心观察,想方设法和同志们交换意见,积累资料。同志们对他也推心置腹,充分信任,尽力提供情况和意见。
在白公馆监狱,许晓轩、谭沈明、周从化、刘国鋕等人组成了一个没有名称的党的秘密领导小组,其中,主要领导许晓轩、谭沈明已坐牢10 年。从贵州息烽监狱到渣滓洞再到白公馆,他们在狱中坚贞不屈,刻苦学习,有较高的思想理论水平。
在这里,罗广斌与刘国鋕(被捕前任沙磁区学运特支书记)、王朴(被捕前任重庆北区工委委员)、陈然(被捕前任《挺进报》特支委员)等进一步进行过多次深入的讨论。
1949年“一一·二七”大屠杀之夜,罗广斌带领十多位难友成功脱险。为了不辜负狱中难友们的嘱托,重庆解放后的第25 天,他向中共重庆市委上报了名为《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与狱中情形的报告》。这份报告的第七部分即为“狱中意见”,共八条,这是狱中员留给党组织最后的寄语。
“狱中八条”是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与教训,是一份宝贵的党史资料、一份厚重的党性教材、一份沉甸甸的政治嘱托,它提醒我们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真正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