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皇帝也能给老百姓治病重庆天道院揭开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

2023-04-16 00:34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历史,需要不断的挖掘,才能连绵的传承,才不至于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天子寨,位于重庆市北碚区东阳镇,因明朝的建文帝隐居于此而得名。相传,建文帝逃出南京城后,逆江而上,沿着张飞古道逃难至北碚区,因该地形如莲花,树林茂盛,人烟稀少,山上有一元代寺庙--须弥山寺,建文帝遂隐于寺内。

  一天深夜,建文帝被轰轰雷声惊醒,看见一火球从天而降,引发一片山火,整整燃烧了三天三夜方自熄,建文帝好奇,遂一探究竟,发现烧焦的地上出现一个水坑,坑里的水还冒着热泡,建文帝取水饮之,顿觉精神一振,龙颜大悦,遂每日来此取水,一月后水温降之,四周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草,建文帝取叶食之,隐隐的酸味,胃口大开。

  喝井水,吃井边草,久而久之,建文帝的身体越来越好,忘却了落难之痛,甚至忘却了皇帝的身份,常常坐在井边,以葫芦为瓢,以水为药,为当地老百姓治好了一些不治之症,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神医,随着病人的越来越多,建文帝怕暴露行踪,遂再次踏上了流亡之路,由于他的去向成谜,历史有不同的结局版本,笔者在此不必多言。

  果不其然,建文帝离开后不久,有追兵来此捉拿建文帝,当地老百姓才知道须弥山寺那个治病的和尚原来是皇帝,遂将寺庙尊称为天子寺,将水坑尊称为龙井,将井边草尊称为龙草,后人特此地统称为天道院。明朝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石部》中,也收集了建文帝用雷楔石“去毒疮,可多生子”的病例。雷楔石一词,最早也出自于建文帝之口,作为陨石坠落的目击者,建文帝发现一黑黑的石头嵌入在一树干上,就像一个本楔子楔在树干上,建文帝就将陨石称为雷楔石。

  此乃上天之道,建文帝对着此树大拜三下,称之为神树,后人就将神树所在地尊称为天道院。天道院,实际上就是一个地名,就是建文帝拜神树的地方。一个当朝皇帝,敢于俯首低头为民治病,在历史上绝无仅有,几百年来,天道院依旧存在,就是对建文帝最大的怀念,一个对人民有益的皇帝,人民永远忘不了他!天道院就是一个皇帝用陨石水为老百姓治病的地方。历史学家、地理学家、天文学家、医学家围绕天道院开展了数十年的研究,终得拔开云雾,将天子行医的这一段辉煌历史公布于世,记住历史,就是一种传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沙尘天气继续南下会否影响重庆?重庆气象台回应

下一篇:红色传承 重庆红色培训基地(2):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