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Z世代的2023:以丝路之名”活动正式启动

2023-04-10 04:03分类: 天津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4月6日,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组织的“Z世代的2023:以丝路之名”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出席并致辞。

  郭卫民在致辞中表示,习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外青年友好事业,多次寄语各国青年加强交流互鉴、增进相互理解,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中国公共关系协会联合有关单位和地方精心策划开展面向国际青年的交流传播活动,结合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契机,选取敦煌、渭南、洛阳等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在“丝路”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节点城市,开展主题采风、创作、体验活动,全方位展示中华绘画、音乐、饮食的独特魅力,展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帮助中外青年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当代中国文化的勃勃生机。希望中外青年朋友借助此次活动,更加深入了解中国,用年轻人的视角和国际化的语言讲述对中华文化的所知所感,向国际社会介绍一个真实友好的中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谭光明表示,当今世界,青年对全球治理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中外青年交流是中国加强中外人文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公共关系协会长期致力于中外青年友好交流,为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提升我国在生态建设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作出了积极贡献。根据活动安排,今年还将在丝路经济带地区开展植树活动,相信一定能让参加活动的中外青年更加立体地了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共同汇聚生态文明国际合作的青春力量。

  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王浩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Z世代的2023:以丝路之名”活动通过组织中外青年走访“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开展绘画、音乐、美食、生态等青年喜闻乐见的活动,帮助大家亲身感受中华文化底蕴和新时代发展面貌,真正理解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更好地认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希望大家把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多种方式、手段、形式向世界传播出去,做好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中华文明的传播者,帮助更多国际民众领略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中国道路的世界价值。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张坤表示,希望每位亲身参与活动的青年朋友都能收获友谊,书写关于“Z 世代”的青春故事、独家记忆和温暖情感。希望以此活动为媒介,让全世界更多年轻人看到、听到、感受到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中西方文明交流融汇的灿烂成果,以及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展与成就、中国人民在奋斗和实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好传递“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马川鑫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世界的未来,以文化人能够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期待通过本次活动,能够让更多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青年进一步了解中国,增进对中华文化的认知。真诚欢迎各位业界精英和国内外广大青年朋友来陕西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发掘古丝绸之路起点的独特魅力,向世界讲述鲜活生动的陕西故事和中国故事。

  渭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蒙胜军表示,近年来,渭南坚持“高起点、入主流、国际化、有特色”的定位,守正创新、主动破题、努力答题,不断健全外宣工作机制、拓展外宣渠道、更新传播手段,持续提升“讲”的水平和“传”的能力。渭南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梳理优势资源、强化议题设置,在更大范围讲好渭南故事、传播渭南声音。

  洛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国强表示,作为承办单位代表,非常荣幸能够参与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交流活动。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能够助力中外青年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让更多的中外青年体验、爱上丝路文化、黄河文化、河洛文化和牡丹文化。

  中国歌剧舞剧院驻院作曲家、“共谱一首曲”组导师杨一博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他表示,此次活动用创新的传播内容和叙事方式,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共鸣,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注入了新鲜力量。相信通过一系列文化体验、参访和创作活动,将增强国际青年对中国的亲近感,增进中外青年之间的交流、理解和友谊。

  来自马里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留学生张衣笙表示,在中国,吃饭是件充满亲情和友情的事情。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他和很多留学生都学会了包饺子,也爱上了北京烤鸭等中国美食。中国美食制作既精美又充满诗情画意,从中可以感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此次活动可以帮助更多在华留学生们了解中国文化,实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情感共鸣。

  来自萨摩亚的天津工业大学留学生安雅表示,今年年初,通过学校开设的《天津民俗文化——走进“杨柳青”年画》课程,了解了中国民间木版年画艺术。与印象中的中国画不同,年画制作需要经过雕刻、拓印、彩绘等步骤,精细的刀工与细腻的着色巧妙融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体现出中国人非凡的智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了解得越多,越觉得自己知之甚少,越想花时间多了解。留学生们此次将前往孕育中华文明的地方,亲身体验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必将给各国青年留下深刻印象。

  活动将邀请国内著名烹饪大师董振祥、音乐家杨一博、雕塑艺术家李小超、书画艺术家张录成作为导师,带领来自十几个国家的中外“Z世代”青年代表,分赴洛阳、渭南、敦煌三市,与当地青年共同开展“共烹一席筵”“共谱一首曲”“共绘一幅画”“共育一片林”等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国际社会特别是国外青年群体对当代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农村订亲风俗与见面礼的讲究

下一篇:明清天津运河区域民俗变迁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