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天津这十年】“风筝魏”:从民间手艺到文化遗产的华丽变身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原标题:【我们的新时代 天津这十年】“风筝魏”:从民间手艺到文化遗产的华丽变身
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对于国家级非遗项目“风筝魏”第四代传承人魏国秋来说,是忙碌的。五天里,连续参加多场非遗文化传习活动,让年过花甲的魏国秋感觉到些许疲惫。
“虽然累点儿,心里挺高兴的。看到那么多人,特别是许多孩子喜欢‘风筝魏’,我就有了动力!孩子是我们的未来,他们能喜欢,非遗就能发扬光大!” 节后第一天,在天津市南开区鼓楼商业区的“风筝魏”工作室,魏国秋沏好一杯茶,和记者聊起了自己十年来作为“非遗人”的体会。
“风筝魏”风筝制作技艺始创于1892年,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84年被国家轻工业部定为中国78项著名民间艺术项目之一,2008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魏国秋本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工艺美术大师。魏国秋说,“风筝魏”和自己之所以能获得这样的认可,完全得益于这十来年,国家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重视。
“以前,‘风筝魏’虽然被称为天津地方工艺美术品‘三绝’之一,但多少有点儿‘酒香巷子深’的意思。知名度不小,但真正能接触到的人却不多,我们也很少走出去,基本上还是以纯作坊式的生产和销售为主。”魏国秋告诉记者,“这十多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市里、区里都越来越重视非遗的保护和发扬。我们‘非遗人’有了更多的事情可以做,参加的各类非遗传承活动太多了,数不过来!除了国内,我们还到过不少国家,非遗传统技艺不仅中国人喜欢,外国朋友也喜欢!这样就更加把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魏国秋边说边指着墙上的一张照片,“这是国家组织我们去俄罗斯进行文化交流的合影。直到现在,我都无法忘记当时的场景,外国朋友对中国非遗的喜爱超乎了我的想象!”
魏国秋说,自从“风筝魏”经常走出国门,经常有国外的一些风筝迷慕名而来,买风筝、学做风筝的越来越多。“那是2018年吧,一位来自英国的游客到天津旅游期间,专门到‘风筝魏’店里参观学习,在我指导下亲手给自己做了个风筝。做完后,这位游客用蹩脚的中文告诉我,那天是他的生日,中国风筝就是给自己的生日礼物。”魏国秋说,自己当即决定把做好的风筝送给他,“我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回到英国后,还给我发来了照片。现在这只风筝还挂在他的家里。”
这时,魏国秋的儿子、“风筝魏”第五代传承人魏博文也来到了工作室。说到自己和父亲的事业,魏博文直言,正是因为过去这十年非遗的快速发展,让自己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广阔前景,从而选择子承父业。
“我从小跟着爸爸做风筝,但是否要从事这一行,之前自己并没有完全考虑好。我大学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也曾经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当我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我决定投身非遗,把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风筝魏’。”魏博文说。
一旁的魏国秋告诉记者,干这一行,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魏博文能够熟练地使用一些社交软件,这对于传播和推广非遗来说非常有效。“特别是这孩子制作的一些短视频,能够很直观地表现风筝制作过程中的各种细节,最大程度把‘风筝魏’的特点表现出来,引人入胜,传播力很强。有不少风筝爱好者看到短视频后慕名而来,学习制作风筝,而这是我无法做到的。”魏国秋觉得,现在有儿子和自己一起做这项事业,本身就是一种传承的体现。
现在,老魏和小魏这爷俩定期到学校里给孩子们讲风筝、做风筝,同时积极投身文创产业,推动非遗与文创相结合。在风筝制作技艺上也在不断创新,研发了适合在室内放飞的迷你风筝,特别受到少年儿童和一些上班族的欢迎。
对于未来,魏国秋充满希望。他说:“作为非遗人,我们赶上了好的时代。我们有责任与义务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活力,当好传统文化传播的使者,让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深入人心,努力帮助非遗打开通向现代社会和新世界的一扇大门。”
用传统文化来诠释一座城市,是最接地气的方式,也是民间艺人对这座城市最好的反哺。采访临近结束时,魏国秋拿起一张自己放飞巨型风筝的照片说:“衷心祝愿我们的天津就像这风筝一样,不断腾飞,越飞越高,永远飞在时代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