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珠海市斗门区,沿海地区大小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绝佳的咸淡水交汇养殖场,这里盛产的白蕉海鲈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一。随着政策性水产养殖价格指数保险出炉,养殖户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困局;同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传统+风圈+价格”三重保险保障体系落地,结合“地理标志保险”等特色险种,为白蕉海鲈系好“安全带”。
农险高质量发展启动以来,广东抓住岭南农业产业特色,以特色险种的小切口做好农险服务的大文章,全省落地近200个地方特色险种,涌现一批全国首创的创新险种,特色农险基本覆盖地方支柱型优势农产品,形成了具有浓烈地方特色的农业保险体系。
广东如何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岭南特色的农险体系?特色农产品保险百花齐放的背后,哪些关键因素发挥了作用?南方日报记者通过深调研,找寻农险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广东答案。
走进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养殖场,“咕咕咕”的鸽叫声和“扑腾扑腾”的翅膀拍打声不绝于耳,上千只种鸽泛起白色的雪浪。
梅州的养鸽产业带动了乡亲致富,但在2020年以前,鸽子养殖没有相应的保险,养殖户需自行承担新城疫传染病等风险。随着2020年梅州市将鸽子保险纳入特色农业险,全省首单“种鸽养殖保险”和“肉鸽养殖保险”落地,金绿农业饮上了“头啖汤”。
广东是农业大省,2021年农业产值居全国第4位,特色农业种类多、产值高、分布广,其中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农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超50%,水产品总产量居全国首位。
然而,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费补贴主要面向三大主粮作物。对于农作物种类多、分布散,农户多土地少的广东,农险高质量发展亟待走出一条符合广东实际情况的特色之路。
“过去,广东农业险种种类少、规模小,水产养殖、花卉种植等重点特色农业产业的保险处于零星试点阶段,停留在‘保灾害、保成本’的传统保障。”中国太保产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郁宝玉直言。而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广东全省范围内梅州金柚、阳丰砂糖桔、惠来鲍鱼苗、花都花卉苗木等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已纷纷拥有了专属保险,并向“保价格、保收入、保全生产链条”升级。
记者在各地走访调研发现,特色农产品保险正逐渐成为服务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政策工具。2021年,广东落地开办近200个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品种,基本覆盖广东主要特色农产品品类,特色农产品保险保费收入占比超过40%,已支付保险赔款8.6亿元。农险产品遍地开花,与百花齐放的特色农产品生产相得益彰。
除了品类日渐丰富,特色农险的创新也紧跟广东省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迭代。随着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地推进,珠海、清远等地首创农业产业园一揽子保险服务,将产业园内种养品种、财产设备等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助力打造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
走进清远连樟村果菜茶现代农业产业园,无限的春光让人流连忘返。连樟村现代农业示范园运营负责人何为却有烦恼:园区面临着诸多自然风险,其中暴雨影响最大。为此,人保财险清远市分公司落地了连樟村扶贫一揽子指数保险,让园区范围内的人、财、物均得到保障。“今年,我们计划将保额从400万元提升至5000万元,并在费率上更加优惠,争取将其纳入政府补贴范围。”人保财险清远市分公司副总经理骆培平说。
广东以特色农产品保险作为农险高质量发展的突围路径,事实上有其受天然条件掣肘之处:各地农特色产业经济附加值高,但规模化效应不明显,险种创新成本高。
“广东地方特色农产品险种普遍呈现‘小、散、杂’的特点,保险机构需投入大量资源开展产品研发,但又难以形成规模,业务风险相对集聚,经营难度大。”广东银保监局党委委员、二级巡视员黄海晖如是说。
要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品种之外另辟蹊径,广东需从政策、制度、财政上均有突破。
为此,广东搭建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特色险种发展平台,引导新进入农险市场的保险机构以特色险种的小切口做好农险服务的大文章。
其中,改革的关键在于机制创新。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特色险种从审批制向备案制转变,降低了产品创新门槛,可有效激活保险公司创新动能。
“备案制是激活广东特色农产品保险创新的关键制度安排。”中华财险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吴自强直言,以前打造一个地方特色的保险产品,需要过会、层层审批,最后还可能由于缺乏省级层面的文件支持而失败。改为审批制后,理论上来说十几天就能完成流程,并且成功率非常高。
在市场端,制度之利迅速转化为创新效率。保险公司得以将主要精力用于捕捉农户需求、与地方政府充分沟通、论证可行性等,创新的产品更加贴合当地农业生产及农户的需求。
以水产养殖业为例,创新价格保险的开发难点在于:保险公司和农户双方往往难以找到共同认可的定价依据和价格发布机制。2021年,华农保险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在佛山市推出了商业性水产价格保险,其理赔依据采用了佛山市发改局公布的市场实际零售价,市场认可度高,大大简化了理赔资料流程,优化了投保体验。
另一方面,地方性财政投入资金补贴为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副总经理魏安源告诉记者,地方特色险种在报备后,即可能拿到35%的省级补贴。
“通过统筹省级涉农资金支持开办特色险种,实行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险种备案制,各地可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实际和政策导向,自主确定开办的地方特色险种数量和规模。同时,我们正在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将岭南荔枝、龙眼、肉鸡纳入中央财政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以奖代补试点范围。”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陈国煌说。
目前,广东在全省范围开办岭南特色水果、种植大棚、蔬菜、花卉苗木、茶叶、家禽、水产品养殖等特色农产品保险,由省级财政统一给予50%的保费补贴。
各地市亦积极发挥财政补贴资金的导向作用,通过差异化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调动各地积极性,引导特定产业农业保险发展,扶持各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
创新机制充分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广东各家保险公司为在激烈竞争的农险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主动推动内部变革,农险从业人员积极性高昂。
“为了及时了解农户需求、帮他们解忧,我和团队几乎每周都来到村子里调研。”在鱼塘边,大地财险惠州中支总经理助理翁小峰晒得黝黑,笑着和记者讲起团队的工作。随着深入了解市场,该公司在惠州地区创新开发了淡水水产养殖疾病疫病保险,充分贴合农户关切,截至2022年1月底,已为当地100余户水产养殖户提供了超4300万元风险保障。
在创新特色农险产品的赛道上,各家公司都在努力使出浑身解数。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方晓栋表示:“广东农业保险的空间在特色农产品,这已经成为全行业的认知。”
调研中记者了解到,为鼓励创新农险产品研发,广东各家保险公司也相应地在公司组织架构和人员、车辆配备上给予倾斜和调整。例如,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将“农险部门”细分成“种植险业务部”和“养殖险业务部”,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
“创新险种对于公司而言可以在业务考核、保费增量、品牌形象上带来‘三赢’。”吴自强表示,以创新险种为抓手打开市场的理念在全公司上下已形成了共识,在该公司农村保险事业部还专门设立了创新发展板块。
原先的小众农产品也成为了保险公司眼中的“富矿”。魏安源表示,各家保险公司在中标后,不仅像此前那样立足于中标区域与中标期限内进行发展,还必须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为了拓宽市场,我们在成规模农产品之外的一些其他品种,如食用菌、油茶等农产品上积极进行市场开发。”魏安源说。
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制度的护航。广东通过加大保护力度,为创新产品保驾护航,为创新撑腰壮胆。
在农险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广东提出“要加快模式及技术创新。实施创新保护机制,对首创性的特色险种,首次开办可探索采用指定方式,由首创的保险机构独家经营”。同时,部分地市探索给予中小保险机构参与地方特色农险经营政策倾斜,对于各地统一招标范围外新增的创新型地方特色险种,允许中小保险机构参与承办。
记者在调研中统计发现,《实施意见》印发以来,保险公司针对全省20个地市数十个特色农业品种的生产分布、风险状况、保障需求开展了调研,产品服务创新稳步向前,涌现出湛江菠萝产值险、“生猪活体抵押+保单增信+银行授信”等一批全国首创、具有岭南特色的农险产品服务案例。
保险机构也紧抓特色农产品保险高质量发展政策红利期,联合高校、科研单位开展创新研究,加快需求调研和产品研发。如,人保财险联合瑞士再保险、广东海洋大学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农业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中华财险联合华南农业大学设立了“农林风险管理实验室”。
增城荔枝、徐闻菠萝、德庆南药、江门鳗鱼、白蕉海鲈……行走在广东省农业生产一线,你会惊叹这里物华天宝、山水丰茂。在这里,农业生产的场景和经济模式与北方主粮产区大为不同:电商的高速发展让岭南佳果、特色水产走遍天下;同时,糅合科技创新、农业生产、文化旅游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兴起。
因此,面对台风侵袭、暴雨灾害,乃至罕见的旱情、寒潮,广东省的农业保险有更多需要考量的维度:
从产品种类上,种类多且体量小,难以用中央财政补贴险种“阳光普照”式地覆盖;
从地域分布上,分布散且区位因素复杂,广深佛等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农业体量小,而粤东粤西粤北面临着财政紧张的问题;
在这片拥有改革创新基因的土地,农险高质量发展迈开步伐,以特色险种的小切口做好农险服务的大文章,化制度之利为创新动能,一个个因地制宜、量身定制的特色农产品保险应时而生。权责下放盘活市场活力,一场“你追我赶”的农险市场竞逐正在展开,并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大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