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非遗 山东临沂: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

2023-04-25 21:09分类: 山东特产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明确创意设计、演出产业、音乐产业、手工艺等8个文化产业为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充分发挥非遗、民俗资源富集优势,鼓励乡村手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推动沂蒙布艺、费县手绣、高榆木梳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也涌现了一批促就业、稳增收的典型实践。

  几块零碎的布料,经过巧手加工,就会变成“呆萌”的小饰品、流行的壁挂艺术品……沂蒙布艺是流传于沂蒙山区的民间工艺,传统产品涉及服饰、背包、手帕、头巾等,既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又兼具实用性、观赏性。近年,沂蒙布艺项目非遗传承人王昆琳在推动技艺传承的同时,以创意、创新赋能生产实践,推出DIY布艺材料包、电子视频教程等,让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结合,吸引了一大批年轻人体验“手造”魅力。

  从传统虎头鞋、虎头帽到“潮品”手绣礼盒,临沂费县手绣非遗项目如今也实现了创新发展。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卞成飞一方面深入农村寻访老艺人,学习几近失传的针法,一方面在创作过程中吸收打籽绣等新绣法,让作品更加立体饱满。为让牡丹、喜鹊、麒麟等传统图案“潮”起来,她还为费县手绣文创产品的市场化做了推广实践。“通过费县手绣项目带动,目前,费县设立了崔家沟社区扶贫车间等8处手绣传承、就业基地,帮助473位村民实现就业,制作手绣工艺品达1000多个品种。”卞成飞说。

  为深挖传统资源、实现创新转化,临沂市加强顶层设计引领,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十个双百”评选活动,从乡风民俗等10个方面评选1000个具有临沂印记的文化元素,对入选名录项目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同时,与高等院校、职业学院广泛对接,加强工艺设计等门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多方合力开发适应当代人审美需求的精致化、精品化、高附加值产品,既探索了一些新理念、新路径,也为培育项目、人才提供了保障。

  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东高榆村有“中国木梳第一村”的美誉,木梳制作技艺在该村已传承300多年。在村党支部书记丁明文带领下,该村依托优势技艺,建立木梳传承实训基地、工艺品公司, 打造木梳文化展销中心,注册“高榆”“清越坊”等商标,实现了关联领域抱团发展。该村还牵头成立了莒南县木梳专业合作社,统一原料、进货渠道、质量标准、销售价格等;并建成东高榆木梳电商园,招募专业人员负责运营,开拓“非遗+电商”渠道,打破了产品销售单一依靠传统市场的瓶颈。据介绍,东高榆村2021年全年生产木梳4300万把,木梳产量占全国市场的70%,已成为名副其实的木梳加工专业村。

  近年来,临沂市各级文旅部门以手工技艺为依托,带动乡村开拓创业就业新路子,比如选聘手艺精湛的非遗项目传承人、手工艺人为工艺导师,将其所在企业作为示范场所,开展传技授艺活动;推动“非遗+电商”平台建设,带动辐射贫困群众增技、增收;支持非遗特色乡村建设,培育了以草柳编、中国结等为代表的一批专业镇、专业村。目前,临沭全县9个镇(街道)中有7个以柳编加工产业为主,关联产业从业人员10万余人。

  修建二胡博物馆、举办二胡制作大赛……临沂市郯城县乐泉村发挥旅游特色村、二胡制作专业村优势,将二胡产业发展为“一村人的技艺”,变家庭作坊式生产为集制作、展销、游览体验等于一体的联动发展模式,形成乐器制作专业户60余家、从业人员600多人,二胡产销量占全国市场50%以上。

  张凤兰是费县费城街道东胡家村村民,因双腿行动不便,曾一度找不到就业门路。在卞成飞的帮助下,她学习手绣技艺,通过灵活就业方式,每天在家做绣活,平均年增收七八千元。在费县,许多留守妇女、老人和残障人士等像张凤兰一样,通过学习手艺增收致富,其中收入最多的每月达四五千元。在临沭县,乡村手艺人刘长龙将柳编产品搬到网上展销,其网店年销售额逾200万元。他以电商途径分销了多个乡村手艺人的柳编产品,还通过手把手培训,带动十几个年轻人经营网店致富。

  围绕“非遗+扶贫”模式,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推动建立了稳定、长效的非遗保护资金保障机制,向重点项目、濒危项目、深度贫困地区以及带动困难群众就业增收的项目倾斜;持续助推乡村好手艺与旅游深度融合,让手工艺品、非遗产品融入景区,让乡村旅游激活手艺关联产品消费,实现双向赋能。

  位于该市沂南县的朱家林村秉持“创新、三美、共享”理念打造田园综合体,齐备的吃、住、行、游、购、娱及商、养、学、闲、情、奇旅游要素极富吸引力。在其非遗文化体验馆,游客可以跟着手艺人学习绣鞋垫、绣香包,还能制作木版年画、面塑手工艺品等。项目运营团队还串联这些“打卡点”,开发主题旅游线路及研学课程,既丰富了业态布局,又通过“旅游+文创+生态建筑”创新共享的扶贫模式为村民提供增收机会,让昔日的“空心村”迎来“返乡潮”,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冲上热搜!女子连续5年收到山东寄来的特产真相曝光

下一篇:新疆锡伯族特色美食丰富民众“舌尖”生活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