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解读烟台苹果:中国果业第一品牌是这样炼成的

2023-07-12 22:48分类: 山东特产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作为中国现代苹果栽培发源地,“烟台苹果”是烟台一张亮丽而重要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烟台着眼种植端发力,推动产业不断转型升级。

  优势产业是“主板”,示范园区、加工基地等则是接入“主板”的“端口”。让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切实联动起来,“接二连三”、延链扩链,苹果产业全产业链聚集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在品牌建设的赛道上,烟台正在加速奔跑。梳理出品牌“双向价值”逻辑,烟台向市场释放了坚定不移推进品牌引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

  位于北纬37°的烟台,气候温润、水质优良,光照充足,“太空苹果”就在这里生长成熟。

  对烟台来说,苹果产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种植总面积280万亩,占全省苹果面积的72%;2020年苹果总产量606万吨,占全省苹果产量的63%;全市总人口710万的烟台,大约有81万户、172.5万人从事苹果种植及加工……可谓名副其实的苹果大市。

  烟台苹果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达145亿元,成为中国苹果产业响当当的龙头品牌。

  从种植基地到设施大棚,从农业园区到电商平台,一路探寻,答案渐渐明晰:深耕产业发展链条,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文章,将工业理念引入农业发展,通过以集约化破解“小散弱”、以技术流推动产业升级等路径,烟台打造出苹果产业的“主板”,实现了各要素的同频共振。

  中国苹果看山东,山东苹果看烟台。在不断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烟台蹚出了一条可资借鉴的果业产业化发展新路。

  尽管苹果已经采摘完毕,但烟台立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果园里仍然生机盎然。宽阔的树行间,满是青翠茂密的鼠茅草。“这种草不会与果树争夺营养,反而能保持水土。秋冬枯萎后还可直接化作果树肥料。因为不用除草,果园不使用除草剂,也避免出现农药残留。“公司负责人李立君告诉记者。

  引草入果园,是该公司在生态种植方面的有益探索。通过土壤改良和采用科学的种植方式,该公司生产的苹果不但酸甜比优异、口感层次丰富,其钙含量和锌含量也高于常规苹果。由于采用的是生态种植方式,该公司的苹果还实现191项农残零检出,远远高于国家标准。

  作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烟台苹果发展的历程中,始终烙印着求居安思危、求新求变的基因。

  继上世纪80年代末完成品种革命后,去年,面临树龄、品种老化和果农的流失以及由此导致的成本提升,烟台再次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围绕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烟台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着力产业发展的系统工程。基于“新模式、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的发展思路,提质增效、优化布局,推动烟台苹果的品质再上层楼。

  ——大力推进老龄苹果园改造,2019年至2022年,烟台将通过伐老建新、高接换头等方式,对全市280万亩果园中的120万亩老龄果园进行改造更新;

  ——推进现代化示范果园建设,广泛推行现代栽培模式、优质种苗和先进设备,加速建设市县乡村四级标准化果园;

  ——扶持建设一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标准化、集约化、特色化基地,实现种植品种、栽培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集成示范。

  将工业理念引入农业发展,烟台苹果破除了传统果业发展标准化程度低的瓶颈,推动了苹果产业整体升级。

  烟台弘源植保专业合作社就尝到了新理念的甜头。引进智慧农业系统,通过云平台对200亩果园进行数据化管理,该合作社实现了对果园的“云管理”,在线上就可以监测苹果各个生长阶段的情况。该系统还可以联网大数据云平台,专家可以通过实时监控,对相关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

  招远种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苹果多品种系列展示和栽培示范园,苹果品种达到60多个,实现了“早中晚、红黄绿、甜香脆”全覆盖,凡是市面上有的品种在种友基本都可以找到。

  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推动苹果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引领产业绿色转型,培育产业优势;推动科技创新,依托农业农村部果品和苗木质检中心等10余所科研机构,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和砧木500多个,促进苹果传统生产技术与现代智慧农业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数字苹果”产业发展;强化资金保障,国家、省、市、县四级财政支持苹果产业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累计达到3.15亿元,为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烟台苹果产业升级的步伐坚定有力。

  以苹果产业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来衡量,栖霞博士达集团的发展之路颇具典型意义。

  作为栖霞苹果产业的龙头企业,博士达集团早早瞄准了苹果全产业链发展。源头上,该集团对接苹果生产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管理表尊,指导果农改善品质等,助力两万多亩果园丰产增收;在加工渠道,博世达集团选用国内最先进的水果分选设备,严格把控质量关,每年可加工10000余吨优质苹果;在销售端,该集团更是提前发力,将电商销售纳入总体规划中,成立专门的电商事业部,从在自己的网络平台发货到与国内的电商巨头合作,电商销售已经逐渐成为博士达主要的苹果销售渠道。

  在苹果产业领跑多年,烟台也锤炼出敏锐的市场触觉,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靠“种果-卖果”赚取一次价值的传统路子,显然很难抵御市场风险。如何让果农丰产又增收?

  向来敢于突破、勇于尝试的烟台,将目光转向产业链的融合,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从供给侧主动出击,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致力于提高苹果产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效益,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集中、链条完整的优势产业。

  又薄又脆,咬一口满是苹果香,依靠独特的口感,该公司生产的“好果源”牌苹果脆片,历经多年发展,在苹果脆片市场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该公司每年可生产苹果脆片3000吨左右,每斤苹果脆片售价100多元,仍供不应求。除了苹果脆片,该公司还有果粒、果脯、果酒、苹果保健品等产品,通过苹果深加工,让小苹果产生了大价值。

  让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切实联动起来,以打造世界一流水平的苹果为基础,“接二连三”、延链扩链,这正是烟台苹果当下着力打造的发展模式。

  作为国内饮品醋行业标准制定者,绿杰公司通过“以二带一促三”的产业升级,以苹果醋“酵”响品牌、打开市场,站在了行业的制高点,市场上每10瓶苹果醋、就有1瓶产自绿杰。莱州琅琊岭小龙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探索种养一体模式,引入“鸭管家”,种植苹果的同时,鸭蛋收益每年可达400余万元。招远市金岭镇大户陈家村依靠“苹果+大数据”现代果业管理新模式,打造“智慧果园”,实现了从果园到餐桌全链条式的质量控制。

  从经销鲜果到果品深加工,推进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拉长产业链和价值链等,烟台苹果产业升级的步伐将一个接一个。而

  烟台苹果大数据中心的建设,也将进一步加快烟台苹果全产业链转型升级,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从总量的扩张向质量的提升、效益的增加转变,坚持市场导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烟台苹果打造成世界一流苹果生产基地、中国苹果产业的科技创新引领者,叫响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实现果业强、果香美、果农富。”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洪军介绍。

  产业转型升级的赛场上,烟台拿下多个第一:已建有冷库、冷风库、气调库等果品贮藏库1300多座,库容能力达近400万吨,系国内唯一实现苹果周年供应的产区;全市共有苹果加工企业53家,其中深加工企业23家,围绕苹果肉、皮、籽、花等,开发苹果脆片、果胶、籽油等7大系列100多个加工品种,年加工能力超400万吨、居全国首位;全市获得“三品一标”认证果品企业达116个,20家果品企业通过GAP认证,苹果企业认证数量居全省首位。

  未来几年,烟台市还将进一步推动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实现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把果汁、果脯、罐头、果干等加工产品作为发展重点,布局建设一批烘干、保鲜、包装、储藏等初加工和商品化处理设施,培育一批苹果高端精深加工企业,形成苹果精深加工雁阵集群。

  近年来,烟台苹果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全市从事苹果产业的人员超170万人,产值近200亿元。所生产苹果出口遍及六大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常年出口60万吨,约占全国的1/2。2020年,“烟台苹果”在连续12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的同时,还获批创建千亿级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国家在山东重点培育的两个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随着消费需求的变化,消费者从过去单纯追求产品的外观、口感,逐渐过渡到关注产品的品牌及其背后彰显的价值追求。一些地方已初步培育出成型的区域公共品牌,如徐闻菠萝、新会陈皮、浙江杨梅等,形成了一批几十亿元的产业。在品牌建设的赛道上,烟台也正在加速奔跑。

  今年9月23日-10月31日召开的第二届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在促进产销对接、加深技术交流、推进项目合作的同时,也为全世界送上了一场关于烟台苹果的文化盛宴。

  苹果节上,嘉宾和客商相继参观了烟台的百年果园、葡萄基地等。其中,位于烟台市蓬莱区刘家沟镇的一棵137年树龄的老果树,引来大家阵阵赞叹。据考证,这棵古树原为大国光,40年前在新枝上嫁接了红富士,这是目前中国栽培树龄最长的苹果树。尽管已是“百岁老人”,但这棵树仍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据统计,2020年这棵百年古树共计结果2600个。

  这样的故事,在苹果节上还有很多。举办中国现代苹果成长150年纪念活动,颁发烟台苹果150年突出贡献奖颁奖,通过沙画、舞蹈等形式讲述烟台苹果的故事,一系列的活动让烟台苹果的名号响彻海内外。

  苹果节的举办,既是烟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举措中的重头戏,也以品牌宣传的方式,进一步筑牢了“烟台苹果”中国果业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

  近年来,类似于苹果节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品牌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动态适应、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烟台苹果品牌价值的形成,正是得益于这些前瞻性的规划和多方面的合力。

  多年来,烟台农业农村部门不断加强苹果品牌建设,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提质升级的意见》《烟台苹果品牌战略规划》,统筹推进“1+1+8”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两个“1”,就是出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产业发展规划。“8”就是八项工作措施,分别为:老龄果园改造,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大数据中心、展示交易中心、文化博物馆,办好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提升品牌效应,开展全媒体宣传等推进举措。

  盘点烟台近年来的活动,可以清晰看到烟台在品牌建设上的发力轨迹:烟台苹果形象广告登陆央视,把烟台苹果的品牌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评选和打造烟台苹果十大品牌,连续多年举办烟台苹果产销对接会,从源头上提升果农的品质和品牌意识;举行烟台苹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举办烟台苹果摄影大赛,发布烟台苹果广告片,拍摄烟台苹果微电影等活动,烟台从销售、物流、生活等方面解读烟台苹果的艺术形象,探究苹果的社会内涵,大力弘扬苹果文化。

  如今,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烟台苹果“身价”逐年递增。第六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发布的《2020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排名前50的区域公用品牌中,烟台共有4个上榜,其中,烟台苹果、栖霞苹果品牌价值分别达到了145.05亿元、66.31亿元。

  作为“太空苹果”的生产方,齐鲁泉源供应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涛认为,烟台苹果入选太空苹果,既有品质的因素,也得益于品牌的支撑。

  伴随着苹果产业的发展,烟台也梳理出品牌“双向价值”逻辑,并以此反哺产业的发展,并向市场释放了烟台坚定不移推进品牌引领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

  从1871年中国第一棵苹果树植入烟台广兴果园以来,150年来,一代代的烟台人用不懈的努力推动着苹果产业的发展。如今,烟台苹果飞上太空,为烟台苹果产业的发展又画上了一道新的起跑线。

  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提质增效、优化布局,创新品牌、内外兼修。在品牌宣传上,烟台将以中国·山东国际苹果节、莱阳梨文化节等为契机,加大招商选资力度,通过全媒体宣传、精准营销和公益推介,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着力挖掘“品道烟台仙果香”文化内涵,叫响中国果业第一品牌,赋能烟台农业农村现代化。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莒县农商银行“贷”来“油”然而生的“杏”福感

下一篇:山东菏泽苹果产地查询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