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母城记忆红岩文化 从这里开始读懂重庆历史

2023-04-10 20:33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导读:重庆,我们要从何说起?也许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却说不清重庆的故事,捋不清她的历史,读不懂她的文化……如果你想真正地了解她,还得从重庆的母城——渝中起步,打开重庆记忆。

  重庆,我们要从何说起?也许我们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却说不清重庆的故事,捋不清她的历史,读不懂她的文化……如果你想真正地了解她,还得从重庆的母城——渝中起步,打开重庆记忆。

  从巴渝文化到三峡文化,再到红岩文化,那些最能代表重庆的文化,都收藏在这些博物馆、历史陈列馆、纪念馆里。走出教室,走进三峡博物馆、白象街、红岩村、中山四路……这里有比历史课本里更丰富、生动的历史见证与现场,大概人人都能爱上历史课。

  一座城市得有一座自己的博物馆,博物馆之于城市是文化坐标,是文化名片。在重庆,三峡博物馆收藏着重庆的前世今生,展示着重庆社会文化的精髓。它是一座集巴渝文化、三峡文化、大后方抗战文化、移民文化、统战文化的综合性省级博物馆。就在馆内转上半天,你就能大致了解重庆的历史 “背景”了。

  重庆的孩子,怎能不了解自己的家乡,不知道三峡文化?作为常设展览的重要展厅之一“壮丽三峡”是绝对不能错过的。这里囊括了长江三峡的地理、形成,气候,动植物,生态环境等,以及三峡流域人类的生存状态、文明,可以说是一部立体的三峡百科大全。长江三峡不仅是世界地理史上的奇观,更蕴藏着绚烂多彩的历史文物古迹、神话传说和流传千古的瑰丽诗篇,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奇迹。因此,你还能看到流传在三峡的三国故事、蜀汉遗迹、名人轶事。参观之后,你会感慨于宏伟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如何从设想到现实,更会感动于百万三峡移民的奉献精神。

  如果你想对重庆城市的历史变迁脉络有所了解,那你值得去“重庆城市之路”展厅细细观览。在那里,你不仅可以从晚清时期、民国时期的地图上看到重庆母城的发展过程,还能在模拟还原的火锅店、棉花店、老药铺、竹器铺等生活场景中体验传统的巴渝生活风貌。从基础城市管理到工业生产,电报机、水厂大闸阀、夏布纺织、剪刀机、印刷机……满目皆是重庆历史的实物见证。

  除此之外,三峡博物馆还常设“远古巴渝”、“雕塑艺术”、“历代钱币”、“历代书画”等展览。目前还有正在展出的“扇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馆藏扇类珍品展”及“金刚坡下——傅抱石抗战时期绘画作品展”,为炎炎夏日里的重庆市民提供了一个凉爽又有意义的好去处。博物馆内还设有《重庆大轰炸》半景画演示和《大三峡》环幕电影,观众可通过声光电影画面领略三峡风光和人文风情。

  三峡博物馆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科普基地,和重庆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因此,它还承担着青少年文化教育等社会功能,经常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体验课程或互动活动。

  在今年暑期,三峡博物馆的“123创艺坊”便开展了 “母城穿梭”的暑期研学营。小学员们在博物馆展厅实地学习重庆城市格局的变迁,模拟城市建造师,为城市规划城门。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认识巴渝民居建筑、用VR体验民俗,从《增广重庆地域全图》学习母城街巷、设计民国服饰、临摹巴蜀图语篆刻印章等等。从历史地理到人文风俗,从手工制作到虚拟体验,10天的系列课程内容带孩子们探索学习关于母城重庆的历史、街道、发展、商业、工业。

  此外,三峡博物馆还专门打造了小小讲解员暑假培训班,由博物馆的专业解说员教授小学员们专业课程和展厅讲解,让学员们在体验讲解综合艺术的同时,学习探寻重庆记忆、三峡文物、镇馆之宝等相关知识。可以说,暑假的三峡博物馆成了深受孩子们喜欢的另一个实践课堂,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同学们来参观游览或参加培训课程。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节假日除外),16:00以后停止入馆。

  三峡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了解学习重庆社会历史人文最有效的地方。馆内现有藏品11.35万余件套,涵盖35个文物门类,同学们在这不仅能见识到非常珍贵的三峡文物,还能学习文物知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如何在博物馆里探究自己感兴趣的课题也是一门学问哦!

  从三峡博物馆到中山四路只有不到几百米的距离,中山四路被称为重庆最美的街道。800多米的幽静街道,两旁黄桷树繁茂的树叶在马路上方罩起一座绿荫的天空,阳光透过叶间洒下,投影在斑驳墙上或是在地面上形成闪烁的光斑点点,绘出一副世间安好的美好模样。然而你想不到的是,在这条历史文化街区上,中山四路承载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诸多重要文物,也是中国抗战文物最集中的区域之一。

  从路口至街尾,中国派历史陈列馆、桂园和周公馆默然矗立,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决定,就在这些民国风格的小楼里诞生……

  中国派历史陈列馆的原址是民盟元老鲜英的公馆——特园,抗战时期特园成为中共及各派活动的重要场所。在重庆谈判期间,曾三顾特园,与民盟主席张澜会见,共商国是。陈列馆里展示了近千张珍贵历史图片、百余件珍贵文物资料和多媒体展示、电子翻书,介绍了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和台盟八个派的成立和发展的历史。这是国内第一个以中国派历史为主题的公益性陈列馆,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中国统一战线历史研究基地”。

  桂园是原上将张治中的公馆。1945年,国共两党在桂园签署了著名的《双十协定》,桂园也成为国共谈判的重要见证地。

  走进桂园,你会发现这个庭院并不算大,十分幽静,一棵已上年纪的大树掩映着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大门右侧的第一间小屋,便是当年签订《双十协定》的房间,屋中的摆设陈列如旧,经典蓝色布沙发,沙发旁的小木桌上还整整齐齐放着属于那个年代的中式茶具,干净而整洁;墙上挂着用镜框镶着的字幅,上面用毛笔楷书着“天下为公”四个大字。

  在这里,应柳亚子之请,手书并公开发表了他在1936年创作的大气磅礴的词作《沁园春雪》,抒发了人的豪情壮志

  在中山四路的尽头是曾家岩50号,这个特殊的门牌号就是周公馆。1938年,周恩来同志以个人名义租赁这幢房子,作为中共南方局在市内的一个主要办公地点。对外宣称“周公馆”,周公馆实为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构所在地,南方局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和党派组均秘密设在这里。中共代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等人在渝期间常住于此。

  在周公馆二楼和三楼,如今还保留着董必武、的办公室,室内存放着只铺了薄薄一层草席,不到一米宽的单人床,可见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辛。楼房内,中共代表团仅租赁了一、三两层,二楼的大部分和底层门厅旁的厨房,均为人居住,当年周公馆所处环境的险恶可见一斑。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节假日除外),16:00以后停止入馆。

  而今的中山四路的前半段已经焕发出新的文化气息。这里有文创工作室、精典书店、奥布朗咖啡、卡珀西餐厅、王琦美术馆等,在中山文化产业园,一排青砖带瓦、拱窗拱廊的中西合璧风格建筑风格,与几幢历史文物相得益彰,营造出重庆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在研学游的途中,不失为一个休闲、吃饭、喝咖啡、看书的好去处。

  如果山城是重庆给世人的一张城市名片,那么红色则是重庆给这张名片烙上的最鲜艳耀眼的颜色。红岩精神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和革命志士,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在重庆,红岩精神代代相传,位于红岩村的红岩革命纪念馆内的《千秋红岩--中共南方局历史暨文物陈列》以500多件重要历史文物,1500多张珍贵历史照片,形式丰富的多媒体展示方式,全面展现了中共中央南方局光辉的历程以及孕育凝聚出的“红岩精神”。

  在红岩村不仅能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还能实地感受红岩精神,这里也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驻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旧址。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在重庆成立。1939年5月至1946年5月,、周恩来、、董必武、等都曾在这里工作过。因为不允许组织公开活动,所以南方局便秘密设在公开机关八路军办事处内。一楼为公开机关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二楼便是南方局机关和南方局负责人的办公室兼卧室。

  三楼是南方局和办事处的机要科和秘密电台,主要负责与延安及各地有关电台的联系及机要文件传送。为了安全起见,还设置了许多的防范敌人的措施,例如椅子下面安了电铃,当发现敌情后能够马上报警。在警卫室的门后还藏有一面小窗口,可以通往办事处楼上,以掩护来办事处的地下党同志。

  2016年,红岩联线景区成为了全国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红岩联线下辖红岩革命纪念馆、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管理处(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中国派历史陈列馆及其所属革命遗址群。其主要职责是保护红岩革命历史文化遗址,研究发掘革命历史文化资源,宣传弘扬红岩精神,传播革命历史和科学文化知识。

  这些景点和文物对广大青少年研学旅游群体开展革命历史主题、爱国主义教育等研学旅游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红岩联线方面正在积极与教育系统对接,召开相关研讨会,开发植根于红岩文化的研学游课程体系。未来,红岩联线将打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课程体系,在形式上摆脱相对枯燥乏味的陈列展示,引领学生价值观的同时,让学生获得愉悦感更强的互动参与体验式学习。

  参观研学红岩联线景区,从领导人的史料事迹中,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和革命志士,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深切感受红岩光辉历史和伟大红岩精神的思想洗礼。有益于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传承弘扬革命传统,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课程知识要点。

  如果追溯重庆母城的历史,老重庆曾经最繁华的是哪里呢?上了年纪的老重庆人会告诉你在“下半城”。下半城大致就是现今的小什字-新华路-较场口-中兴路一线,靠长江的一面。下半城算是重庆的母城,南宋衙署、巴县衙门证明了下半城的显赫地位,从千厮门到储奇门是重庆商贸往来最热闹的码头,抗战时期白象街遍布商号洋行,更被誉为“东方华尔街”。

  整个重庆发源于此,是城市记忆的根据地。1891年,重庆开埠通商,开埠之后,外籍商人的活动被限制于南岸,不经许可不能到城里来。为了办事,就有了买办。由于白象街地处太平门内,靠近官府,于是它被各种买办、商行一眼相中,成为外商办事处的理想驻地,洋行商铺渐渐渗入,成为了下半城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

  在这条并不宽敞的街道上忙碌地处理着各种交易,也于大大小小的洋行内外整日思考着金融议题。百货、银楼、当铺、钱庄,还有很多行帮,都能在当时的白象街找到自己的位置。而设立在这里的重庆海关更是总管云贵川,国内的药材、纺织品等货物由此走向世界。这里还聚集了西南首富李耀庭,爱国实业家卢作孚等,是当时重庆最负盛名的顶级富人区。

  可以说,白象街是了解寻找母城文化、重庆记忆的源头。在这里,你可以感知重庆城市脉络,它几乎浓缩了重庆近代史。从见证了南宋抗蒙战争的城墙遗址,到亲历了开埠盛世的大清邮局,再到记录了卢作孚收复川江航运、宋美龄在此跳舞的江全泰号……白象街现在保留了9处文物建筑及2处古城墙遗址,如同铭刻在时光中的清晰年轮,生动记录着城市的前世今生。

  据悉,目前重庆正在修复打造下半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藏在白象街的那些古老地标,卜风居、山西会馆、海关总署、海关办公楼旧址、大清邮局、白象民居151号、江全泰号等,未来将重现老重庆风貌。目前,已完成了药材公会、兴化小学旧址的修复。

  药材公会旧址位于储奇门羊子坝15号,是白象街最显赫的标志。这座大楼建于1926年,仿欧式,具有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堪称重庆近代建筑史上中西合璧建筑的精品。如今这栋大楼经修复后重现其华丽的外观,白象街影视基地挂牌也在这里挂牌落户。而药材公会旁边的三层小楼则是由重庆药商领军人朱君南筹资修建的私立兴华小学。

  沿着白象街往上走,没过几百米还有一幢灰色小楼,这里则是重庆西南实业大厦旧址。1945年,由卢作孚募集建成后,这里则成为西南实业协会的办公场所,是当年全国工商界翘楚的汇集之所。1946年,民主建国会在西南实业大厦举行成立大会,因此这里是民建的发祥地。现在已被复建成为中国民主建国会成立旧址陈列馆。

  白象街是作为重庆母城历史街区的精华所在,从这些保存的文物单位上,一方面可以学习了解重庆开埠历史,传承城市人文历史脉络,加强家乡自豪感,同时还可以从历史街区保护的角度,了解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的意义。来源:新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深夜突发!华为声明:不可能!美联储大动作,重磅数据即将揭晓;“看着很真”,美军“绝密”情报遭泄露

  中国银行首席研究员宗良:人民币是负责任的货币,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稳步回升

  成都环城绿道事故目击者称:逆行者时速估计20公里每小时,女青年被撞飞两三米远

  花费130亿美元投资OpenAI,能给微软带来什么?潜力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多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PPT精彩分享:重庆轨道交通通信系统互联互通情况介绍

下一篇:重庆巫溪通城:以“岁俗小吃”盘经济促增收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