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防空隧道将于7月首次对外开放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5月28日,即将首次对外开放的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的负一层展区。记者 齐岚森 崔力 摄/视觉重庆
1941年6月5日晚,日机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个多小时的轰炸,渝中区十八梯、石灰市和演武厅(现磁器街)三段防空隧道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避难民众窒息、践踏惨案,造成数千民众伤亡。这就是骇人听闻的“六五隧道惨案”。
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大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它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也见证了重庆市民团结一致、“愈炸愈强”的抗争精神。为了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遗址下的防空隧道时隔80年后,将于7月首次对市民和游客开放。
正如这座深埋地下近20米的洞穴,它是历史无言的证人,守着时光流逝,无声地、坚定地告诉全世界——勿忘历史,祈愿和平。
▲5月28日,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长长的阶梯两旁的群雕是避难者逃出隧道涌向洞外的样子。记者 齐岚森 崔力 摄/视觉重庆
“家可破,国须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走进大轰炸惨案遗址的序厅,雄壮激昂的《抗敌歌》和正中摆放的“重庆人民反轰炸精神永在”主题雕塑墙,将人瞬间带入到重庆空前苦难的岁月里。
沿着灰白色的水泥阶梯向下,来到负一层展区。引入眼帘的是一副以大轰炸时期重庆老照片为背景的数据墙,墙上镌刻的文字触目惊心。
数据墙左侧一块大型LED屏由顶部延伸至地面。LED屏的左边是时间轴大事记,右边是动态电子相册,共同展示抗战全面爆发后重庆战略地位的变化,以及侵华日军空袭重庆的目的、计划、轰炸经过。
屏幕中播放着纪录片《重庆大轰炸》,以“国难迁都——重庆之殇——英雄之城”的线月,日本侵略者对重庆实施的无差别轰炸,以及重庆人民在反轰炸斗争中的英勇行为。
沿着参观路线,来到负一层另一个展区——“六五”惨案 — 大隧道惨案的酿成。
在这个展区中,策展人采用了艺术图文、动态沙盘、影音等多媒体形式,打造视听空间,介绍重庆“六五”大隧道惨案的发生背景,讲述日军实施“六五”轰炸的战略部署、轰炸过程及与以往数次轰炸的不同之处。
展厅四周布满了破碎的青砖瓦砾、残垣断壁,墙上挂着当时日机投放的炸弹及燃烧弹的模型。置身其中,仿佛回到80年前重庆城陷入战火的场景:耳边是急促的警报声,一架架日机飞过,密集的炸弹向市区倾泻而下,形成一条密集的弹道,地狱般的景象,笼罩了美丽的渝州半岛。
再往前走,一个拱门形的屏幕出现在眼前。屏幕中的画面以“1941年重庆隧道地图”为史料依据,采用三维建模技术,复原当年重庆防空大隧道的走向及其内部环境。站在指定区域做踏步动作,如同身临其境漫游在隧道中,让游客更加直观地了解战时隧道的建设情况。
在负一层展区的两侧墙上,挂满了珍贵的老照片、亲历者的口述文录、当时的漫画作品,它们共同构成了“六五”的记忆空间,让游客能静静追忆那场惨案。
▲5月28日,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内幽暗的通道。记者 齐岚森 崔力 摄/视觉重庆
从负一楼展区向下,经过一坡长长的阶梯,就来到负二楼展区。这里就是“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
从楼梯盘旋而下,仿佛穿行在战时被轰炸的山城重庆颓败却不掩抗战决心的街道,眼前是抗战标语,耳边是奔走呼号。两侧的避难者群雕,展现的或是牵着孩子满眼焦急的母亲,或是扛着被褥急急奔走的壮年,抑或是迟暮之年神情悲伤的老人。穿行其间,犹如亲历者正经历那场震惊中外的窒息惨案。
来到隧道入口,木质洞门、泥胚墙面、洞口一侧的防空洞避难规则、杂乱堆放的生活物品,无不真实生动还原当时的场景。
伴随着警报声、脚步声、呼喊声,进入到隧道内部,能切身感受到:死亡般的沉寂降临了。
昏暗的洞穴、狭窄的隧道、湿热的空气,仿佛正身处1941年6月5日那天下午。
这天,刚下过小雨,临近傍晚,街道上一片繁忙,饱受阳光照射的城市,开始慢慢散发着热量,正是夏日季节,一丝风都没有。
晚上6点警报响起,高处的红灯笼从一个增加到两个,这是防空紧急信号,避难的市民纷纷涌入防空洞。
到了晚上9点左右,防空洞里的油灯开始一盏盏熄灭,温度骤然升高,缺氧的人们发出一阵阵哀嚎。人们呼出的水汽在防空洞的石壁上开始凝结成水珠。
隧道内,虽然大多数石壁已经被加固处理,但有一块不到一平方米的凹陷处,还保留着“六五隧道大惨案”发生时的一块原始石壁。
抚摸那坚硬的石壁,能感受到在高温潮湿的防空洞中,在阳光照不到的防空洞中,人们搬着指头熬过的每一天。
往隧道深处走,在交叉口的开阔空间,有一块巨幕。这是一个沉浸式的剧场,取名“致命时刻”。
视频里播放的是重庆大轰炸期间,重庆市民乐观生活、躲避警报,消防灭火等珍贵的历史画面。
随着视频中人们逐渐消失的呼吸声,影片陷入寂静黑暗,隧道顶部的孔明灯一个个逐渐亮起。象征着在80年前的那场浩劫中,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永远地离开。
▲5月28日,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内的沉浸式剧场“致命时刻”。记者 齐岚森 崔力 摄/视觉重庆
阶梯右侧的雕塑,是轰炸结束后避难者逃出隧道,涌向洞外的样子。他们有的高举右手,指着洞外的阳光匆匆奔去。有的爬行在阶梯上,仰着头呼吸新鲜空气......
阶梯的左侧为游客参观路线,左右两侧形成“今昔对比”。让游客能看到前人的苦难,从而铭记“六五”惨案,珍视现在的和平时光。
走完阶梯,近百米的遗址展览接近尾声。出口处摆放着一副集合了重庆现代标志性建筑的铜制艺术画,上面有大剧院、解放碑、洪崖洞......这是新时代的重庆,这是没有战争的重庆,这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庆。
80年前的重庆大轰炸,是重庆永久的伤疤,它和难以泯灭的痛苦记忆连接在一起。
彼时,《重庆公报》曾经刊载了一首七十余行的长诗,题为《防空洞》。诗中写道:是谁把我们从二十世纪的闹市赶到了荒野的岩洞,我们快要窒息了,却连咳都不敢咳,只让年轻的母亲暗暗流泪在心底。宝贝乖巧些吧,你别怨妈妈不宠爱你,你说是谁,害你哭泣的权利都被剥夺。
无论经历多少苦难,乐观的重庆人倔强地活着,就像街道两旁一颗颗不屈的黄桷树一样,生动诠释什么是“炸不垮的城,不服输的人”。
80年后,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磁器街,人们会驻足在重庆大轰炸“六五”惨案遗址前,静默凝息,反思对这座城市、这个国家而言,80年前那段惨痛记忆到底意味着什么。
▲5月28日,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保留的原始洞壁。记者 崔力 齐岚森 摄
5月31日,重庆日报记者在邻近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的得意世界大厦,见到了惨案的幸存者,88岁的粟远奎老人,他向记者回忆了那段血泪书写的历史。
▲5月30日,渝中区较场口,大轰炸幸存的粟远奎的在办公室看着重庆大轰炸的油画默然无语。记者 崔力 摄
从得意世界大厦的窗户向下望去,可以清晰看到较场口磁器街的繁华街景。1941年6月5日,傍晚,日军发动空袭,8岁的粟元奎就是在这里,随父母躲进防空洞。
粟元奎出生在一个相对殷实的家庭。1940年前,一家人住在较场口原鼎新街1号一栋4层的小楼,一楼门面用于出租,父亲替人代写书信。这里距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入口,只有大约50米。
“起初,大家不清楚轰炸意味着什么,有的小娃娃还跑到外面数飞机。”粟老回忆,直到1939年5月3日、5月4日,日本轰炸机对重庆市中心区进行连续轰炸,并且大量使用燃烧弹,老百姓伤亡惨重。从那之后,每当防空警报响起,粟元奎一家人就奔向防空洞。
1940年8月19日,防空警报又一次响起,一家人再次跑进防空洞,出来时,家里的4层小楼被炸成废墟。父母用积蓄在同一条街上购置了一间吊脚屋,继续生活。
父母迅速用皮箱装上家里的贵重物品,带着哥哥、两个姐姐、粟元奎和弟弟向防空洞入口奔去。因为住得近,粟元奎一家成了第一批躲进防空洞的百姓,跑到了防空洞深处。
这里没有人会知道,当晚,日军出动24架飞机分3批轮番轰炸重庆,空袭时长会达到5个小时。
“起初,大家沿着防空洞两边墙壁坐下,留下中间通道过人,但防空警报一直没有解除,涌进来的人越来越多,把中间通道挤得满满当当。”粟元奎的父亲逐渐感到呼吸不畅,预感不妙。他带着一家人往洞口方向艰难挪动,试图在洞内换一个氧气充足的地方躲避。
洞里的人往外挤,洞外又有人源源不断地进来。越到入口,人越多,场面也越混乱。起初,粟元奎还能听见父母的叮嘱声,渐渐地,一家人都挤散了。
只有8岁的粟元奎身高只及成人腰部,他被人潮“带”到一个拐角的地方,紧紧贴着凹凸不平的墙面。
防空洞墙面潮湿,水顺着墙面流下,在地上形成一条小河沟——这是粟元奎对那天最后的记忆,不久后,他蜷缩着,昏睡过去。
“一晚过去,防空洞的大门打开,搬运尸体的人进来了。” 次日上午,粟元奎感到有人拖动自己的脚,随之惊醒。因为蜷缩太久,他的腿脚麻木,只能手脚并用,顺着台阶爬出防空洞。
“出洞后,我看到了堆积如山的尸体。”那一幕震撼之至,粟元奎永生难忘。没有人知道那天遇难的准确人数。较为广泛的说法是,那一夜因窒息挤压而死、伤市民数千人。
回家后,粟元奎见到了焦急的母亲,和躺在床上的父亲。在防空洞里,父亲把3岁的弟弟举过头顶,举了整整一夜,一条腿也被挤压了整整一夜,始终无法腾出手去挪腿。
母亲带上粟元奎和哥哥出门,寻找两个还没回家的姐姐。因窒息遇难的老百姓尸体从磁器街排到了十八梯,母子3人反复辨认,四处寻找,也没能找到两个姐姐。
因为天气炎热,尸体很快开始腐烂,被转移至朝天门河滩,后被运往黑石子附近掩埋。粟元奎和母亲、哥哥也追到了黑石子,试图寻找两个姐姐,但始终没有找到。
两个姐姐从此成了一家人最深的牵挂。战争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到中元节,粟元奎都会随母亲到江边给姐姐们烧纸。
“六五”隧道惨案被定义为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发生在大后方最惨痛的事件,但重庆人民越炸越勇。
“白天轰炸,晚上劳动。炸毁了又修,再炸毁了再修!”抗战期间,重庆城白天的惨烈和夜晚的繁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不少重庆人还无偿收留了源源不断来渝避难的“下江人”。粟元奎对重庆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的英勇坚韧、亲善仁爱深感骄傲。
尽管遭受了房屋被炸毁,失去两个女儿的惨痛经历,粟元奎一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还收留了一个从长江中下游来渝避难的“下江孤人”,包吃包穿包住,直至重庆解放。
据粟老了解,这位“下江孤人”姓张,后半生一直生活在重庆,前些年才在江北苦竹的一所养老院安详离世。
“去年暑期接手工作后,我第一次进入隧道时,发现渗水情况严重,说这是水帘洞也毫不夸张。”5月31日,在重庆大轰炸“六五”隧道惨案遗址即将首次对外开放前夕,项目的设计单位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师、项目执行负责人况琦,正在现场作最后的收尾工作。他介绍了隧道修复的情况,讲述了工程施工人员如何攻克技术难关的经历。
据了解,80年前,“六五”隧道惨案发生时,这一段防空洞的宽高均仅有2米至2.5米。上世纪六十年代左右,国家三线建设时期,这段防空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固,洞体也被加高拓宽。此后,出于安全等考虑,这段防空洞被尘封起来,直到前些年,地铁一号线修过此处,占用了一部分洞体。
“楼梯预制板很薄,两三人同时踩上去就能感受到晃动,而且隧道渗水严重。”回忆起去年初次进隧道时的情景,况琦说,根据这个状况,他和同事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固。为了防止坍塌,他们首先重新浇筑了混凝土。
此后,就要解决渗水问题,攻克防水难关。况琦和同事们开了好几次会,反复研究。
“地下空间本就潮湿,加上得意世界大楼就在上方,当初建楼打地基造成隧道里的一些岩石开裂,渗水就更严重了。”况琦说,基于这种情况,大家认为潮湿问题堵不住,只能疏,决定保留洞壁两侧的排水沟。
为了防止潮气过重对多媒体设备造成破坏,大家还决定安装新风加压管道实现除湿功能。
由于隧道顶部是拱形,横向安装管道会占用展示层面,破坏整体外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人员决定每间隔一段距离,竖向安装管道,抽出的水排向两侧的排水沟,再将排水沟、管道与消防、照明、音箱等设备一同“包”进墙里,安装上按压门,外表与原始墙面保持一致。
如今走进已经修整完毕的隧道,看不出明显的改造痕迹,一切修旧如旧。粟元奎老人记忆中的小河沟,也隐藏在“墙”的后面,盖上了盖板,静静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