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大鼎盛时期-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一.洪武之治洪武之治又称洪武盛世 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什么是洪武之治呢?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统治期间的年号,而明太宗的雄才大略,最终使得天下大治,所以后世的史学家便称其统治为洪武之治。历史上对于朱元璋个人的评价褒贬不一,今天我们不说朱元璋,只谈他在位期间的洪武之治
朱元璋元朝末期,大规模的灾荒疾病和瘟疫,使得生产遭到了破坏,人口的数量也明显减少,朱元璋本是农民出身,面对这种凄凉的局面,由于幼年对于元末吏治痛苦记忆,朱元璋即位后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他还通令全国,不得蓄养奴婢,一律将奴婢放为良民,垦田开荒,再加上一系列政策的实施,首先在劳动力上,多出了一大批劳动力大军。
接着,朱元璋开始兴修水利,实行屯田制度,将田地分为官田和民田两大类,朱元璋深知灾荒给农民造成的痛苦,即位后常常减免受灾和受战争影响的地区的农民的赋税。接着又开始推广手工业的发展,其中,以棉纺织业,制瓷业,矿冶业等发展的最为迅速。对内,在朱元璋的推陈出新中,原本民不聊生的场景变得开始日渐繁荣,人民的日子变得好起来,首先国家内部日渐稳定对外,朱元璋注重外交政策,他即位初期,就已宣布对东方和南方诸国实行不干涉政策。面对倭寇的骚扰,朱元璋便下令禁止海上贸易。接下来,便开始与周边国家实行友好往来,他给高丽王(朝鲜族)发了一道敕书,称他们民族感染于中国文化,让其每三年贡献一次方物;后又命忽必烈发兵日本,最终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派使节出使东南亚,后来西北更是向明朝贡马
朱元璋对老人也十分的尊重,他在位期间,颁布《存恤高年诏》,并叮嘱礼部尚书,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在朝廷的要求和带动下,各地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气,赡养老人的要求也渗透到各地家法族规之中。对于其他的贫困地区, 朝廷除了拨付救灾济贫款项,还侧重加强民众抗灾自救能力。
洪武之治之所以成为明初的三大盛世之一,其方法是值得赞扬的。朱元璋本就是穷苦出身,深知百姓的不易,故而想尽了各种办法来维护人民的利益,而人民的幸福,便是整个国家安稳的基石。二.永乐盛世
朱棣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 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
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明成祖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皇帝国事繁忙时,内阁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来替皇帝处理国政。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乃至西方。 明成祖还在1421年,正式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
在地方设置管辖架构,比如东北、西北、西南设立行省或管理司。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
军事上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的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
郑和下西洋明成祖对外不但宣扬国威,还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还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此外,明成祖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它包容了先秦以来所有经典的书。这样的典籍客观上也备份了那些古籍,使得很多书不至于失传。同时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永乐大典三.仁宣之治仁宣之治又称仁宣盛世、 仁宣致治 ,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后人将永乐盛世和宣德时的太平合称为永宣盛世。
明初社会经济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的恢复发展,到仁宗、宣宗两朝,出现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永乐帝驾崩后,他的儿子朱高炽、孙子朱瞻基先后即位,是为明仁宗、明宣宗,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明朝国力最强、政治最清明的时期。 明仁宗时“停罢采买,平反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下令息兵养民,并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皇家采办珠宝等行为。这些做法,使社会矛盾缓和,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生产力得到发展,开启了一个稳定、强盛的时代。明宣宗即位后迅速平定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并延续明仁宗的治国理念,实行重农政策,赈荒惩贪,继续重用“三杨”,
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息兵养民,赈荒惩贪,使明朝天下安定,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仁宣两朝,内阁大学士杨士奇、杨溥、杨荣执掌朝政,多有建树。他们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法纪严明,经济发展,仓廪充实,百姓安居,社会稳定,蔚然有治平之象,形成了明代早期国泰民安的升平景观。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堪比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 和唐朝的贞观之治。 宣德十年(1435年),朱瞻基去世,年仅三十八岁。仁宣之治就此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