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张福锁:用“科技小院”书写美丽乡村“大文章”

2023-08-12 21:28分类: 云南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古时,人们择水而居,临水成村,依水设邑。如今,人们崇尚绿色生活,最诗意的栖居莫如望山见水而居。从古至今,人类对于自然的追求从未止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再次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水青山、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工业、绿色低碳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推动着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也展现出美丽中国的自然本色,托起了美丽中国之梦。在筑梦的过程中,涌现出无数甘于奉献、守家护园的杰出人才,其中不乏海归的身影。他们深耕于各自领域,助力可持续发展,以“工匠精神”铸就着大美中国;他们挖掘中华文明中蕴藏的丰富生态文化,让这些朴素的生态智慧穿越时空,重新绽放生机与活力,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大美中国,正成为一张更加亮丽的名片,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5月底的一天,云南大理,初升的阳光照在洱海湖面上,泛起点点金光,一些不知名的水鸟在湖面嬉戏。早上6点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从洱海流域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走出来,开始晨练。这天,他上午要参加3个会,下午还要赶回北京处理其他工作。张福锁很忙,早晨是难得属于自己的时间,所以只要在云南大理古生村,他每天清晨都会沿着洱海走一走。他觉得,这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思考问题。

  2022年,张福锁待在古生村的时间超过280天。对他来说,长期驻村已是常态。从2009年在河北曲周建立第一个科技小院开始,他便带领团队师生长期驻扎在农村一线,倾力投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因在脱贫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的贡献,张福锁于2018年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至今,全国已建起1048个科技小院,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小院模式还推广到老挝和非洲八国。让实验走进田间,科技小院开创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2023年5月1日,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收到了习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如今,张福锁和他的团队正在古生村探索“3.0+”版本的科技小院,希望通过科技赋能和人才支撑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为整个区域的人、生产生活和生态带来全面的改变。

  这源自一次谈线年春节,张福锁前往探望中国农业大学老校长石元春院士。交谈中,石元春特意问了张福锁的年纪,听到回答后,石元春说:“你这个年龄,正是我下曲周的时候。”听到这句话,张福锁一下子明白了石元春的深意。

  河北曲周盐碱灾害严重,是出了名的“老碱窝”。1973年,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批教师来到这里,同当地村民一起进行改土治碱试验,从张庄400亩土地试验成功,到王庄全村中试,再到曲周全县的23万亩,最后推广到全国十大片区的4.7亿亩,昔日的盐碱滩渐渐变成米粮川。石元春,就是首批到达曲周的教师之一。

  春节一过,张福锁就带着团队来到曲周。他们发现,当地粮食产量虽然有所增加,但水、肥、药、种子投入过多。于是,他决心改变当地生产投入高、环境代价高、作物产量低、资源效率低的局面,探索作物高产与资源高效利用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2006年,曲周为他们无偿提供了300亩土地用于建设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研究基地,他们以此布置了20多个瞄准华北地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高水平的长期定位试验。

  试验很成功,基地的作物长势喜人,小麦亩产900斤,玉米亩产达1500斤。张福锁团队也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仅2008年,团队就发表100多篇论文,还分别在2005年、200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然而,在与基地一墙之隔的农民的田地里,作物产量却比试验田低了30%。“下一步应该往哪里走?怎么做才能贡献最大?”张福锁问自己。

  这一次,他决心走到农民中间。他们将工作地点搬进白寨乡的一处闲置民房,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服务。不久,这里就变成村里的活动中心,农民们有什么问题都会跑来找他们,并给这里起了一个接地气的名字——科技小院。

  第一个科技小院就这样建起来了,张福锁团队为农民引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还和农民一起探寻增产增收的新路子。

  为了提高小麦产量,小院专家为农民提供了一个产量高、水分效率高、养分效率高的方案,但这个方案成本高,还需要多浇一次水。农民在实践中觉得太麻烦,便减少一次浇水,增加两次。最终,小麦的产量虽然比专家制定的方案低了一些,但是收益高、成本低。这一案例也被张福锁团队写进论文,发表在Nature上。

  除了农业增产增收,科技小院也给乡村风貌带来很大改变。村里的路修得更好了,房子建得更漂亮了,农民的状态也越来越好,形成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

  此后,科技小院的模式也在不断成熟,从科技帮扶的1.0版本,到为产业兴农的2.0版本,再到乡村振兴的3.0版本,科技小院走出河北,在全国各地“安家落户”。四川布拖马铃薯科技小院通过“良种、良繁、良法、良品、良模”的五良联动新模式,改变了当地传统粗放的种植方式,健全马铃薯产业链布局,近5年的帮扶给当地带来至少5亿元产能增加值;北京西槐庄科技小院在村里引进了水肥一体化、熊蜂授粉等先进技术,以及樱桃番茄、水果黄瓜、甜糯玉米、黑皮花生、奶白菜等优势品种,帮助村集体实现收入倍增;广西金穗科技小院瞄准产业需求,采用“高校+农业种植企业”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香蕉和火龙果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上开展科技攻关,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亿元,实现由一产到多产的融合发展,推动当地产业升级。

  1960年,张福锁出生在陕西凤翔的一个偏僻小山村,家里兄妹5人,吃不饱、穿不暖是常态。

  那个年代,物资贫乏,大多数农民生活艰难,只能靠种地勉强维持生活,加之自然灾害频发,庄稼经常歉收。“走出去,吃饱饭,成了我们儿时的梦想。”张福锁说。

  1978年,张福锁参加高考并选择了学农,被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农化系录取。在学校,他忙碌而充实。

  那时,西北农学院的后面就是实验站,出了校门就是农田,实践机会很多。张福锁说:“老师经常带我们到地里去观察讲解、取样分析,不仅让我对生产实践有了系统了解,也让我学会了观察研究的方法,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很有帮助。”

  1982年,张福锁考上北京农业大学,继续攻读土壤化学专业硕士学位。他发现,这里的老师和西北农学院的老师很不一样,有人研究无人驾驶飞机,有人研究腐殖酸,有人研究造纸废液的农业利用……“我意识到,科研需要站上更加广阔的社会需求大平台,眼界越开阔,取得的成果、作出的贡献就越大。”

  1986年,张福锁前往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植物营养学教授马斯纳尔(Marschner)。在国际一流的植物营养研究所,他开始系统进行科研训练,明白了科学一定要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除了实验室里有先进的设备,让张福锁吃惊的还有德国正在兴起的环保运动。“我们在国内研究的是怎么从土壤里、从矿物里找到养分让作物增产,而人家这里的养分竟然多得成了污染物。”看到德国的污染治理,张福锁决定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学成回国后,张福锁看到,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用量快速增长,粮食产量却徘徊不前,化肥利用率不高,水体富营养化、氨排放超标等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依靠改土施肥等传统思路无法解决既要增产又要环保的问题,必须创新理论和技术。

  他在研究中发现,因为化肥的过量使用,土壤、空气、灌溉水里富含养分,这些养分约占作物需要量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如果农民把这些养分都利用起来,就可以大幅减少化肥的使用,粮食产量不仅不会降低,还省钱。1994年,张福锁提出“养分资源”概念,之后又发展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理论。但在以农业增产增收为目标的那个年代,这个概念显得有些超前。

  事实证明他是对的。2005年,农业部启动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张福锁担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组长。他带领团队,组织全国专家,立足生产一线个针对不同粮食产区的大配方,指导农民“缺什么、施什么”,有效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为推动科学施肥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农村走出去以后,年少的经历一直指引着张福锁,他始终明白,土地和农民是他永远割舍不下的部分。在他看来,选择回到农田也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土壤,汲取养分,生根发芽。

  除了自己,张福锁总想让这帮学农的孩子扎进农田,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培养知农、爱农的情怀,也找到适合自己干的事情。

  一开始,不仅学生不愿意去,他甚至被人说是“疯子”。但张福锁不在意这些,他说:“我们就是‘疯子’,没有‘疯劲儿’干不成事。”他觉得深入农村的学生一定能磨炼出一身本领。

  2009年,陈延玲入学不久即入驻吉林梨树县科技小院,在那里完成了硕士和博士阶段的学习。她指导和带领农民科学种植,连续3年获得梨树县颁发的农业突出贡献奖,毕业后入职青岛农业大学,将小院模式推广到了山东。

  2010年,黄志坚只身一人驻扎到王庄科技小院,从浮躁到慢慢沉淀下来,帮助王庄的粮食实现丰收,积极为村民办实事。2012年1月,他在村党支部换届大会上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2011年,张江周来到广东徐闻县菠萝科技小院,克服了水土不服,和大家一起以点带面搞试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增产增收。他自己也收获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还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扎进生产一线做研究,就是张福锁讲的“立地”。他希望研究人员、学生把最新的科学技术带到农田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找到农业科技创新的新线索,做出更高水平、更综合、更系统的科技创新,更好地服务农民和农业绿色发展。

  这些年,张福锁和团队先后在Science、Nature、PNAS等国际刊物上发表300余篇论文。此外,他们也一直努力向世界讲好中国农业发展的故事,期刊《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Frontier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简称FASE,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就是这一关键的科研工作国际传播交流平台。

  FASE是一本国际化英文季刊,张福锁担任期刊主编。FASE主要报道农业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进展,旨在促进农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发展,目前已被DOAJ、Scopus、ESCI、EBSCO、CSCD等数据库收录,国际影响力逐年攀升。从2014年创刊至今,FASE共出版25期专辑,内容广泛,涉及解决农业实际问题的“粮食安全”专辑,还推出了紧跟农业发展前沿与热点的“农业绿色发展”专辑、“农业基因组编辑”专辑,以及大食物观引领下的“食物系统转型”专辑等,为应对区域和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挑战的研究和思想碰撞提供了国际交流平台。

  5月29日,2023年度《农业科学与工程前沿》期刊青年编委会在大理召开,张福锁在会上与青年编委们交流办刊理念和未来发展设想。他说:“我们要通过FASE表达各种科技创新在农业中发挥的作用,多考虑怎么更好地把我们的成果通过FASE反映出来,以及这些成果能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给社会带来什么好处。”

  凭借实干和国际化的视野准确把握问题,这是张福锁在科研实践中一直遵循的准则。他将这些传授给青年科研人员,希望他们勇担时代使命,有“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大胸襟。

  其实,走到第7年的科技小院曾遇到很大困难。张福锁当时和大家说:“一件事坚持10年就能成功,坚持20年就可能创造奇迹。”时间一晃而过,如今科技小院已走过第15个年头。

  收到习总书记的回信后,张福锁表示:“我们的同学确实吃了不少苦,我们吃的苦被总书记看到了、肯定了,我们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我们在不断创造奇迹。科技小院永远在路上,我们都是追梦人。总书记在信中说我们科技小院‘解民生、治学问’,这两个词是对我们科技小院最完美的诠释,我们将这两个词也用作了科技小院的院训。”

  习总书记的回信激励着科技小院的学生们,大家第一时间学习回信精神,还有学生将回信原文设置为电脑屏保,时刻激励自己。中国农业大学驻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蒙海玉米科技小院的研究生唐斌庆说:“总书记对乡村振兴和青年人的关注及重视令我备受鼓舞和振奋,更加坚定了我们做好科技小院、到乡村做科研的信心。”

  殷殷关怀暖人心,谆谆嘱托鼓干劲。现在,“在路上”的科技小院已升级到“3.0+”版本。张福锁团队以古生村科技小院为基地,联合全国30多家单位的300多位科研人员,打响了“洱海科技大会战”,想要建立起创新可复制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总的来说,洱海科技大会战包括“三大战役”,即水质保卫战、高值农业攻坚战、乡村振兴阵地战。青年一代的教师和研究生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军,他们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理大学等高校,涉及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生态学、园林园艺等专业。他们在张福锁的指导下,围绕“洱海保护”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他们也在这场“战役”中汲取营养、不断成长。如今,他们驻扎在洱海流域的15家科技小院中。

  为了打好水质保卫战,张福锁特别聘请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的著名专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杨林章做面源污染治理的项目专员,由他带领团队攻克面源污染问题。在杨林章的带领下,团队联合全国顶尖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专家团队,在古生片区构建了“六纵七横”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开展村庄面源精准监控和农田面源全面调查,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全时空全过程防控。

  除了洱海水质,大理还存在农作物不够绿色高值的问题。张福锁认为,绿色高值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张老师最关心的就是如何能在有限的土地中获得最高的产值。”驻扎古生村科技小院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应飞宇说,“我们最初引入油菜薹的时候,当地村民不认识这个东西,甚至怀疑它不能吃。今年春天,张老师在试验田里给村民讲解它的功效、营养价值,还实地品尝油菜薹,说这样口感特别好,又鲜又脆又甜,当下就打消了不少村民的疑虑。”

  除了引进高值作物品种,他们还创新绿色智能肥与绿色增产增效技术,构建了周年绿色高值模式。

  2022年10月,张福锁成了古生村的“荣誉村民”。他长期驻扎在这里,对村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如数家珍,他希望能够全面助力古生村生态、文化和人才的振兴。

  他们调研村民用水情况,为村民做科学用水、垃圾分类的科普,提高村民们的环保意识;给村民们做电商直播培训,打造村落能人;挖掘古生村的文化底蕴,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进乡村支教工作,每月组织科技小院学生走进村里的学校,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以生态振兴和产业振兴为抓手,他们要将古生村打造成国家级乡村振兴的示范区,引领洱海流域绿色发展。这正是张福锁一直强调的:“新时代的农业绿色发展要不断创新思路、模式和做法,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守住美丽中国的‘生态屏障’。”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美丽乡村建设既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和内容。作为一名植物营养学家,张福锁时刻在想如何能让植物吃饱,让农民吃好,他想用自己所学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农村、增进农民福祉做点实事。张福锁今年63岁,他常说自己还要再工作60年。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正稳步推进,他也始终在路上。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我们的足迹 寻迹滇国——石寨山遗址

下一篇: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人居环境提升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