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吃:小產業連著大民生大市場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早上一睜眼,先吃一碗“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蘭州拉面,湯汁清爽、拉面勁道﹔中午飢腸轆轆,踏進街邊沙縣小吃店,招牌菜色扁肉、燒麥、肉包、米凍等看得人口水直流﹔深夜餓了想要加餐,在家就能泡一碗螺螄粉,吃粉喝湯,唇齒留香,大快朵頤。
小吃不少,小吃也不小。散布在祖國大地的各色小吃不僅承載著當地一方水土的獨特味道,如今更是成為了改善民生的好幫手。廣西柳州螺螄粉吸引原料廠入駐鄉村提供就業崗位,福建沙縣小吃產業化經營拓寬村民致富之路,甘肅蘭州拉面培育技術人才靠手藝興業……各色小吃百花齊放,為鄉村振興出大力。
民以食為天,現在的城市化、鄉村振興都需要小吃產業,這就叫應運而生,相向而行。小吃行業應當還要探索,還要完善,繼續引領風騷。近日,筆者採訪了幾位小吃行業的從業者,聽他們講述小吃為鄉親們帶來好日子的故事。
廣西俗語說得好:聽戲聽腔,吃粉吃湯。這“粉”說的就是廣西特色小吃——螺螄粉。除了酸辣鮮香的好口感,小小一碗粉更是為當地百姓帶來了好生活。
地道的螺螄粉講究“辣、爽、鮮、酸”,不僅要有軟韌爽口的米粉,炸得酥脆的花生,還要有從不鏽鋼大盆裡抓出的一把酸筍和酸豆角。這滿滿一碗螺螄粉,連料帶湯,可謂“吃粉喝湯,唇齒留香”。
被螺螄粉吸引的可不止廣西人。近年來,螺螄粉名聲愈盛,漸漸成了“網紅美食”。據柳州市官方公布信息顯示,2020年,柳州袋裝螺螄粉銷售收入達110億元,同比增長75.74%﹔其中,出口總值達3038萬元,遠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一碗美味的螺螄粉,離不開優質的原材料。隨著成千上萬碗螺螄粉端上了人們的餐桌,成百上千份工作也落到了百姓們的頭上。
“從簽合同到現在,我心裡這高興勁兒還沒過去呢。”今年41歲的韋柳票是柳州市柳州區百朋鎮堯治村的村民。她從沒有想過,能在家門口,找到一份好工作。
堯治村曾是貧困村,村民不富裕,家家的勞動力跑到外地謀生。然而如今的堯治村村口,卻建起了一棟嶄新的大廠房——貢荷百利米粉廠。
“我們這裡的蓮藕非常有名,用來做米粉是再好不過的!”韋柳票是米粉廠裡新上任的會計,她十分驚喜,被稱為 “雙季蓮藕”之鄉的百朋鎮堯治村,竟然能搭上螺螄粉原材料制造產業的快車,吸引廠商落戶。
貢荷百利米粉廠以特色蓮藕米粉和葛根米粉加工為主要加工方向,打造更爽滑彈韌的米粉新品牌,成為廣西螺螄粉配套產業中第一批在村裡建廠的企業。
“現在每天上班都特別方便,我騎著電瓶車5分鐘就到廠裡了。”獲得新工作之前,韋柳票也跟著大伙兒到鄰縣打工。趕上活兒少的時候,才能回家一趟。聚少離多之下,8歲的兒子見著她都往老人身后躲。看著娃兒躲自己的娘,韋柳票心裡難受極了。
“家門口的工廠”解決了她的苦惱。廠子開在村裡,孩子上學就在工廠對面,順路就能接送孩子上下學。苦日子也終於熬出了頭。“不少年輕人也回到廠裡干活了,村子好久沒這麼熱鬧過了。”韋柳票高興地感嘆道。
“確實大部分企業都想擠進產業園,但是在村裡建廠也有產業園沒有的好處,一方面是原料供給方便,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我們本地人做些實事、做有意義的事。”貢荷百利米粉廠的負責人胡達柏也十分感慨。這間米粉廠是柳州第一批“村中廠”,更是企業反哺村鎮的典型。“看著鄉親們背井離鄉不遠千裡去打工,我這心裡頭真不是滋味。如果在家裡一個月也能有四五千塊錢,誰還跑那麼遠打工呢?”
胡達柏的想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2020年10月底,他把村裡的地租了下來。11月初,區委書記就找到了他,表明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誠意,提出讓村裡以“場地+資金”的形式入股,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實現鞏固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起先不是都能立刻理解村裡建廠的用意。胡達柏解釋說:“一開始鄉親們對建廠還是比較排斥。他們想著廠是老板的,地是村裡的,老板的廠佔了村裡的地,自己的利益就要受損了。”
剛開始那段時間,村裡的氣氛明顯有些緊張。每次去考察選址和進度,總能見到村民三三兩兩圍在一起小聲議論,上前打招呼,態度又都很冷淡。眼瞅著鄉親們有了不滿,胡達柏不禁有些忐忑,卻又找不到機會解釋。因為在村民們看來,他是外來的大老板,“和村裡不是一條心”。
就在胡達柏憂心建廠受挫時,操心著村裡大事小情的村干部們“出手”了,他們找到意見比較大的幾個村民,挨個上門掏心窩子地“嘮嗑”,從為什麼要到村裡建廠說到廠子建起來外面的娃兒都能回來,大家一起在村裡享福。鄉親們的態度就這樣漸漸轉化了,最后甚至主動開始打聽米粉廠的建設進度。
看到此情此景,胡達柏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這是我建廠最順利的一次,下次我還要在村裡建廠。”
米粉廠建得順利,村裡的百姓日子也越過越舒心——米粉廠建成投產后,預計每年可為堯治村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30萬元,可提供150個就業崗位,幫助當地村民年增收540萬元以上。
在當地政府的支持幫助下,貢荷百利米粉廠闖出了一條村裡建廠的新路子,小小米粉帶動全村富裕,實現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此時老板正在廚房忙活著。他嫻熟地將調好的肉陷包進餃子皮裡,手指輕鬆一捏,像變戲法似的,這面團就有了漂亮的18道褶子。胖乎乎的蒸餃皮薄餡多,扑鼻的香味伴著熱騰騰的蒸氣,在十多平方米的店鋪裡蔓延開來。
“一天光餃子皮就要包幾十斤,每天營業額能穩定在4000元以上!”被喊做老板的男子叫彭茂清,來自“沙縣小吃發源地”福建省沙縣夏茂鎮彭邦村,41歲的他從初中時起就常常在父親的小吃店裡幫忙,2016年成為蘇州地區第一批加入沙縣小吃集團分公司的店主。
作為第一批將沙縣小吃開到其他省市的“領頭羊”店主,彭茂清一家的生活質量大幅度提升,早早便在沙縣縣城住上了三層高的樓房。
20年前,沙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隻有2804元,10層以上的高樓隻有3棟。而到了2020年,沙縣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已經達到22185元,高樓林立之余,沙縣還成為了福建省三個交通樞紐之一。
“找個煤桶,支起煤爐,就開始做生意了。煤爐嗆人的氣味我到今天都還記得呢。”1991年,彭茂清的父親和大伯在省城福州開起了小吃店,當時還在念初中的彭茂清每到假期就會趕到店裡幫忙。煤爐升起的熱氣充盈了整個逼仄的廚房,炎熱的夜裡隻能在狹小的閣樓裡鋪著涼席入睡……
“條件特別艱苦,但比起在老家的生活,我們掙得多多了,一天能掙個三四百塊錢。”截至1996年底,僅僅在夏茂鎮,就有1300人走出山村,進城做小吃。哪個村子出了萬元戶,哪家又建起了新樓房成為當時的村民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
“從2001年到2005年期間,我們經常走訪各個鄉鎮,把小吃技術送上門。”回憶起給村民們做“思想工作”的那段時間,沙縣小吃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張鑫不由地笑了。
“村民們不會做小吃,我們就邀請老手藝人現場教學﹔他們擔心虧本,不敢往外發展,我們就邀請早前‘富起來’的小吃店主,跟大伙兒分享創業故事。”那會兒為了鼓勵村民們外出發展沙縣小吃,張鑫常常會在鄉鎮學校的食堂裡架起一個大鐵鍋,舉著大喇叭召集村民們,向他們展示沙縣小吃的招牌美食——扁肉、拌面的制作過程。
2003年,干部帶頭,政策扶持,彭茂清成為外出開拓沙縣小吃產業大軍中的一員。年輕敢闖的他和大姐一起南下深圳,開了第一家屬於自己的沙縣小吃店。
“畢業之后我也干過很多行當,但沒有一樣是能穩定養活自己的。這時候我就很慶幸,自己還有做小吃這門手藝。”在深圳,年輕的彭茂清第一次見識到大都市的繁華。
“深圳人有吃宵夜的習慣,一到晚上就有特別多人來吃小吃,整個店裡擠滿了人!”彭茂清完全沒料到生意能這麼好,通宵開店是常有的事情,甚至雇了好幾個人一塊兒包餃子,也跟不上客人點餐的速度。
“一天包五十斤餃子皮,賣兩百個燉罐,一個月掙好幾萬塊錢,一點都不夸張!”彭茂清完全沒有想到,作為“小吃二代”的自己,竟然能夠憑借這一門手藝,在深圳這間十幾平方米的小吃店裡,打拼出屬於自己的“第一桶金”。收獲開門紅的彭茂清又繼續北上,前往杭州、紹興、蘇州等地繼續開拓市場。
和彭茂清一樣外出闖蕩的小吃店主們越來越多,沙縣小吃店也開遍了全國各地。實現規模化發展之后,沙縣小吃開始向“產業化”邁進。
2016年,沙縣小吃開啟了“中央廚房”模式。沙縣小吃產業園生產車間裡的生產線上,一批批柳葉蒸餃被打包好,運送到各大城市的倉儲點裡。
張鑫熟練地算了一筆賬:“一條生產鏈工作一天的產量,能抵得上200位熟練工忙活一整天的成品,採用‘中央廚房’配送模式能大大降低店主們的生產成本,也解放了從早到晚都在廚房裡忙活的店主們。”從夫妻店到大廠房,沙縣小吃產業邁上了嶄新的台階。
從單打獨斗到握指成拳,從賣體力到技術活,如今的沙縣小吃立足本地實際,發展特色產業,店鋪越開越多,食品質量越來越高,店主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富足,沙縣小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富民強縣金鑰匙。
“扛過了做小吃的苦,就嘗到了做小吃的甜。”今年41歲的彭茂清依舊干勁十足,擼起袖子准備擴大店面,在蘇州再經營一家新的沙縣小吃店。
“蘭州牛肉拉面”以一碗面的手藝創新“手藝興業”,一碗面涵養一方水土,富裕一方百姓。
順滑勁道的面條,青綠鮮嫩的香蔥蒜苗,濃香醇厚的牛肉湯,還有鮮紅馥郁的辣椒油……這就是蘭州人的“標准早餐”——蘭州牛肉拉面。色香味俱全的牛肉拉面,不僅讓當地人食指大動,更吸引了四方食客。據蘭州市商務局統計,全國各地蘭州牛肉面館共有5萬多家。
在拉面行業裡摸爬滾打了三十五年的梁順儉,可謂是拉面人才培養的領路人。“在拉面界,我出了第一本書,創辦了第一個職業培訓學校,開辦了第一個新三板簽約公司。”梁順儉自豪地說。
“我從16歲開始學習做牛肉面,那時候這一行是學徒制,進去先打雜。”梁順儉回憶道,在他初入行的幾年,蘭州牛肉面教學還遵循最傳統的一帶一或一帶二的師徒制,沒有教材,沒有學校。人才培養不出來,白白浪費了大量的就業崗位。
梁順儉隻有迎難而上。每次到了調湯料的時候,他仔細看稱料,牢牢記住是什麼,量是多少,放的順序。
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自己的韌勁兒和機敏“熬出頭”后,梁順儉卻不像其他一些“多年媳婦熬成婆”的師傅一樣延續不教徒弟的規矩,反而立志為牛肉拉面教育行業做出點新改變。
2006年,梁順儉建立了中國第一家蘭州牛肉拉面專業技術培訓班。“說是開了先河也不過分,因為當時這個行業裡真的什麼都沒有。”回想起曾經的艱苦歲月,梁順儉忍不住調侃道。招生廣告打出去,比預想中的還受歡迎。學生來了,卻沒有教材,上課隻有師生大眼瞪小眼,怎麼辦?
學牛肉拉面時的韌勁和聰明在此時又發揮了作用,“沒有教材是個挑戰,但是我還可以自己做。” 每次備課時,梁順儉都會用A4紙寫下這堂課准備講授的知識點,在課上把復印件發給學生。這一張張復印件越攢越多,累積成了第一本蘭州拉面技術書籍《蘭州牛肉拉面寶典》。
在梁順儉和其他師生們的努力下,牛肉拉面專業技術培訓班越做越大。如今,梁順儉抱著振興隴原、打造“一帶一路”蘭州拉面經濟帶的願望注冊了“興隴”教育品牌,成立了蘭州牛肉拉面創業孵化園,已經擁有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養、人才輸送機制,為海內外輸送著蘭州牛肉拉面技術、管理人才。
“在國外賣牛肉拉面的人裡,六成都和我們的培訓有關系。”談及自己這些年的教育事業,梁順儉有種抑制不住的自豪。
來自甘肅臨潭縣冶力關鎮的郭金平,就是興隴牛肉拉面職業培訓學校的直接受益者。
郭金平一家以前是村子裡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養家糊口,不懂專業技術的他隻能跟著建筑隊干體力活兒,最慘的還是沒活兒的時候,干著急:“我都不敢出門了,出了門就少不得要花錢。”
轉機出現在今年3月,為進一步幫助解決甘肅省低收入家庭勞動力、大中專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就業困難人員等就業問題,甘肅省商務廳聯合甘肅興隴牛肉拉面職業培訓學校開辦了免費的蘭州拉面技能培訓課程,省內各地欲學一技之長的學生踴躍報名,安置就業、扶持創業,包括甘南、臨夏、慶城、武山、定西、平涼等地的150多名學生報名參加培訓。
郭金平抓住機會,報名參加了此次培訓課程,刻苦的他經過了半個月緊鑼密鼓的學習,就掌握了牛肉面和面、拉面、煮面、配料等技巧。現在已經是興隴國際商學院拉面實訓店裡的掌勺師傅,每月有4000多元的工資。
隻見這個剛過30歲的漢子穿著件白圍裙,身上還沾著些面粉,忙而不亂,高興地對筆者感嘆道:“俗話說得好,學門手藝比啥都有用!”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