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禁止燃放烟花的第4年我在这些地方又找到了扑面而来的年味儿!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过年没有年味儿了,烟花爆竹不能放、春晚成了抢红包的背景音、团聚的日子不过是换个地方抱着手机刷不停……
那些充满欣喜、欢乐的年好像永远存在于记忆中,但是很多东西像血脉一样流淌在血液里,你可能没有在意,但它一直都在。跟着气味儿、习俗偷偷就冒出来了。
天津人过年的“老话”有很多,像“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都离不开吃的。
天津有着和北方一样的传统饮食习惯,过年都离不开面食,从“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天开始,一屉接一屉的发面馒头就没停过。
那一天大人小孩都聚在一起,忙着煮红豆、卷枣卷、包糖三角……手巧的老人能把这些面食捏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孩子们喜欢凑在旁边帮着剪刺猬的刺,一不留神就把皮给剪漏了,被大人赶出去玩。
蒸好的面食还要“打”上红点,然后 储存起来,一般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甚至吃到出了正月。
除了面食,家家户户也开始准备肉类的美食, 鸡鸭鱼肉都先焯好水,煎煮烹炸一一安排,一连几天整个胡同都是香的!
这家在炸带鱼,那家在炖肉,再往前走走细细一闻,是熏制肉类的焦香……光闻着各家窗户里飘出的香味儿就知道,年马上就到了!
都准备好了就等着大年三十了,和大多数北方城市一样,不论年节都爱吃饺子,大年三十的这顿年夜饭里必须有,其中最传统的就是津味素。
豆芽菜、香菜、馃子、粉皮儿、麻酱、酱豆腐、香油……这样的素馅饺子是天津独有,在别的城市绝对吃不到,在饺子里包上一块糖或者硬币,谁吃到就象征着新的一年都充满福气。
大人们包饺子的时候总是会悄悄的做上记号,出锅以后把包了“福气”的饺子放到孩子们的碗里,吃到的时候小孩子欢呼雀跃,大人看起来更开心。
除了准备新年的各种吃食,天津人过年的仪式感中,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置办年货。
一进腊月,像鼓楼、杨柳青这些地方都被卖吊钱、对联、灯笼的摊位装点成红彤彤的一片,“这一对儿灯笼多钱?”“这吊钱还有别的字儿嘛?“
捏糖人、画糖画的摊子前总是被小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摊主双手翻飞,一幅栩栩如生的糖画就完成了,引得小孩子们一阵欢呼!
吹糖人 还能亲自 体验 “吹”这个步骤 ,老师傅们构思精巧、手艺熟练,吹出来的糖人惟妙惟肖,看着糖人在自己的一口气中渐渐成型,成就感满满!
有的摊位上还卖一种叫做“绒花”的饰品,外地人还真不一定见过,在天津有首儿歌是这么唱的:“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这里面说的花就是“绒花“。
绒花的样式非常多,小小的一根绒条能在手艺人的手里变化出千百种模样,什么福寿有财、年年有鱼、福寿双全、子孙平安……不同的造型和搭配,也衍生出不同的美好寓意。
现在只有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们愿意戴了,一般都会戴“聚宝盆”,代表着这个老人儿孙满堂,同时也是为新生活祈福。
除了这种绒花,天津人的年货清单里,必不可少的还有真花,一过腊月十五,天津的花鸟鱼虫市场就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候,天津人有过年在家里摆上鲜花装饰的习俗。
腊梅、迎春、一品红、绣球、石榴……都是受欢迎的品种,起个大早只为早早地赶到花市,将那含苞待放,鲜灵挺立品相最好的那一盆端回家。
天津的年味儿还藏在各种民俗活动中,逛庙会、踩街、看堂会……都是独具津味儿的民俗文化。
每到新年,天津人就会拖家带口的到古文化街去踩街,尤其是天后宫那一带张灯结彩最为热闹。
天后宫也叫娘娘庙 ,是天津民众大年初一祈福祈愿的重要场所, 正月初一一大早,就有 想要迎第一柱 香的香客在 门口候着了。
春节前后的春祭大典、迎春仪式也是年俗活动的固定项目,一般会和 古文化街庙会的开幕式同时举行,热闹程度真的可以说是锣鼓喧天了!
想感受民俗年味儿,杨柳青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站,这里不仅杨柳青版画有名,秧歌灯会也毫不逊色。
夜幕降临,杨柳青古镇瞬间被五颜六色的彩灯装点的一派喜气,和家人在拥挤的人潮中散步,感受天津的年味儿。
秧歌花会的表演也毫不逊色,有舞狮、小车会、腰鼓、太极拳、高跷、武术等十余种表演类型,绝对能看的你眼花缭乱。
但是今年因为疫情的特殊性,大家还是要尽量避免聚集性的活动,健健康康的过个安心年才是最重要的,民俗中的年味儿,还是下次再找吧!
春节对于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在外忙忙碌碌一整年,就盼着春节能够和家人好好团聚。
但是今年由于疫情,有很多在异地生活工作的人,选择了“异地过年”,天津为了让留津的异乡人过个好年,也做了很多努力。
像古文化街就在春节期间开展了“2021牛年盛势”新春系列活动,希望用这些活动,让留津过年的人们也能好好体会一把津味儿浓郁的新年。
虽说今年天津依然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少了那么一丝丝年味儿,但是有的地方会有“打钢花”的表演,这是祖宗传下来的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