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项城市历史名人:抗日名将田镇南传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田镇南(1888-1974),字柱峰,号位午,项城市王明口镇田老家村人,田作霖长子。曾参加徐州会战及武汉会战等重大抗日战役,是民国时期项城名人中军阶最高的抗日将军。
他从小就被父亲送到天津读书,在经史名师和英文老师教育下度过六年基础教育时期。后来就读于国立陆军武备学堂,继而升入国立陆军师范学堂,国立陆军速成学堂。1921年毕业后,在国立陆军中学任教二年,后又入陆军大学深造。
陆军大学毕业后,田镇南投身北洋陆军,历任排、连、 营、团、旅长等职。1921年任湖北督军署谘议。三年后,任国民联军第二军旅长。该旅训练精勤、纪律严明,人称“劲旅”。时值北京政府更迭,内战频仍,“直皖之战”方停,“直 奉之战”又起,兵连祸绕,民不聊生。1927年春,国民革命 军渡江北伐,孙连仲率10余万大军东出潼关,策应于豫、 鄂、苏、皖之间。田镇南应其邀请参赞军务,先后担任陆军 检阅使公署参军、西北军第五十九军副军长,河南省民团 第四军军长、第二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参赞。1929年任青 海省政府委员兼交通处处长,兼任甘肃造币厂监督。他到 西北时,西北边陲许多豪强买马购械,拥兵称雄,势如割 据。他以大义说服其巨魁马麟、马廷骧等,服从政府,宣誓 与国军合作。由于他的悉力规划,西北交通由梗阻而渐进 发展,经济由枯萎而渐富裕,为西北地区的安定、发展作出 了一定贡献。1930年任第五路军总参赞,1931年任中央军 事委员会参议兼第二十六路军总参议,1936年连续升任少将和中将。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田镇南任国民革命军第30 军军长兼豫南游击司令。30军于1937年7月11日开赴保 定、涿州、琉璃河一带驻防,与北平宋哲元之29军相策应, 与日军苦战百余日。后接前敌总指挥孙连仲令,沿正(正 定)太(太原)路向晋省进军,扼守娘子关御敌。田镇南率 30军抵达娘子关,作周密部署,以27师81团为主力固守 娘子关。他从谍报机关得知,日寇李登联队正紧紧尾随他 的部队向娘子关追来。李登联队是日本天皇的卫队,因侵 华战争吃紧才被调来中国。整个联队有8000多人,装备精 良,训练有素,配有炮兵营和骑兵队。他认真分析了敌我态 势后,决心在娘子关设伏, 一口吃掉这股敌人。娘子关地势险要,南为关山,北为绵山,两边都是悬崖峭壁,东边紧连关沟,整个地形呈六十多里长的大峡谷。他利用这种地理 优势,有意引诱日军侵入峡谷内,然后迅速堵死关沟和西 端出口,仅用81团4000多兵力,与敌展开激烈搏斗。战斗 从11月18日下午打响,到21日上午结束, 一举全歼李登 联队包括联队长在内的8000多人,缴获的武器弹药,用火 车转运至洛阳展览了四个月。而81团的4000多将士,也壮烈牺牲3000多人,仅剩五六百人。
1938年,田镇南奉命固守台儿庄,正面迎击日本侵略 军板垣和矶谷两师团一部。初次会战关系抗战前途。孙连 仲和田镇南制定的方案是:力挫日军之凶焰,不惜任何代 价,务达胜利目的。田镇南和孙连仲多次冒着枪林弹雨视 察阵地,命令27师师长池峰城死守阵地。池峰城率众宣 誓:“台儿庄是吾人之光荣,亦是吾人之坟墓“。田镇南又命 令部下,当场抬一口棺木,誓与台儿庄共存亡,士气为之大振,官兵同仇敌忾,决心与日军血战到底。
4月2日,台儿庄内的阵地已失去三分之二,阵地一 片火海,1600多户民房化为灰烬。但是敌人每前进一步, 也都付出了无数血躯。孙连仲向前线总指挥李宗仁请求撤 退,未获批准。田镇南鉴于军情火急,时而热血沸腾,时而 沉着镇定。他深知死守已成定局,遂采用“围魏救赵”之计, 命令30师师长张金兆率部向北,对南洛、北洛一线之敌发 起猛攻,钳制日军不能合围,打乱了日军的阵脚。日军仓促 迎战,减轻了主阵地的压力。田镇南又命池峰城死守阵地。 池峰城令补充团副团长田敬堂(详见后文)组成一支“敢死 队”,与日军拼搏。在台儿庄阵地上,田镇南亲自赤膊督战, 在弹片横飞的中神情自若。随从们担心军长的安全,他却 挥手笑着说:“吾若被子弹击中,是中头等奖也”。极大地振 奋了军心,坚定了守城信念。4月7日,日军在我内外夹攻 之下,伤亡惨重,被歼灭一万余人,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轰动中外的“台儿庄大捷”。
有首诗这样描述台儿庄大战的壮烈景象:“忆昔血战 台儿庄,将军守土气昂扬。 一军抗日两师团,誓与阵地共存 亡。上有敌机之肆虐,下有坦克大炮之凶狂。阵前敌尸横, 刺刀闪血光。寨里起火海,房毁人亡硝烟茫。堪叹战壕成焦 土,热血男儿多半悲国殇!危身哉,阵地拼杀寸寸缩,将军 高唱易水歌,白楂棺木抬阵前,不破楼兰誓不还。感天憾地 气如虹,将士临危争效命。围魏救亡敌阵乱,楚歌四面歼敌顽。大扬国威民族气,无愧乎青史留名春秋传。”
1938年5月下旬,田镇南受的嘉奖, 荣获“青天白日勋章”。台儿庄战役之后,田镇南率余部到河南信阳休整,其后又参加了武汉会战。
台儿庄大战及武汉会战后的1939年2月17日,田镇 南升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豫南挺进军总指挥。他又集 结部队,参加了“随枣战役”,与日军作战大小数十次,歼敌无数,致使日军不敢离平汉铁路五里以外。
1940年8月10日,田镇南光荣复员,任河南省政府 委员,赞襄政务,建设地方。1942年秋,田镇南慨然解囊, 在家乡创办谷河中学及田老家小学,聘请良师任教。在聘 请的教师中有地下党员时之仁,在学生中传播马列 主义,撒播了革命种子,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1943年升 任第五战区豫南游击总指挥,次年到陆军大学第二期甲级 将官班进修。内战爆发后,任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第四绥 靖区副司令长官。军队败退台湾前,他还先后担任 开封城防司令(兼)、第八兵团副司令官。淮海战役后,他随军去了台湾,任上将参军及台湾当局的“”国策顾问▲台北南港区河南同乡会墓园田镇南墓碑。
1974年12月2日,田镇南病逝于台湾空军总医院, 20日葬于台北南港区河南同乡会墓园,享年86岁。蒋介石 曾为其墓碑题词“傥论流徽”。生有三子四女:长子联甲(即 伯英),次子三民,三子四民;长女莲英,次女莲珠,三女莲美,四女安陆。
田镇南在台湾的夫人姓李,名秀真。他的原配夫人没 有去台湾,终老故土。这位夫人的姓氏及生卒年均不详,但 家乡人至今每每谈到她的懿德仍赞颂不已。《项城文史资料》2000年第八辑,曾有专文介绍她的事迹。
自从田镇南当了的军长、总司令,民国时期家 乡同宗仰仗他,小的混个县长,大的当个专员什么的。这些 大大小小的军政官员,都随田镇南发迹而发迹。但是一到 全国解放,这些人有的被了,有的被判刑了 ……唯独 他的原配夫人安然无事。田镇南逃亡台湾后,其夫人一人 从漯河回到项城家里。初到家,没有房子住,群众自愿出钱 给她盖了两间草房,老太太住到这里, 一住就是四五个春 秋。其间她经历了多次政治运动,当地的土豪劣绅、恶霸地 主,杀的杀了,关的关了,斗的斗了,只有老太太好象被人 们遗忘了似的。几年来,对她的一切,很少有人问津。其实 群众并没有忘掉她,逢年过节。都把好吃的饭菜送给她,平 时也一样,不论谁家改善生活,总要给老太太送一碗。几年 来,老太太从没有动过锅,她吃的饭菜都是由群众自愿送去的。这得从她的为人说起。
田镇南原配夫人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里,从小就参加劳动,料理家务。十五岁就到田家当童养媳,整天过着清贫的生活。后来田镇南发迹了,当上了军长、总司令,她满 可以跟着丈夫当官太太享清福,可过惯了清贫生活的她, 甘愿留在家里支撑家务。由于她吃过苦、受过累,和贫苦农 民有一定的思想感情。她平时外出一般不带从人,见人先 说话,和群众平来平往,没有丝毫官太太架子。对佃户、佣 人从不刻苦。凡在她家当过差的人,无一不说老太太为人和善,宽于待人。
田镇南的老家田老家村,本来没有学校。抗日战争时 期,在田镇南夫人支持下,办起了一所小学。为了把学校办 好,她又从外地聘请时之仁(中共地下党员)任校长,后又 陆续聘请了韩若雪、王文芳、宋雪枝、林若琴(以上都是中 共地下党员)于成烈等一批积极上进的青年任教师。学校 在这一班人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很快,由原来的两三个班 的小学,不到几年,发展到中、小学一条龙、十几个班级的 大学校,吸收了方圆几十里的学生到田老家上学。学校紧 跟形势,除了搞好教学外,还积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发动学生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利用黑板报、壁报、演讲、 组织文艺宣传队下乡演出等形式,宣传抗日救国的伟大意 义。通过宣传,不仅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抗日意识,也激发了 学生的爱国热情。许多学生积极响应号召,把节省下来的 钱拿出来捐献给国家,支援前线抗日。这一个时期,学校搞 得热火朝天,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得到广大群众的认 可。当时在广大学生中曾流传这样一个顺口溜:“想捣蛋, 上xx,想求学,上谷河”(谷河指田老家谷河中学)这是广大学生对谷河中学的极好评价。
她对贫苦学生的学习十分关心,凡在田老家上学的学生,有了困难,只要找到她,她就竭力帮助。有个叫田国生 的贫苦学生,上学交不起学费,老太太知道后,立即跟校长 说:“田国生的学费、书钱由我支付。”后来,换了仲校长,他 不知这件事,因田国生没交学费,期终不让他参加考试。田 国生又找老太太说明此事,老太太听后,立即对李全福(佣 人)说:“你跟国生一起去找仲校长,就说我说的,国生的学 费、书钱完全由我支付,让国生参加考试。”他俩一起找到 了仲校长,回明了老太太的话。从那时,田国生一直到中学毕业, 一切学杂费都是老太太供给的。
作为田镇南的结发夫人,当然有权势,但她从不仗势 欺人,还对自己要求很严。有一次有个叫田李氏的妇女,在 拾麦时,偷了她家的庄稼,小孙子书源看见了,就用鞭子抽 打田李氏。田夫人知道后非常生气,狠狠地教训了孙子一 顿,然后拉着孙子一起到田李氏家赔情道歉,并承担了自己管教不严的错误。这件事至今在乡里流传。
田夫人对己严,对别人则宽。她村有个叫田丰瑞的,其 儿子名叫稀罕,生性好偷,屡教不改,后来偷了田家的驾辕 骡子, 一连三次,均被捉住,最后一次是在大年三十夜晚。 连骡子和过年肉一起偷走,追回后。家里人都非常气愤,有 的说打他一顿,教训教训他;有的说把他送到县里关起来; 有的说干脆毙了他,以免今后再偷。田夫人却摇摇头说: “算了吧,稀罕还很小,不懂事,不要难为他了,放他回家 吧!”放走了稀罕,把田丰瑞请到家里,田夫人又拿出四十 块钱交给田丰瑞说:“这四十块钱你拿回家用吧,好好管教一下稀罕,以后不要让他再偷了。”
扶贫解困是田夫人一贯作风,凡乡里乡亲不论谁有困难,只要找到她,从不叫你空手而归。 一次田维运一家八口 都患了瘟疫病, 一连三天没动锅,愁得上天无路,入地无 门,在这走投无路之际,有人劝他向老太太求助。开始他有 点犹豫,他想,人家是官宦之家,咋会看起咱穷苦老百姓。 后来实在没办法了,才壮着胆子去找田家。他先找着田家 佣人张干,托张干去找田夫人借粮。张干跟田夫人说明情 况后,田夫人欣然应诺,问张干:“维运带什么来的?”张干 说:“他什么也没带。”“哪叫他把褂子脱了,到仓库里能装 多少就装多少。”于是田维运到仓库里脱下褂子,把两个袖 子一系,又扣好扣子,装了满满一褂子高梁扛回家里,解决了燃眉之急。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久旱不雨,颗粒无收,贫苦农 民十有八九断炊。真是白骨遍野,死尸成山。田夫人看在眼 里,急在心里。她想:大灾之年,颗粒无收,许多灾民快要活 活饿死,如今我家还存有数百石粮食,何不发放到他们手 里,帮助他们度过这大灾荒呢?于是就决定开仓放粮,赈济 灾民。每天发放一次(从上午八点到中午十二点结束)每人 发一碗杂粮。就这样一直坚持到收麦,共发放杂粮数百石, 拯救了一大批穷灾民。广大群众对此十分感激。春荒过后, 谈论此事时,都感慨地说:“今年春天要不是田老夫人放赈,我们怎么能活到今天。”
大概上个世纪的70年代,这位老人才在家乡去世。后事是生产队操办的。(撰稿田维明、崔成烈)
来源:《项城历史名人民国至当代卷项城市文史资料总第15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项城市委员会编;傅文永主撰.2008年
申報 1913年12月28日 第2頁 “ 世魁徐以廣張俊峯田鎭南皮全勝孫賢文王振淸李 ”
申報 1915年1月27日 第2頁 “ 授為陸軍騎兵中校田鎮南馬座源彭萬祥孫尙勤劉 ”
申報 1916年3月22日 第2頁 “ 世魁屈得義陸錫宸田鎭南王春峯周連啓均授爲陸 ”
申報 1917年6月30日 第2頁 “ 部務張士鈺呈請命田鎭南爲陸軍第十三混成旅步 ”
申報 1918年1月25日 第2頁 “ 第一團第一營營長田鎭南爲步兵第二團第三營營 ”
申報 1918年1月27日 第3頁 “ 率營長屈德張沛霖田鎭南等任前驅先將古老背白 ”
申報 1922年8月29日 第4頁 “ 紹武范士鴻聶慶寬田鎭南魏寳琳余鵬舉王錫廣徐 ”
申報 1922年9月24日 第4頁 “ 毓昌傳紹武聶慶寬田鎭南王錫廣段其澍徐卓增王 ”
申報 1927年12月30日 第8頁 “ 發見被民團軍田鎭南部擊潰(二十八日下午 ”
申報 1931年2月20日 第3頁 “ 、偕來者有總參議田鎭南等、旅部及隊伍均駐於 ”
申報 1933年8月16日 第8頁 “ 任四十二軍軍長、田鎭南爲該軍副軍長案、通過 ”
申報 1933年8月25日 第9頁 “ 兼陸軍四十二軍長田鎭南爲陸軍四十二軍副軍長 ”
申報 1935年2月16日 第11頁 “ 十五日專電)田鎮南兼任贛第一綏區副司令 ”
申報 1935年2月16日 第11頁 “ 呈蔣委員長、請委田鎮南兼第一綏靖區副司令官 ”
申報 1937年6月25日 第3頁 “ 第四十二軍副軍長田鎮南等、赴廬謁蔣委員長、 ”
申報 1938年6月1日 第2頁 “ 台兒莊一役,軍長田鎭南,馮安邦,師長黄樵松 ”
申報 1938年10月11日 第2頁 “ 、以五六百人向我田鎭南軍池峯城師當面打船店 ”
申報 1940年8月7日 第4頁 “ 通過、(七)任命田鎮南、溫廣漢、王幼僑、楊 ”
申報 1940年8月15日 第3頁 “ 日令、(一)任命田鎭南。溫廣漢·王幼僑·揚 ”
申報 1947年12月29日 第2頁 “ 梁冠英(郾城),田鎮南(項城),趙培五(商 ”
申報 1948年5月8日 第1頁 “ 本職。(七)任命田鎭南為河南省政府委員。”
申報 1948年8月26日 第1頁 “ ,齊眞如,宋濤,田鎭南,張軫,王幼僑,高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