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 七夕来看看这些天津历史名人如何秀恩爱!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有的闻名天下,有的却不被人熟知,有的轰轰烈烈,有的却平淡如水,有的让人肃然起敬,有的却换人一声轻叹!但他们都在天津这座城市留下过甜蜜与爱的痕迹。又逢情人节,小津为您逆历史轻波而上,打捞那些散落于历史长河中的爱情故事。
中国以“周恩来”命名的纪念馆为数不多,而天津这座城市就拥有两座。1978年3月5日,正值周恩来诞辰80周年,建在原南开中学东楼旧址上的“周恩来青年时代在津革命活动纪念馆”,在南开四马路20号正式开馆。
1998年2月28日,为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坐拥风景迤逦的水上公园西北侧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周恩来纪念馆”也隆重开放。虽然时间一先一后,规模一小一大,但两座纪念馆却不约而同地向人们讲述着这位共和国第一任总理与天津的一段不解情缘。
学业、事业和家业,这三大业构成了人生的主要基调,对于出生于1898年3月5日的周恩来来说,他人生的这些基调,基本上都是在天津培育起来的。
周恩来与相识于“五四”运动。当时,从日本回来的周恩来在天津学生界已很有名气。
在北洋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是“女界爱国同志会”的讲演队长。一年后,周恩来作为197名赴法勤工俭学的留学生中的一员前往巴黎,则到北京师大附小当了教员。
他们虽然相隔云山万重,但从来未间断彼此的联系。凭着鸿雁传书,他们交换着各自的情况,交流着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恩来和的来信越来越频繁,总计达250多封。
1923年,收到周恩来从法国寄来的一张明信片,在这张印有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画像的明信片上,周恩来写道:“希望我们两个人将来,也像他们两个人一样,一同上断头台。”这样,1923年春天,周恩来和确定了爱情关系。
1925年,他们在广州结婚。周恩来和共同生活了50余年,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和风雨沧桑,也在人间留下了大量深情款款的记录。
梁启超在天津的故居位于当时的天津意租界的马可波罗路(今河北区民族路44号-46号)。其中,民族路44号为梁启超故居楼,46号为其书斋“饮冰室”,现在这两所建筑同为“天津梁启超纪念馆”。
饮冰室书斋是梁启超晚年主要的著述地。饮冰室是只属于梁启超的个人空间,除秘书和夫人之外,对外人来说是个神秘的地方,对于他的孩子们来说也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1891年,梁启超与李蕙仙结婚。李蕙仙是清朝礼部尚书李端的堂妹,自幼熟读诗书,家庭生活也较优裕。梁家是个贫苦家庭,过着半耕半读的日子,只有几间房屋。但李蕙仙没有任何怨言和不悦。她努力适应生活环境,尽力操持家务。
“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只身亡命东瀛,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涯,李蕙仙成了整个梁家的支柱。1915年护国战争时,梁启超去参加护国军,对一家老小放心不下。李蕙仙反而鼓励他,称得上是深明大义的贤内助。
梁启超后来在给爱妻的信中这样写道:“南海师来......且有壮语,闻之喜慰敬服,斯真不愧为任公闺中良友矣。”“闺中良友”,这四个字道尽了梁启超对李蕙仙的别样深情。
1924年,李蕙仙病逝,终年55岁。梁启超在当年《晨报》纪念增刊所写《苦痛中的小玩意》一文里,自述了他这年的苦痛情形。第二年,夫人安葬以后,他又写了《亡妻李夫人葬毕告墓文》。他的这篇祭文再次回顾了两人结婚以来三十三年的生命历程,最后表达了感情永远不变的愿望:“郁郁兮佳城,融融兮隧道,我虚兮其左,君宅兮其右。海枯兮石烂,天荒兮地老,君须我兮山之阿!行将与君兮于此长相守。”
在天津,张自忠先后有两处故居,一处在现在的河北区金钢桥医院附近;另一处在英租界伦敦道,也就是今天的成都道60号。两处故居相比,后者保留更为完整。当年,张自忠时任天津市市长期间的大部分时间就是居住在此。
16岁的张自忠与17岁的李敏慧结了婚。夫妇俩育有2子1女。1911年,张自忠考入了当时中国北方有名的天津北洋法政学堂。1936年,张自忠出任天津特别市市长。他在吏治改革、教育、卫生、赈灾、戒毒等方面,做了不少对百姓有利的事。
1940年5月1日,枣宜会战开始。5月16日,他被日军以重兵合围,最后身中六发子弹,不幸牺牲。张将军夫人李敏慧得知张自忠壮烈捐躯的噩耗后说:“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不久,她将家事交给张自忠的弟弟张自明,自己绝食而死,时距张自忠牺牲仅3个月,夫妻二人合葬于重庆梅花山麓。
张伯苓故居坐落在天津的和平区大理道78号,原天津英租界的新加坡道39号。
张伯苓,1876年出生于天津。 他把教育救国作为毕生信念,创办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接办四川自贡蜀光中学,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教育体系,被尊为“中国现代教育的一位创造者”。
19岁时张伯苓奉父母命结婚,婚后仅18天夫人就去世了,21岁时又与比自己小3岁的王淑贞结婚。
1898年,张伯苓离开海军投身教育,许多人极力反对,惟独王夫人坚决支持,并说:“你做你喜欢的工作,一定有你的道理,我支持你。”王夫人果然一诺千金,陪伴伯苓公五十多年,经过无数的坎坷与风雨,才取得了南开教育事业的成就。
张伯苓曾说,他感到最满意的,就是夫人对他时时处处的安慰。这也正是婚姻的最可贵之处吧。
1925年张学良在天津,以张作霖第五位夫人张寿懿的名义购买了法租界32号路(今和平区赤峰道78号)的一幢洋楼。张学良的书房,于凤至、赵四小姐的卧室均设在这幢宅院的前楼。他在1927年到1932年间常居住于此。
赵四小姐,又名赵一荻、绮霞,1912年出生于香港。在香港度过童年生活后,赵四随父亲来到了天津,就读于天津浙江小学和中西女子中学。天津的《北洋画报》还曾把她的玉照上了封面。
赵四闻名遐迩,自然与国民革命军将领张学良有关。两人相识于天津,赵四与家人不告而别,毅然追随张学良来到奉天(沈阳)。此举动在赵家掀起了轩然大波。 其父赵庆华登报声明,断绝父女关系,并从此不再做官,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赵四小姐对张学良的爱情。
张学良晚年回忆,赵四小姐当年来沈阳“只是来看看”,然后“还是要回去”。可父亲登报声明让赵四没了退路。1964年7月4日,张学良与赵四正式结婚。张学良曾说过,他这一生欠赵四小姐太多。张学良虽然花心,但终于不负赵四小姐,两人相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