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习俗讲究多:尊重传统才能更幸福美满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作为传统的重大节日之一,中秋节在国人的心中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从古至今,人们就把中秋节视为一个阖家团圆的好日子。只要条件允许,大家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老家,与家人团聚,一起畅谈,一起赏月。
宋代诗人苏轼曾在自己的《中秋月》中写道:“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虽然每个月都有月圆之夜,但中秋节前后的月亮才是最大最圆的,而中秋节最重要的寓意就是团圆。
古时候,无论是王公贵臣还是平民百姓,普遍崇尚星象,其中“月神”更是备受大家敬仰。在这一天,各地的人们为了表达对彼此的祝福,同时表达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和祷愿,往往会举行很多特色有意义的习俗活动。
当然了,中国国土面积辽阔,不同的地区,中秋风俗也有很大的区别。又是一年中秋,今天这期内容就来聊一聊:中秋节的那些习俗。
在很多地方,中秋都有“放花灯”的习俗,不过这一天所放的花灯与元宵节不同,元宵节放花灯,大多是对故去人的一种思念和缅怀,而中秋放花灯则是表达一种愉快的氛围,更适合孩子和情侣。
除了“放花灯”之外,中秋还有“祭拜月亮”的传统,中秋拜月表达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是祈福纳吉的一种表现。在中秋节的当天夜里,很多人会特地在家中置办香案,摆上新鲜的水果,点燃红烛,然后虔诚祭拜。
古语有云:“百善孝为先”,中秋节这天,还有一项尤为重要的祭拜活动就是“拜祖先”。越是这种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刻,就越是容易思念故去的亲人,我国的南方地区,尤其重视中秋节的祭祖仪式,中秋的当天,只有祭祖完毕后,他们才会坐在一起吃团圆饭。
其一,中秋的当天不宜吵架拌嘴,哪怕遇到不舒心的事情,也不要冲动行事,最好保持平和的心态。
其二,中秋的当天不适合嫁娶。这是为什么呢?说到这个习俗,就不得不提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嫦娥与后羿的故事。相传,嫦娥去了广寒宫后,只有每年的中秋节才能见到后羿,这样的爱情故事虽然坚贞,但过于凄凉。人们觉得,在这一天结婚,是一种不好的象征。
其三,体质太弱的人不宜赏月,原因就是,体质弱的人抵抗力相对比较低,如果坚持到室外赏月,很有可能会着凉,进而引起身体不舒服。
聊完中秋节的禁忌和规矩之后,再来聊一聊中秋节的美食——月饼。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中秋节这天,大家都会吃月饼,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五仁月饼、黑芝麻月饼。
后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月饼也在不断地创新,如今又推出了桃山皮月饼、冰皮月饼以及流心月饼等众多口味。
有趣的是,不仅是月饼的馅料和冰皮发生了变化,就连月饼的形状也是五花八门,譬如:传统的圆形、花瓣图案、玉兔图案、各种卡通图案等等。不过,中秋节毕竟是团圆的象征,这一天还是建议大家吃传统的圆形月饼,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
除了月饼之外,饺子也是中秋节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如果不吃饺子,总觉得不够圆满。而且从饺子的外形上来看,酷似元宝,有着招财进宝的美好寓意,是一道非常受欢迎的美味。
印象当中,每逢中秋前后,家里的亲戚朋友便开始热闹起来,在外打拼的人们也在尽可能地协调自己的时间,哪怕相隔千里,也要赶回家中过节。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回家,就是最值得。
当然了,在一些特别重视传统节日和习俗的地区,中秋的讲究和传统可能更多,比如有的地方还会赏桂花,饮桂花酒等等。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中国人对这个节日的重视,不论时间过去多久,良好的传统永远不会被湮灭,只要有感情在,有亲情在,节日就充满了温暖。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