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你扫墓了吗?从“闰月清明不上坟”聊聊“伪民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的时候就留意到了“闰月清明不上坟”的相关说法。但由于清明节是年年过,算传统节日中仍然十分有生命力的,而民俗中仍然存在着对于清明扫墓的种种讲究,两者对撞之下相关网络说法应该会很快烟消云散。
可事实证明我还是天真了。人类呀,永远是做一套、说一套、信一套!我昨天凌晨4点到公墓,天几乎还是全黑的,扫墓的人依然浩浩荡荡。打开朋友圈、微博、小红书发现相信“闰月清明不上坟”并传播规劝他人的人也一点不见少。
(别的我不佩服,就挺佩服他们一个个都能根据这句话编出这么多道理和依据,好像这真的是个存在已久的课题似的)
其实验证“闰月清明不上坟”是真民俗还是伪民俗的方法很简单,大家回忆一下或问下家里长辈19年前那个2004年的清明节有没有去扫墓就行了,因为那个清明节也是闰二月。与农历(阴阳历)相关的习俗大多可以用这个“19年回忆法”(名字是我瞎取的)进行追溯验证。
之前与农历相关的文章里多次提到过,农历设置闰月的周期大约是19年7个闰月(称作“闰周”),那这7个闰月出现的规律也是大致相似的。今年是闰二月,那么以19年为倍数往前或往后推算,也在闰二月或闰三月。如2004年与2042年都是闰二月、1966年和2061年、2080年是闰三月(1984年出现特例为闰十月)。
如果回忆不到、验证不了,那么这个民俗很大概率就是19年内突然冒出来的“伪民俗”。当然,也可能是一种“新民俗”,比如微信发红包、支付宝集五福、看春节联欢晚会都是发生在传统春节里的“新民俗”,或者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民俗。
对于伪民俗和新民俗之间的界限应该放在哪里学者们也多有讨论,不过学者们其实连什么算民俗的定义范围也没讨论出来。
这里可以引用一个比较经典的道尔森在1969年《伪民俗》里写的定义,他也是“伪民俗(Fakelore)”一词的创造者——
伪民俗是打着地道的民间传说旗号,假造和合成出来的作品。这些作品不是来自田野,而是对已有文献和报道材料不断进行系列的循环反刍的结果,有的甚至纯属虚构。
除此之外,学者们一般还会通过这些“新建”民俗是否与新时代生活紧密结合、是否被一定范围内的民众接纳、创造动机是否良善等方面进行讨论。很显然,今年才跳到大众面前的“闰月清明不上坟”还没来得及形成较大的影响力,除了个别提到山东某地(具体哪里也没写明白)可能有存在类似民俗,几乎就是毫无出处的的伪民俗。
其实这不是清明节遭遇的第一个“伪民俗”,与我们之前提到过的或有商业造节需求、或有新世代青年节日文化需求的《
》等不同,清明节的民俗造伪几乎都和“禁忌”有关,比如不能说“清明快乐”、不能买新鞋等等。
与其他民俗动作不同,“禁忌”执行起来相对简便,并且这些或捏造或扭曲或扩大的“禁忌”本质上是大众传播中屡试不爽的“恐惧诉求”(一秒跨入我真正的专业范畴)。恐惧诉求有明显的特征,使它总是更容易生效——
①骇人听闻。比起一般的民俗科普,带有禁忌/恐惧意味的内容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注意力,有更强的传播力。
②郑重其事。由于禁忌民俗/恐惧诉求往往暗示着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对信息的接收者形成一定的心理压迫,使得他们更愿意去执行以规避风险。
》里说的,清明节内涵的单一化。清明从节气成为了节日,它所复合的节日内涵十分丰富多元,但如今大家更多把它视作鬼节、扫墓节,节日气氛阴郁晦暗,使得很多人更愿意相信清明存在着诸多自己所未知的禁忌存在,这些禁忌不论真假都尽量不要去冒犯。
其实即便“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将临门”这样的民谚曾在某些地方流传过,也不表示我们都需要去遵守。民俗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地域性,否则整个地球就一本民俗了。
》提过的,网络虽然很大程度丰富了我们的信息渠道,也抹平了地域差异,但也改变了民俗的传承方式。
我们不再从长辈处传承文化,而是通过网络去习得,这就更需要我们能有足够的判断力以及对民俗真善美的坚持。在我看来,民俗也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如果“新民俗”是一种选择过日子的方式,那么就要选过好日子、舒服的日子、欢喜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