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民俗专家带你了解“三节合一”的清明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清明,又叫三月节、祭祖节、踏青节等,既是春天的一个节气,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近日,记者在采访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烟台民俗专家兰玲时了解到,古时,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为上巳节,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时间也多在农历的三月初三前后,三个节日的节期基本接近或重合,如今我们虽然只过清明,但却是三个节日的习俗杂糅在了一起,实际上已是三节合一。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因此它首先是一个节气,与农耕关系密切。”兰玲介绍,“清明”一词的含义是天清气明,此时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开始春耕春种的时候,所谓“清明前后,点瓜种豆”,胶东还有“清明耕一半,谷雨种一半”的农谚。
兰玲告诉记者,在长岛、蓬莱一带说这天是“驴生日”,过去,这天要吃高粱米稠粥。俗语说“打一千骂一万,忘不了清明吃干饭”。实际是因为春播春种即将开始,正是大牲畜们出力的时候,要给它们一点奖赏让它们好好干活。
清明成为祭祀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兰玲表示,寒食节在冬至后第一百零五天,又称“冷节”“禁烟节”。古人取水用火不方便,特别是火,一旦打出来之后,便加以保护。到了寒食节,灭掉旧火、提取新火,以示除旧迎新。
山东许多地方都有“戴柳”和“插柳”的习俗,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有谚说“清明不带柳,红颜成皓首。”人们认为插柳能接阳气、迎吉祥、避邪祟。莱州、栖霞、龙口、招远、蓬莱等地都有蒸面燕子的习俗,称之为“燕窝窝”“疙瘩燕”,当地人说,小孩吃了不害眼病。
“古时在寒食扫墓,后延至清明,因此,扫墓是清明的一项主要活动,古时称‘春祭’。”兰玲介绍,如今,扫墓形式也多有变化,如敬献鲜花、栽种树木、网上扫墓等成为了新的民俗。清明节还是全国人民缅怀革命先烈的隆重节日,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踏青,即春游,踏青实际上是“上巳节”习俗的流传。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叙的就是他与朋友于三月三日在水边宴饮的盛况。
“古时的上巳节也是青年男女固定的欢会时节。在古人看来,自然界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同时也是人应遵循的时令。因而青年男女也应在这个时节欢会游春,寻找伴侣。”兰玲告诉记者,杜甫《丽人行》中就有“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句子。
除此之外,人们还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如荡秋千、放风筝等,相传是因为防止寒食冷餐伤了身子,所以大家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过去,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到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