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宁津农商银行:深耕特色产业发展“沃土”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山东宁津农商银行积极发挥区域金融主力军作用,聚焦三大产业重点领域,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期,不断深耕特色产业发展“沃土”,打造特色产业发展新高地。截至6月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68.34亿元,其中支持特色产业经营业户571户、6.75亿元。
走进宁津县德百古建筑群的“宁津印象”餐厅,映入眼帘的是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琳琅满目的酒水和秀色可餐的菜品,餐厅负责人王金召正在忙着招呼前来就餐的客人,餐厅服务台处两副“正宗王记大柳面”、德州市“十大名吃”的牌匾格外显眼。
说到“宁津印象”餐厅的选址装修和菜品升级,王金召打开了话匣子。“餐饮业关系到百姓民生,感谢农商银行在关键时刻提供的80万元‘个体工商户贷’信贷支持,贷款不仅办理速度快,而且提供首贷培植的周到服务,正是借助这笔资金,店面顺利完成了装修升级,为更好传播发扬‘大柳面’饮食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王金召高兴地说。原来,在2022年底,餐厅为迎合消费市场需求,决定对店面进行装修升级,由于前期疫情影响,生意举步维艰,客源不多导致经营效益不佳,资金不足的问题凸显出来。宁津农商银行客户经理了解到情况后,主动与其取得联系,为其制定了综合化金融服务方案,推介并成功办理80万元“个体工商户贷”,用于店面装修及日常经营周转。目前,餐厅在县城开立2家分店,为50余名员工提供了就业机会。
据了解,宁津农商银行聚焦“信贷基础、重点产业、特色产业”主线,大力实施分类差异营销工程,延伸开展新户首贷培植及存量结清客户维护工作,根据客户经营地配备专人实地对接,抓准客户经营难点提供专属服务,确保“首贷培植”活动向深向实,助力实体经济发展驶入“加速道”。截至6月末,该行新培植首贷客户92户、7841万元。
乘着山东省地方名吃、宁津县“三大名吃”的东风,“保店驴肉”特色美食名片享誉省内外,在宁津县保店镇,生驴养殖和驴肉批发销售行业盛行,产销量逐年增大,品牌集聚效应明显。
宁津县德牧牧业有限公司瞅准发展时机,建设起规模化的养殖厂房并购进饲料、驴苗等。近期,驴苗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出现小范围波动,正是购买驴苗的黄金时期,公司在进行资金盘点时,发现尚有几十万元的资金缺口。宁津农商银行“红马甲”金融服务队在养殖产业园区专项营销活动中了解到企业现状后,第一时间与企业负责人取得联系,为企业“量身定制”融资方案,不到3天时间,40万元的“微型企业主贷”便发放到位,企业第一时间购进驴苗,实现了养殖产业链的延伸发展。
宁津农商银行积极响应当地发展“三大名吃”金字招牌,深化银企对接协作机制,深入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全方位、多渠道获取并筛选辖内企业客户及产业链上下游客户清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对接。截至6月末,该行发放特色种养殖贷款445户、2.12亿元。
“我们经过半年多研发、一遍一遍地试验,现在的产品已经成型,这种富硒黑小麦醋口感很好,硒含量完全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在产品研发背后,农商银行的金融辅导活动可谓帮了大忙!”宁津溢香园(山东)酿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吕书静介绍。宁溢食醋起源于明代永乐年间,以红高粱、小米、黑小麦为原料,采用传统菌曲固态发酵工艺制作而成,色浓味鲜、回味绵长,是宁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典型代表,占据了当地酱油醋80%的市场份额,并逐渐辐射周边区域。
近期,为提升品质、扩大销量、提升品牌影响力,企业决定将发展重心向新醋品研发领域倾斜,将富硒黑小麦醋当作研发首选。研发新产品意味着大量资金投入,受下游客户回款慢、购买原材料等因素影响,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需要,研发计划被迫“搁浅”。此时,宁津农商银行“红马甲”金融辅导队来到企业开展实地对接,在深入分析企业经营现状等要素后,为企业“一对一”制定详细的金融辅导综合服务方案,并成功办理304万元银担“总对总”贷款。
记者了解到,宁津农商银行依托19支金融辅导队与辖内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机制,每月至少对接企业1次,每季到企业蹲点调研1次,同时借助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及智慧营销系统,开展“线上+线下”常态化对接,通过双线营销扩大授信覆盖面,缩减客户融资时间。截至6月末,该行依托平台系统对55家企业进行金融辅导,发放贷款2.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