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历史名人六十四计然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计然(生卒年不详),辛氏,名钘[jiān],字文子,又称计倪、计研,号计然、渔父,春秋时期宋国葵丘濮上(今河南商丘民权县或兰考县)人,著名谋士、经济学家。
计然是春秋时期宋国葵丘人,他的祖先是从晋国逃亡至宋国的落难贵族。外表貌似平庸、愚钝,但自小非常好学,通览群书。时常观察学习大自然,善于从事物刚开始发生露出倪端时,就能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知道别人的想法。传说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他对治理国家的策略极有研究,善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谈论治国方略。酷爱山水之游,而不去自荐于诸侯。因此,尽管才冠当世,却不为天下人知。南游到越国,大夫范蠡惊其才,从之为师。计倪教授范蠡“七条计谋”,范蠡辅佐越王勾践,只用了其中五条,就消灭了强大的吴国,洗刷了二十年前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攻破越都会稽后屈膝投降,并随至吴国臣事吴王的“会稽之耻”。
历史上有汉兴三绝,萧何、张良、韩信为史所称道,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8] ”,也有三绝,即文种、范蠡和计然。在吴越相争中,文种直接管理越国政务,范蠡以军事辅佐勾践,计然不同于文种、范蠡,他的主要贡献在经济方面。
越王勾践刚从吴国做奴仆返回时,想要洗雪耻辱,吞并吴国。就向计倪求教说:“我想要讨伐吴国,但又恐不能取胜。吴国山高林密,不知敌军隐藏在何处。西面靠近江,东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巨浪扑来时,船只不能互相救援。不知道命系与谁。想到海战攻战的辛苦和惨重损失,时时使我痛哭流涕不止。所以并不是不想讨伐,而是实不知敌方弱点所在,若算计不成而失败,唯恐到时一死都仍难辞其咎。与敌人硬碰硬,则实力悬殊,胜负难料!现在,大小城邦虽然已经做了准备,粮食也已经收割完,却没有储备。就怕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我军往返劳顿于后勤粮食的运输。我知道先生精通天地四时,所以向先生求教。”
计倪回答:“这肯定是不行的,出师远征,必须先积蓄粮食、钱财、布匹。如果不先积蓄粮食,到了战场的时候,士兵缺粮饥饿,就容易受伤。饥饿将使动作迟缓,眼花耳昏,抬不动武器;进退缓慢。饥饿和饱食军队的区别,相差千万里。同是与敌人交战,为何受到战败的祸害,其实不是上天不保佑,而是人主将帅的过错。倾全国兵力在外作战,一旦失败,将国土沦丧,将士尸横遍野。”
越王说:“那请问如何才能打败吴国呢?我听说先生通晓天道劫运,使万物兼容并蓄,各尽其所长,我想知道怎么进行,以作为基本治理原则,你可以拿它来教我。我时常记着,不敢忘记。”计倪回答:“万事万物均有阴阳盛衰的变化趋势,抓住了就掌握了事物吉凶变化的规律,再说人一生的时间、力量有限,既然自然规律如此,人就只有积极顺应变化趋势而做准备了,积蓄实力应对困难。平时不为事件发生时做准备,等到事件发生时,就只有听天由命了。大王应静静观察时机。在时机到来时,匡正应该纠正的事物,确定应该肯定的事物。
先减免百姓的赋税,还富于民,积极引导并奖励农耕。问候、扶持、救助遭遇天灾人祸的人民,让百姓集中力量耕织,同时清除百姓的祸害,避免自然造成的损失。让田野得到开垦,粮仓里堆满粮食,百姓殷实富庶。不要让百姓没有事情做,荒费人力物力,只有国家富强了,百姓富裕了,才能有力量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军队没有出征的时候,积极训练;而一旦遇到战事的时候,则有完整精良的装备和战斗力,这样战争一旦爆发,我方就处于上风,占据了有利的条件。
我曾经向大王建议为国理财之术,然大王不采纳我的建议,所以我就没有再坚持。我国就地理而言处于吴国、楚国和百越之间,凭借与三地接壤的地理条件。所以天下形势如有任何变化,都能很容易的知道。我听说大王亲自下田耕作、大王夫人亲自纺织布匹为天下做榜样,这样称不上是什么聪明的办法,只能收一时之效。遇到灾祸就要顺其发展规律进行纠正和扶持,要知道天灾人祸发生的必然性,就要依势储备。如此我们就能从事物表象露出的倪端,事物的基本性质,矛盾对立的各方面,来预知推测事物的发展规律。
黄帝得以拥有天下,在于一方面遵从自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促使天下各种事物和谐发展,各尽所长。如果治理天下,就要向圣贤学习。因此是我来辅助大王的话,就要遵从天下万物的发展规律,利用其力量为大王的事业尽力。大王如果使用我的方法和计谋,进可成就统一天下的帝王功业,退可为乱世之英雄霸主。大王觉得怎么样呢?”
越王说:“请你告诉我实施的重点。”计倪回答:“月亮每十二年为一周期,当其周期循环之时,大地上事物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月亮处于金星的三年中,大地就丰收;处于水星的三年中,就会遭遇灾祸;处于木星的三年中,就会收获平平;处于火星的三年中,就会遇到旱灾。所以能帮我们安然度过灾祸的,是平时充足的准备;有了好的收成和环境,要好好利用。不要荒费机会和时光,更要为将来的困境做好准备。
世间物品的价值是由其数量和需求量决定的,所以人们总是追求稀少的物品,越是稀少的,就越贵,并且随准备其数量的增长而价值不断下跌,最后直至不值钱。我们可以利用这样的自然规律,在事物需求还没有来到,且价值不高的时候买入;在需求来到,就可以卖出,获取高额利润。
自然的周期是每隔六年一次丰收,每隔六年一次持平,十二年一次饥荒。如果处理不好,人民就会对你的统治没有信心,离你而去。所以古代的圣人由于能早早的预知自然界的变化,所以预先做好准备。古代的圣人,他们的决策、选择没有哪个不是高瞻远瞩,利国利民的。因为他们的出发点并非是为了他们自己,正因为这样,所以他们能取得天下。根据百姓的缺乏和盈余,帮助和诱导他们进行生产,积累财富。这样一来,诸侯争相学习,遵守国家的法律,任用有才能的人。
帮助他们各自成就一番事业,从而靠这些人的功业成就诸侯的功业。而大王又靠诸侯的功业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这样就可以富国强兵而不衰弱了。不关注研究事物的性质属性和发展趋势,又不任用有才能的人。责罚直言进谏的大臣,就会国贫兵弱,严刑峻法繁多。大臣骄纵犯上,只会奉承主上,不行德政。忠心为国者反遭惩罚,以刑罚代替德政。即使国家有了有能力的大臣,也不会给主上出谋划策,只会顺着主上的心意走。”
越王说:“那如何使我们通过努力和时间,来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计倪回答:“每个人都不一样,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就有好的结果和智慧知识;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就只会任性放荡,一事无成。所以,圣明的天子任用人才,不苛全求备,而是任用他们的长处。努力的人,日渐成长,不努力的人,日渐后退。做天子的人要大公无私,赏罚分明。”
越王说:“那有什么方法来判断,从而知道事物吉凶变化的规律?”计倪回答:“天下的万事万物均有利与害两方面,并且在不断的运动变化着。各种事物广泛的矛盾和联系着,互相促进,又互相制约着。看似不相关单任何单一事物都与其它很多事物联系着,打破这个平衡,将使某一环节没有了制约,就会使自然界失调。。因此顺应自然规律就会有好的结果,反过来就要遭殃。所以圣明的天子,能知道其不利的地方,而居处于有利的位置。从而利用他们有利于自己的地方,避免使用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不管什么事,必须要遵从自然事物的客观规律,分析其主要的矛盾。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办事,就什么事都不会有成功的。”
越王说:“请告诉我实行的方法”。计倪回答:“按照自然变化,及市场缺乏多寡。预备货物,等待时机。这样因为市场需求还没有来,所以买入价格低。等到时机来时,就可以赚取几倍,十几倍的厚利。根据市场的变化规律,通过买进与卖出,先于别人,就能很快聚集起财富。”
越王说:“那么今年丰收,为什么还有贫困和讨饭的人呢?”计倪回答:“因为人和人不一样,哪怕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勤劳程度不一样,就会贫富不均。为什么呢?不积极努力,当然落后于别人,没有辛勤的储蓄,遇到了难题就无法解决。”
越王说:“你这样与我在这里掏心的商讨国家大事,我一定不会忘记的。你与我说的这些,我一定不负所望。请你教我该怎么办。”计倪回答:“用一石二十的价格向百姓收买粮食,就会伤害农民的积极性;用一石九十的价钱卖粮食给商人,就会伤害经商的动力。农民没有了积极性,稻田里的农作物就没有人管理,商人没有了动力,就不买卖货物。所以,粮食出售价不宜高过八十,收购价不低于三十,这样对农民和商人都有利。
所以从古到今,做买卖经商的人,都是先用本钱购买市场需要的物资,到市场进行交易,以赚取利润。”越王说:“好。”计倪于是教导越王:“判断事物的属性,利害的各方面。凭着这样来驾驭事物,不怕不成功。”越王说:“好的,从今天开始,这些会成为传统,进行实践,让后人参考学习。”越王因为听从了计倪的建议,用他的方法治理国家,只用了七年就灭了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