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河南省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药市习俗(百泉药会)

2023-04-14 15:14分类: 河南风俗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药市习俗(百泉药会),始于隋大业四年,于每年的四月初八举行。药市习俗(百泉药会)主要流行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镇。药市习俗(百泉药会)主要活动有药材交易以及药王祭祀活动,是全国三大药材交易会之一,有“药不到百泉不全”之誉。

  百泉药会最初起源于隋代大业四年(608年)卫源庙的河神祭祀活动,至唐高祖时祭祀规模进一步扩大,并逐渐加入了物质交易的内容。因太行山区盛产药材,药材交易遂成为庙会的一项重要活动。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庙会得到官方的认可与支持,药材交易日渐成为庙会的主要内容,庙会于是转变为药会。清代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各地来辉县的药商捐资修建了药王庙,在每年正月举办药王庙会,百泉药会由此逐渐演变成中国三大药材交易会之一。

  明清及民国时期,在百泉张幕立棚或租赁市房,现场交易,主要是以药换药,以物换药,少量药材现金买卖。民国元年(1912年)以后,新乡“同和裕”银号在辉县南关设代理处,以放款(高利贷)、汇兑为主,兼营商业,与辉县“大来恒”药店、“永年堂”药店采取兑划和托保方式交易。据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调查记录,会上药材以货物互换者占百分之七十,现金贸易占百分之三十。此期显然保留了古代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之遗风。

  百泉药会交易品种原以中药材为主,后逐渐变为以中成药为主。1983年,百泉药会发展为中药材、中成药、西药、制药器械、滋补保健品等多种类、多品种的交易大会。1997年,交易的中药材及中西成药。现百泉药会已逐渐形成以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保健品、医疗器械、制药器械展销为主线,以举行投资洽谈、产品交易、学术研究、形象展示等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药贸大会。

  2007年2月6日,由辉县市申报的百泉药会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1。 2008年6月7日,药市习俗(百泉药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Ⅹ-60, 同年6月26日,百泉药会经新乡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批新乡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清明习俗标上看

下一篇:没想到河南人丢下的那些风俗客家人竟然保存得这么好!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