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日报-数字报刊平台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由旅法学者、作家郑鹿年历经6年精心用法语写作的《口福——中国饮食,一种文明的精髓》最近由法国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跨文化的视野,观照世界两大顶级厨艺——中法美食之异同,向法国人介绍中餐文化的博大精深。
来自上海的郑鹿年,父亲是一个美食家。他对父亲70多岁,一个人拄着拐杖,坐黄包车到火车站,到70公里以外的昆山,为的是吃一碗奥灶面的事还记忆犹新。
《口福》一书从作者对美食家父亲的记忆入手,谈到汉朝民以食为天,到近代史上的饥荒和现代吃货的定义等各个层面。作者如同一个充满激情的导游,满怀着祖传的对美食的热爱,向读者介绍中国饮食文化,并展示中华烹饪的博大精深,同时对于中华美食之历史沿革、现状之喜忧、演变之前景,均有独到之分析;并以跨文化的视野,观照世界两大顶级厨艺——中法美食之异同。
法国米其林星级大厨居伊·萨瓦为此书作序。他在序言中表示,对法国人来说,中餐既亲切又神秘,因为中国和法国有相似的饮食文化,但中国饮食文化中又有很多让法国人不理解的部分。也许通过郑鹿年先生的这本书,喜欢中国饮食文化的读者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历史文献考证,中餐馆在法国兴起大概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东南亚半岛的华人因战乱逃离居住国来到法国。为了生计,开中餐馆成了这些难民的首选,因为难民祖籍基本都为广东,所以法国中餐馆起初都是以粤菜为主。
巴黎中餐馆的分布比较有趣,城市北部因为江浙人多,所以餐馆口味以江浙菜为主;南部的13区则完全以粤菜为主,因为那边生活的华人多为广东人。
以前在法国,中餐馆为招揽更多外国人,除注重餐环境以及服务,大部分都走“法国式中餐馆”的道路,但现如今,新开的中餐馆口味倒是越来越“中国”。目前,中餐已挤入法国餐饮行业的中间档次,许多法国人习惯在中餐馆请客吃饭。目前流行的“法国式中餐馆”有三种形式:传统点菜式、柜台零售式和自助餐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