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3万学生参加中考 小作文关注北京特色美食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6月24日,全市8.3万初三毕业生走进180个考点的2645个考场,参加了首日的语文和物理科目考试。今年的大小作文均为“二选一”。大作文是“读书实践收获”和“奇妙的实验室”二选一。小作文其中之一是通过阅读连环画点评诸葛亮的精神境界或所作所为,另一个则是介绍“北京特色美食”。
根据此前中考考试说明所提出的要求,今年在写作方面增加了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根据文章(或材料)的基本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扩写,以及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的要求。在今年的大作文题目中,就有一道考查想象力的试题可供考生选择。题干给出了一段报道作为背景,要求考生以“奇妙的实验室”为题目,发挥想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专家分析表示,今年中考的这篇“奇妙的实验室”与今年北京高考“神奇的书签”一脉相承,都是要求学生尽情发挥想象力,只有那些平时注重观察、注重积累的考生,才能有所发挥、有所展示。
北京青年报记者还发现,今年情境作文中有关推荐北京本地特色美食的题目其实和200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北京的符号”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对此,朝阳区某中学高级教师就表示:“现在不少试题都在紧密结合非遗和传统文化。本地特色小吃其实能代表北京的一种文化,也是北京符号的一部分。可以说,这类的话题我们之前都练过,考生写起来,应该是比较得心应手。”
“今年的题目更加贴近生活,同时也考出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积累。”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校长郭锋表示,作文命题的核心目标就是让考生有话可说,有的可写,在这个基础上再考查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今年的大作文中以“读书实践收获”为题的命题作文关注所有中学生亲身经历的现实生活,让学生取材学校生活中开展的读书实践活动,充分展示自己对生活的观察能力以及对素材的加工能力。情境写作中给外地朋友介绍北京特色美食的题目则让考生取材身边的北京生活,这让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非常适应。而阅读连环画点评诸葛亮的话题则让所有孩子都能接受。这些题目,有记叙,有说明,有议论,有的不限文体,也适应了不同学生的表达个性差异。
今年考生普遍反映作文题目难度适中,而且部分考生的选择相对集中。在东城区十一中学以及东直门中学考点外,一位考生向北青报记者介绍,“大作文我选的是奇妙的实验室,因为这跟平时我们接触的虚拟现实的应用相对吻合,虽然是考查想象力的,但是也不至于虚无缥缈地瞎写,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写出对现在生活产生的影响和改变。”在八十中考点外,不少考生表示,推荐小吃的情境作文很容易写,“北京烤鸭”和“炒肝儿”则成为了他们笔下最青睐的美食。
今年语文试卷中,名著阅读试题首次作为一个独立板块出现,同时在分数设置上,将基础、文言中的2分和阅读的4分拿出来,共计10分,其中涉及的阅读篇目范围达到9篇,在《论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朝花夕拾》《骆驼祥子》和《红岩》基础上,新增《鲁滨逊漂流记》和《海底两万里》两篇。
北京五中分校一级教师李蕾表示,今年名著阅读与去年相比,分值增加了三分,涉及到《论语》《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三部作品,虽然分值、考查作品数量和文字量都有所增加,但并不是要增加学生机械记忆,而是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对《朝花夕拾》《海底两万里》的考查都注重对整部作品的阅读。如第12小题要求考生写出《朝花夕拾》中相关作品里的人物形象,第13小题则要求考生写出尼摩船长挽救鹦鹉螺号或他人生命的事情,这些试题可以再现学生阅读作品的状态,意在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此外,今年的名著阅读题还强调了篇目的多样化,名著考查面进一步拓宽,内容进一步扩展。从所选作品来看,既有古代儒家文化的经典之作《论语》,也有现代散文的经典代表《朝花夕拾》,又有外国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作品形式、体裁、内容更加丰富。
此外,笔顺题时隔一年“重出江湖”。就今年的情况来看,“与”和“出”的笔顺并未难倒考生。
今年中考物理试题在结构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此前一直沿用的填空试题在今年的中考说明中全部删除,今年的试卷中也首次取消了填空题。同时,实验探究题从去年的38分增加至48分,比去年增加10分,可见目前对于实验的重视。
对此,北京市第十八中学物理教师涂春霞表示,以往10分的填空题,基本上是能保证8-9分左右的得分情况的,一般区分度大也是物理试卷最难的题就在于填空最后一题。正因如此,尽管今年取消了填空题,不过也降低了多选题的分值,从每题3分减到2分,在以往较难得分的多选题中给学生容易得分的可能。加之考试说明中的明确要求,各区校的一模二模试题及时跟进,学生对首次取消填空题的情况还是能够很快适应并接受的。
涂春霞表示,实验题分值比重的增加,试卷阅读量的增加,运算难度的降低,图形比重的增加,开放性科学实践知识的渗透等等,都在提示考生、家长和教师,中考更侧重考查平时对学生物理学科思维的培养和学科能力的培养,更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及运用。
此外,去年首次在物理试题中增设科普阅读题,今年得到了延续。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专家表示,学生必须依靠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阅读获取新的信息,能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文/本报记者 张昆龙
24日是全市中考的第一天,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发现,以往常出现的在考场外“陪考”的情况今年有了一定的改变,不少家长在上下午分别将考生送到考场外后,更多地选择离开,而并不是像以往那样在门口“苦等”。
24日早上7点半,北青报记者在东直门中学外看到,尽管距离正式的考试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但校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前来送考的家长和学校老师,他们一边嘱咐考生注意调整心态,一边不忘帮忙检查考生是否带齐了所有考试用具。
随着考生进入考场后,北青报记者注意到,不少家长也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这和以往经常出现的“蹲守”情况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我们几个家长跟老师都商量好了,把孩子送进考场就可以了,我们在门口也起不了什么更多的作用,不如正常去上班,让孩子自由发挥就好了。”一位东直门中学的考生家长说。
这几位家长的做法得到了现场不少老师的好评。一位带队送考老师就说:“我们真的不建议家长们在这里守着,除了天气太热容易出现意外之外,家长们都还有工作,保证孩子们安全来到考场就好了,剩下的事情,就让考生自己处理即可。作为一名初中毕业生,考生也应该具有这样的能力才对。”
在8点半语文考试正式开始后,学校门口的家长陆续散开,学校门口负责考务工作的工作人员坦言,今年中考家长们“散场”的情况比去年要好,可以说,更多的家长选择正常安排时间,而非一味地“陪考”。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八十中学(白家庄校区)的现场,北青报记者发现,在开考后大约15分钟的时间里,门口原本聚集着的家长们都选择纷纷散去。就连路口的交通协管员都连连表示,今年现场的秩序比往年要好维持,最主要的就是家长们聚集在门口的情况有了好转,他们的选择更加“理性”。
7月22日正式进入二伏,北京高温蓝色预警继续生效。入夜以虽然有一场降雨,但周二继续高温天。本周,防暑降温依旧是重点。
7月15日(周一),“花开四季”主题列车将在北京黄土店站首发,将北京市郊铁路怀密线打造成为“第二条开往春天的列车”。
7月8日(周一)起,北京将执行新一轮机动车尾号限行轮换。具体限行尾号为:星期一4和9,星期二5和0,星期三1和6,星期四2和7,星期五3和8。
2019年高考6月8日正式结束,6月23日(周日),学生可以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查询高考成绩。6月25日至29日,考生进行本科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