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小吃系列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公元一〇九七年,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流放海南期间,品尝过当地百姓制作的椰奶清补凉后极为称叹,当场盛赞:
苏东坡当初呆的地方,就是儋州(现今海南省儋州市)。至今,儋州有诗乡歌海的美誉,便是得益于当年东坡先生立学为民,教化当地。
清补凉是什么?海南清补凉是身处近热带的海南人民,面对炎炎夏日酷热的消暑饮品。
传统的海南清补凉主要选用当地易得的红豆(绿豆)、薏米、花生等,放置冷却或加入冰块后,配上椰汁水,就做出了一碗正宗的海南清补凉。
清补凉发展到今天,市面上越发丰富的食材品种,激发了海南人创作甜品的思路。他们开始加入了如椰肉、红枣、西瓜粒、菠萝粒、鹌鹑蛋、凉粉、冬瓜薏等多种配料,甚至加入冰淇淋等新元素。
海南的街头,月夜临空,海风轻抚着椰子树,满街卖椰子的小店,趿着拖鞋上街纳凉游逛的男女老幼,卖清补凉的夜市或者小摊,构成了海南人民简单幸福的夜生活画面。
在售卖清补凉的铺子里,恋爱中的年轻男女,结束一天疲惫工作的工友们,相聚于此,在清补凉冰凉甜蜜的口感中,消弭酷热,开心地说着聊着,愉快地享受海岛夜晚的“春宵一刻”。
海南的姑娘淳朴艳丽,海外的传统让他们更加开放而自信,法拉利车主和爱玛电动车车主公平竞争。
像「文昌邓记」这样的网红店,聚集了海口的俊男美女,门口的电动车和跑车并肩而放,毫不唐突。
能让「文昌邓记」打出海南清补凉届“爱马仕”名号的,是它独有的双雪糕球清补凉。其雪糕球选用高品质奶油雪糕,配上椰子奶汤底、西瓜等时令水果,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难怪海口青年群众都说:爱ta就带ta吃「文昌邓记」。
不少散布在大城市里来自海南各个小镇的人们,面对如火如荼的各地小吃生意,似乎渐渐萌发把清补凉这一海南小吃做成连锁品牌的念头。
在广州城里做了几年餐饮,也瞄上了清补凉。只不过阿东的海南清补凉甜品店有点出师不利,虽然入驻广州城最火爆的商场(也是租金最贵的),却不到三个月就黄了。
许是因为摸不到商场店的运营要领,面对相对低的知名度(相较其他小吃品类而言),生意一直不太好。每月的营收基本连工资都覆盖不了,更别说高昂的租金,阿东把心一横,转让罢了。
自20岁赴岛娶了海南太太也早以把自己当做海南人,也出于海南情结也出于恋情的甜蜜记忆,重金打造了一个清补凉品牌“YYT”。
YYT算是第一个高举高打的品牌,出手就是6位数的VI费用,五家门店同开,第二个月在还没盈利情况下又追加了近十家门店,风头一时无两。
老赵说,海南清补凉迟早会是媲美台湾鲜芋仙的品类,要用高投入加速催化成长。
老赵的底气也来自他的好友九哥,曾经的闯海人,把西北餐饮从海南起步带向全国的传奇餐饮人。九哥从资金和行业资源上大力支持,甚至把部分餐饮物业资源转给老赵。餐饮好铺位的难求,更显得这种支持的弥足珍贵。
老赵带着他的YYT风风火火地跑了两年,还是因为营收状况不甚理想,开始收缩。起于情怀的清补凉小浪潮,渐渐地慢下来了。
回归到小吃的本质。小吃作为地方美食的代表,可以说是中华美食的闪亮标签和重要组成,是老百姓日常美食体验和对民间美食创作的集成。
小吃产业化是个很特别的事,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有些地方的小吃全国通行,有些地方的小吃却仅能在当地被接受。有的地方小吃很幸运,常德的米粉,重庆的麻辣烫,沙县的小吃,化隆的拉面,成了全国性名小吃。
1、小吃发源地的人口基数(主要是外出务工者),这是小吃最初也最忠实的基础人群。这类人群是小吃在异地火爆的基础。我们发现人口大省特别是外出人口大省,比如湖南比如四川重庆,其米粉和麻辣烫的流行就是最好的佐证。
2、产品结构。小吃一旦做起刚需,确实很容易风生水起。看兰州的拉面,沙县的小吃,西安肉夹馍,满足一日三餐的刚需又兼具美味,性价比又高,很容易突破成为爆款。
3、风口。蜂拥而上的项目很容易成为热点,这一波高潮直接能推动某个产业或产品的繁荣。比如台湾系鸡排小吃。作为连锁加盟的「重点项目」,在台湾系餐饮和加盟连锁系的力推下,成为异常火爆的小吃品。
4、很多的流行,离不开运气。运气这东西,就像一盒口味众多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的滋味。也许好运已经来了,也许好运还正在路上。
来自海南的姗姗曾说过,小镇姑娘最美丽,海南的小镇姑娘更美丽。努力,自然,淳朴。清补凉,也不必非要做成一个大生意,就在海南的小镇,和小镇男女一起,甜蜜蜜,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