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重庆下半城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你或许见过洪崖洞的璀璨灯火,或许曾乘坐长江索道飞跃大江,或许打卡过被称为“文艺圣地”的贰厂文创园……但要读懂重庆城,这些还远远不够。
旧时的重庆二水环绕,三面临江,大梁子山脊逶迤横亘,将重庆分为了上下半城。重庆开埠的历史机遇,让上下半城的身份更迭,自此下半城绝对的政治、经济中心忽而转入寻常百姓的市井烟火,曾盛极一时的白象街静默不语,下洪学巷里的湖广会馆见证了移民沧桑,只有一道长长的十八梯,将人们缓缓送至记忆深处。
这座重庆城,曾经拥有多少荣光,饱经哪些风霜,未来又将成就何种辉煌,位于“母城”渝中的下半城最有话语权。走过岁月缱绻,这里从热闹,到破败,至如今母城文化展示区的建设打造,让人又看见了山、望见了水,记住了乡愁。
它是生活,是故事,是回忆,是向往,它真实存在过,并以某种方式留下印记,融入血液,影响至深。
上个月,他惊喜地收到了一份礼物——记载着老家十八梯前世今生的纪念画册。翻开它,仔细品味,梯坎还是那青灰石梯坎,黄桷树还是那样茂密,曾担心被拆掉的法国领事馆最终得以精心保护。如时光倒流般,记忆里藏得最深的老房子,筒子楼里进进出出的年轻人,被岁月磨平的屋檐,嫩滑的豆花饭和香甜的熨斗糕,晾晒着的花花绿绿的铺盖……一瞬间全都扑面而来。身后的解放碑高楼林立,而弯弯绕绕的十八梯,才有着他最熟悉的味道。
孙儿问他,老重庆是不是没有了?王良全回答,老重庆不会没有了,一部分是随着城市发展消失了,另一部分,则是换了种方式,让人们记住。
合上画册,王良全没有多少遗憾和伤感。“十八梯的未来,以前听老街坊摆的时候就觉得了不起,看了它现在的样子,以后估计会更了不起吧。”在他心里,旧的去了,新的会来,有些注定渐行渐远,怀念就好,有些值得被珍视的,留住就好。
从十八梯传统风貌区项目的建设中,可以窥见下半城的浮光掠影。自2013年我区启动下半城建设,以文为魂、以文建城、以文聚商、以文兴旅,历史文化主线贯穿始终,让人们对下半城的复兴有了更多期待。
你看,十八梯首开区原位置、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保护修缮,5组传统川东建筑高低错落,如同老重庆的剖面图,预计今年下半年开放的核心区主体建筑延续了“七街六巷”的空间肌理,老水井、院墙斑驳陆离,将都市的繁华喧嚣轻轻一推,就挡在了门外。
你看,“十里洋场”白象街,保留了9处百年文物和2处城墙遗址,“一街两园三巷九会馆”格局原真再现,药材公会旧址、李耀庭公馆旧址等延续了重庆开埠时期的大家风范,即将完成修复的重庆海关办公楼旧址、江全泰号旧址飘荡着旧时雅韵,临江的老城墙吹来千年遗风,而通过实施片区整体打造,又将成为新地标。
你看,蜿蜒曲折的山城巷首开区仿若天上街市,吊脚楼、四合院、石朝门清晰地保留下历史建筑肌理,满满都是岁月勾连的味道。“最美步道、临崖体验、大美江景、百年老街”串接起厚庐、仁爱堂等古迹,竹椅子上,三三两两的老人拉着家常,生活的清欢,静静流淌。
你看,文化提升改造如光亦如刀,给湖广会馆、东水门城墙、谢家大院、胡子昂旧居等重新刻画了岁月的纹路,旧时街巷也变了模样。“我家就住在这里啊!”自幼生长在此的老居民逢人就说——不似祥林嫂的碎碎念,是发自内心的自豪,想藏,藏不住。
这是熙来攘往的下半城,重庆人记忆深处的地方。下半城母城文化展示区毗邻解放碑商圈,以解放东西路、长江滨江路为纽带,坐拥十八梯、白象街、山城巷、燕子岩飞机码头等4个传统风貌区,湖广会馆及东水门1个历史文化街区,1个老鼓楼衙署遗址公园,1个后街影视产业园。8处国家级文物、19处市级文物如同珍宝点缀,串联起一条历史文化风貌带,一部活的历史人文画卷,正在加速点亮“城市之光”。
事实上,自2013年融创拿下白象街项目开发权后,总负责人就不止一次在接受采访中说道:“手里捧着宝,心里却如履薄冰。”
同样的还有十八梯。随着项目日渐推进,引发了各界对它的猜想:“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会打造成什么样子?”“目前进展如何?”“未来能否讲好渝中故事,守住老一辈的回忆……”
因为敬畏怀念,所以更憧憬期待。建设下半城历史文化风貌带,对渝中而言,是踌躇满志的一步,同时又显得意味深长。
“留住独特的‘重庆味道’,必须深刻认识‘城市规划描绘的是未来,演绎的却是历史’这一理念,避免千篇一律、只重表面不中里子。要统筹规划、系统推进,严格秉承保护性开发。”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负责人坦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优秀的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利在长远,成为不仅吸引外地游客,也实现新重庆、老重庆文化交流传承。这是推进下半城历史文化风貌带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在高位规划上,对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历史建筑等编制了保护规划,助力出台《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十七条措施》,完成《重庆历史人文核心区价值体系研究》等。这些跨度长、指导性强的文件,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规范有序的保护利用机制,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后盾。
开展渝中区开放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历史母城”文化资源梳理调查等,厘清文化资源和历史脉络,建立保护名录,完善预先保护制度。
“我们不是‘捡到篮子里就是菜’。”区历史文化街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在引入业态时,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是首要。在历史建筑迁移、拆除方面的限制规定,保护修缮利用方面的要求都要“摆到台面上”讲。其次,城市街区的开发必须因地制宜,将文化元素内涵和产城景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打造十八梯传统风貌区的杭州新天地集团对此感触很深。相关负责人坦言,在前期商谈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政府提出的几十条有关文物、地形地貌保护的条条款款。但这并没有让企业为之却步,反而坚定了进驻渝中的信心。
从拿地规划到施工的4个多年头里,为还原建筑的历史场景感,完整保留场地特征,团队共规划设计了46个组团200多栋建筑。项目地势落差46米,辖区道路曲折蜿蜒,为了使百年石梯不受损坏,很多施工材料都只得采用传统的人工肩扛手提……“匠心打磨,只为给重庆人民呈现一个有温度、有烟火气的老山城。”
按照“358”目标,即“3年见效、5年成型、8年成熟”为建设时序,一个集历史遗迹、抗战记忆、民俗文化等于一体的全新下半城正款款走来。
十八梯传统风貌区将打造十八景、十八味、十八件特色景点及产品,增加文化互动展示,还原最真的老重庆生活方式。同时,规划“传统文化体验”“国潮文创体验”“国际交流中心”“生活方式中心”四大功能区,配合高端住宅、高端商业等业态,形成渝中人居新体验、国际级人文观光目的地。
白象街传统风貌区一期开街、二期主体完工。未来将延续11处文物古建的历史文化价值,按照“博物馆+”的理念,集中发展高端主题民宿、餐饮、文化艺术展示等文旅业态,将文化遗存与现代商业有机融合,再现重庆开埠文化的辉煌场景。
“历史的载体不是在教科书里,而是在有生命、有气息的生活区域里。”山城巷传统风貌区将依据特色建筑空间和文化基底,引入旅居生活、精品零售等业态,孵化天灯节、山城巷吃坝坝席等特色IP活动,呈现“老重庆生活巷里”形态。
湖广会馆及东水门历史文化街区以湖广会馆、东水门城墙为依托,打造周边区域街巷空间,重现明清移民建筑风貌,融合商业、历史遗迹展览、移民文化旅游、非遗技艺展示等,带游人梦回“明清”,探寻“湖广迁巴蜀”的前世今生。
燕子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比邻长江、依山傍水,将聚集文化创意办公、山地城市景观旅游等业态,让游客感受山城韵味。融合山水和现代创意元素,彰显重庆现代与传统融合的风貌特征。
后街影视文化产业园是燕子岩飞机码头传统风貌区的组成部分,由原印制一厂演变而来。其定位“老工业厂房,新时尚生活”,将打造成为集新闻出版、影视制作、传媒广告等业态于一体的主题文创园区。
下半城作为渝中半岛“旧城”所在,承载了许多人最初的光阴和梦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历史人文建设和文商旅城融合发展,必将带来一个更加有温度、有信仰、有文化、有记忆、有活力的下半城,再展三千年“母城”文化盛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