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范贲史上唯一称帝的重庆人

2023-04-10 20:31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历史上,与重庆有关的皇帝并不少,但这些皇帝均非重庆本土人士。那么,重庆有土生土长的皇帝吗?答案是有!他就是涪陵郡丹兴县(今重庆市黔江区)的范贲。

  两晋南北朝时期,天下大乱。东晋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原蜀地成汉王朝旧将前往青城山迎立前丞相范贲为帝,此时的范贲已是年近百岁的老寿星了。

  蜀汉延熙年间,涪陵郡丹兴县一个婴儿的啼哭打破了山谷的沉寂。当地豪族范府上下一派忙碌,小儿之父范长生更是欣喜若狂。

  这是范氏家族期盼已久却又姗姗来迟的男丁。范长生端详着襁褓中的儿子,取名“贲”,期望他长大后能成为勇士。

  公元248年,涪陵郡少数民族首领徐巨因不满官府横征暴敛,集聚人马杀掉太守。战火蔓延至涪陵、汉葭、丹兴、汉平、万宁、汉复等属县,蜀汉皇帝刘禅派车骑将军、江州(现重庆市)都督邓芝率军讨伐。

  延熙十三年(公元250年),徐巨被杀,起义失败。蜀汉朝廷为避免再生祸端和削弱当地少数民族势力,强令涪陵郡豪族大姓徐、蔺、谢、范等五千余家迁往成都。

  在青城山,范长生加入了当时在蜀地影响巨大的天师道,后来成为成都一带天师道的“教主”。从涪陵迁来的千余家人追随范长生,蜀地还有众多信众拥戴他,称其为“范神仙”。范长生名望极高,实力强大,而范贲以嫡长子身份,成为“少教主”,其学识、才干与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公元298年,秦雍之地因战乱发生饥荒,以李特为首的李氏集团率十余万氐羌流民涌入巴蜀逃荒,不久爆发流民起义。公元304年,流民军继任首领李雄打败益州刺史罗尚统帅的西晋大军,攻占成都。由于范长生之前资助过大批粮食马匹给李雄,帮助流民军绝处逢生转危为安,李雄认识到欲在蜀地立足,必须与地方势力联手,因此他打算和范长生共享蜀地。但范长生拒当“成都王”,只同意做丞相,于是年近花甲的范贲随父入朝为官。

  公元306年,李雄在成都即位,改年号为“晏平”,国号“大成”。范贲官至侍中,随侍皇帝左右,成为李雄心腹重臣。

  公元318年四月,范长生以百岁高龄仙逝,李雄封范贲为丞相。范贲秉承其父的治国理念,以道家“清心寡欲、敬天爱民”的宗旨,继续按照“休养生息,薄赋兴教,切莫穷兵黩武”的既定方针治理国家,辅佐李雄直至其病逝。

  李雄在位31年,范长生、范贲父子相继为相,辅佐李雄执政,国家富强昌盛,治下老百姓过上了太平足食的生活,成为大成政权四十多年中的黄金时代,范氏父子功不可没。

  李雄死后,范贲辞官回青城山隐居。他预感到大成王朝山雨欲来风满楼,而且是腥风血雨。这种预感,源于李雄当年就皇位继承人所做出的决断。

  李雄共有15个儿子,范贲及群臣都认为应在其中择优而立,但李雄却打算立次兄李荡之子李班为太子。李荡打仗英勇无敌,屡建大功,在攻打成都时中矛而死。李雄觉得李荡的几个儿子跟着自己,没有得到很好照顾,导致李稚、李琀在对外作战时被俘遇难。尽管大臣们苦口婆心劝谏,但李雄还是将李班立为太子。太傅李骧难过得老泪纵横,说:“乱始于是矣!”因为他知道,李雄的儿子们长大后一定会内讧的。

  公元334年六月二十五日,李雄病逝,李班即位。十月的一个深夜,李班独自坐在李雄灵前哭泣,李雄的儿子李越提剑闯入殡宫,从背后袭杀李班。随后,李越等人拥立李雄正妻任皇后养子李期登基,改年号为“玉恒”。李期让范贲等老臣一律靠边站,范贲黯然离开成都回到青城山。李期称帝后疑神疑鬼,滥杀无辜,导致天下大乱,甚至连为大成南征北战拓地千里的汉王李寿也感到朝不保夕。公元338年,李寿自涪城(今四川绵阳)出兵,以“清君侧”名义突袭成都,包围皇宫,逼迫李期杀掉相国李越、尚书令河南公景骞等人,又假借任太后懿旨将李期废为邛都县公。幽禁中的李期不堪其辱自缢身亡,在位4年。

  公元338年,李寿即位,改年号为“汉兴”,改国号“成”为“汉”,史称成汉。李寿在位时残暴凶狠,杀掉李雄所有儿子。汉兴六年(公元343年)七月,李寿病死,在位仅6年。李寿死后,太子李势继位。次年正月,改年号为“太和”。公元346年十一月,东晋安西将军、荆州刺史桓温率水师讨伐李势。次年三月李势投降,成汉灭亡。

  蜀地虽然平定,但危机四伏。成汉尚书仆射王誓、镇东将军邓定等人曾向桓温开门迎降,桓温承诺事成之后让他们“留国称藩”,当一路诸侯。但后来桓温食言,欲将他们全部迁往建康,因此激怒几人,降而复反,蜀中顿时烽烟四起。桓温亲率大军攻打,平定战乱后率部返回江陵,留新任益州刺史周抚镇守彭模(今四川彭山一带)。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四月,蜀中突发地震,邓定等人乘机号召旧部卷土重来,并一举攻占成都。占领成都后,邓定等人自虑资历不深难以服众,需拥立一个有号召力的人称帝,方能服膺将士和民众,成就大事。而当时成汉李氏家族后裔要么被杀,要么被迁往建康,已后继无人。有人提出,原李雄朝丞相范贲虽然九十多岁了,但身体尚健,而且信众甚多,必能号召蜀民。于是,邓定等人于公元347年七月亲率仪仗,前往青城山迎立范贲为帝,仍沿用李势年号“嘉宁”。此时的范贲,已是年近百岁的老寿星了。

  范贲称帝据蜀后,凭借其父范长生在蜀中多年经营天师道的声望和影响,召集李氏旧部和蜀中信徒,“蜀人相率归附”,拥有精锐兵勇万余,利用蜀人的排晋情绪,高举抗晋大旗。

  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十二月,东晋征西督护萧敬文反晋,占据涪城,自号益州牧。萧敬文与范贲遥相呼应,互为掎角之势。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四月,桓温派周抚、龙骧将军朱焘,率重兵联合攻击范贲。成汉军据城坚守,最终粮尽兵绝,成都失守,范贲被俘殉难,在位3年。

  范贲生庚死祭和出生地点,史无确载,亦无定论。古之著史者,由于阶级和时代局限,以封建正统的观念,对待和记述范贲据蜀抗晋的历史为“左道”“伪政”,未给范贲作传。仅有的记述,稍见于《华阳国志》《晋书》《十六国春秋》《资治通鉴》其他历史人物的纪传之中。

  四川学者奉友湘、李后强合著的《蜀王全传》中称,《范贲:八十岁高龄被拥立的蜀王》载曰:“范贲的出生地点没有明确记载,但他应该是出生在成都,青城山下。如果他出生于涪陵郡,到公元349年被东晋将领斩杀,岂不是也差不多百岁高龄了?估计范长生至少是40岁以后才得的范贲。”奉、李二人因质疑范贲的长寿,而认为范长生是中年得子,推论范贲出生在青城山。

  但是,“”的注释却是:“范贲(?∽公元349年),涪陵丹心(今重庆市黔江区)人,成汉皇帝,丞相、西山侯范长生之子……”文中将黔江旧名“丹兴”误为“丹心”。既然百度以丹心(兴)为范贲出生地,那么他应出生于范氏迁离黔江之前。

  重庆文史学者黄宗福在其主编的《范长生范贲史料辑录》一书中,以《范贲——一位黔江籍皇帝》为题,言明他是黔江人。

  山东文史学者马怀超在其《中国历代帝王小传之九十一·末帝范贲传》中,标注范贲生于公元248年,死于公元349年。笔者与其微信交流时马先生认为,古人婚嫁生育都早,范长生20岁到30岁生范贲比较合理。此外,长寿基因可遗传,儿子的寿命一般和父亲差不多。马怀超还有诗赞曰:范贲九十志如松,成汉复国势如虹。出师未捷身先死,青城山下有孤忠。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和田·特种旅游目的地”推介走进重庆

下一篇:【2017感知中国 重庆篇】“一带一路”上绽放重庆魅力:“感知中国 篇”收获满满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