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重 庆 _中国政府网

2023-04-10 09:49分类: 重庆历史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重庆市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和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的结合部,东邻湖北、湖南,南靠贵州,西接四川,北连陕西,总面积多年。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为中央直辖市、四川省辖市、国家计划单列市。重庆市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开发开放的重要战略支撑、国家“一带一路”重要战略节点和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自治县)。户籍人口3371万人,常住人口301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9.6%,其中主城建成区面积6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18.98万人。人口以汉族为主体,有土家族、苗族、回族、满族、彝族、藏族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近200万人、占总人口6%。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18℃,常年降雨量1000~1450毫米。重庆域内水系丰富,流经的重要河流有长江、嘉陵江、乌江、涪江、綦江、大宁河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流程665公里。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

  重庆位于中国内陆西南部、长江上游地区。幅员面积8.24万平方公里,辖38个区县(26区、8县、4自治县)。户籍人口3392万人,常住人口3048万人、城镇化率62.6%。人口以汉族为主,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200万人。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76%,有“山城”之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长江横贯全境,流程679公里,与嘉陵江、乌江等河流交汇。旅游资源丰富,有长江三峡、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遗产武隆喀斯特和南川金佛山等壮丽景观。

  重庆是中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巴渝文化的发祥地。因嘉陵江古称“渝水”,故重庆又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16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称为“双重喜庆”,遂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而得名。1891年,成为中国最早对外开埠的内陆通商口岸。1929年,正式建市。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国民政府陪都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负责领导国统区、港澳及海外地区的党组织和统一战线工作,形成的“红岩精神”,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民盟、民建、九三学社和民革前身之一的“同志联合会”均在重庆成立。

  重庆是中国中西部唯一直辖市。新中国建立初期,重庆为中央直辖市,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驻地和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后改为四川省辖市。1983年,成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为带动西部地区及长江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规划实施百万三峡移民,1997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

  直辖以来重庆发展取得显著成就。重庆紧紧围绕国家重要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和内陆开放高地等国家赋予的定位,谋划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焕发生机活力,形成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明显提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800多公里、“四小时重庆”全面实现,建成“一枢纽九干线”铁路网,港口年吞吐量1.7亿吨,江北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3600万人次。内陆开放高地加快崛起,以长江黄金水道、渝新欧国际铁路等为支撑的开放通道全面形成,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以重庆为中心运营,重庆自贸试验区启动建设,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加快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长江、嘉陵江、乌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82%,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三峡百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当前重庆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16年,GDP1.76万亿元、增长10.7%,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12.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1%,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7%和9.9%。2017年前三季度,GDP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长23.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4%,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7%和9.6%。

  中央对重庆发展十分关心、寄予厚望。2016年1月,习总书记视察重庆并发表重要讲话,对重庆提出“一个目标”“两点定位”“四个扎实”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重庆工作指明了方向。“一个目标”,即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两点定位”,即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四个扎实”,即扎实贯彻新的发展理念、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做好深化改革工作、扎实落实“三严三实”要求。

  党的十九大擘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宏伟蓝图。我们将紧密团结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笃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重庆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全市常住人口3048.43万人,比上年增加31.8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08.4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60%,比上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全年外出市外人口500.78万人,市外外来人口157.10万人。

  全年人口出生率为11.77‰,死亡率为7.2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3‰。全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2.45,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08.8。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2.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29.30万人,比上年增长5.7%。累计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8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7%。高校应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95.3%。

  2016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58.7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增加值1303.24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7755.16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8500.36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比为7.4:44.2:48.4。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10728.77亿元,增长10.9%,占全市经济的61.1%。其中,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760.49亿元,增长12.1%,占全市经济的49.9%。

  2016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24.66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其中,种植业862.30亿元,增长4.4%;畜牧业320.69亿元,增长2.9%;林业53.61亿元,增长11.3%;渔业66.64亿元,增长10.2%;农林牧渔服务业21.42亿元,增长9.8%。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968.28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分别为1151.77亿元、73.43亿元、627.45亿元、85.30亿元和30.32亿元,分别增长4.4%、11.4%、3.0%、10.2%和9.8%。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375.10万亩,比上年增长0.7%。粮食综合单产345.5公斤/亩,增长0.2%。油料播种面积479.96万亩,增长3.4%。蔬菜播种面积1120.59万亩,增长2.1%。水果种植面积540.38万亩,增长2.8%。中药材种植面积184.76万亩,增长8.7%。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166.0万吨,比上年增长1.0%。其中,夏粮产量145.9万吨,下降1.7%;秋粮产量1020.1万吨,增长1.4%。全年谷物产量806.24万吨,增长0.8%。其中,稻谷产量510.55万吨,增长0.8%;小麦产量19.64万吨,减产14.1%;玉米产量264.69万吨,增长1.9%。

  2016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040.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3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0.5%;集体企业下降12.8%,股份制合作企业增长7.5%,股份制企业增长11.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7%,其他经济类型企业增长6.1%。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4.8%,制造业增长11.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行业看,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0.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2.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8.8%,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7%,汽车制造业增长11.2%,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7.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0.3%,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32.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7%。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7.2%。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4.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2652.01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总额1584.97亿元,同比增长12.6%;产品销售率98.2%,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总资产贡献率14.2%,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1.3%,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资本保值增值率112.7%,同比下降3.8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29.1万元/人。

  2016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7361.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660.87亿元,比上年增长30.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32.6%;民间投资8858.50亿元,增长11.0%,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1.0%。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725.95亿元,比上年下降0.7%。其中,住宅投资2319.97亿元,下降3.0%;办公楼投资166.04亿元,下降18.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704.37亿元,增长14.3%。

  全年主城区建成公租房327万平方米。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356.64万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6.44万平方米。

  2016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1470.85亿元,比上年增长7.9%,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8.4%;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391.19亿元,增长7.7%,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2%。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7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3.2%,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7%。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05.74亿元,增长13.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65.61亿元,增长14.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6244.40亿元,增长13.0%;餐饮收入额1026.95亿元,增长14.5%。

  在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26.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2.5%,饮料类增长21.8%,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0.9%,汽车类增长18.5%,中西药品类增长18.2%,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18.1%,粮油、食品类增长18.1%,家具类增长17.3%,烟酒类增长1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0.2%,日用品类增长8.8%,化妆品类增长7.2%,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5.9%,金银珠宝类下降8.9%。

  全年限额以上法人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245.99亿元,比上年增长45.3%。

  从限额以上零售企业业态看,全年无店铺零售实现零售额81.79亿元,比上年增长73.6%。其中,网上商店增长65.2%,电线%;在有店铺零售企业中,百货店增长0.8%,超市和大型超市增长14.9%,购物中心、仓储会员店和厂家直销中心增长32.7%。

  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4140.39亿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出口2677.96亿元,下降21.6%;进口1462.43亿元,增长22.1%。按美元计算,货物实现进出口627.7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5.7%。其中,出口406.94亿美元,下降26.3%;进口220.77亿美元,增长14.5%。全市货物出口前三位国家(地区)为美国、德国和香港,分别出口643.94亿元、264.46亿元和259.51亿元,比上年分别下降16.1%、12.6%和2.6%。货物进口前三位国家(地区)为台湾、韩国和马来西亚,分别进口227.11亿元、173.44亿元和159.85亿元,台湾和韩国分别增长24.6%、19.2%,马来西亚下降5.3%。

  20.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知识流程外包12.33亿美元,增长1.7%。全年我市18个示范区国际服务外包累计执行额19.3亿美元。

  11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外商直接投资26.26亿美元,下降30.4%。全市新签订外资项目260个,合同外资额40.93亿美元,分别下降17.5%和15.0%。全年实际利用内资项目3.56万个,下降3.2%。实际利用内资金额9345.04亿元,增长9.6%。截至2016年底,累计有27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重庆。

  27.5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3倍;完成营业额13.35亿美元,增长10.5%。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848.22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8%。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818公里,路网密度3.4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铁路营运里程达到2231公里。轨道交通营运里程213.3公里,日均客运量189.97万人次。全年完成货物运输10.79亿吨,比上年增长3.7%;完成旅客运输量6.34亿人次,下降1.2%。

  17372.80万吨,比上年增长10.9%。空港完成旅客吞吐量3659.30万人次,增长10.6%;空港完成货物吞吐量36.34万吨,增长13.1%。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26.94万标准箱,增长16.2%。

  510.2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4%,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279.20万辆,增长20.4%。民用轿车拥有量167.52万辆,增长17.5%,其中私人轿车152.85万辆,增长18.6%。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898.80亿元,比上年增长62.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9.22亿元,增长29.8%;电信业务总量819.58亿元,增长66.8%。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2301.09万件,包裹业务38.64万件,快递业务量2.84亿件,快递业务收入38.96亿元。电信业移动电线万户。全市电线

  万户,移动电线万户。固定电线部/百人;移动电线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873.50万户,增长25.4%;手机上网用户2359.76万户,增长8.0%。互联网用户3255.13万户,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不含WiFi用户)2550.41万户,增长11.5%。旅游

  16.87亿美元,分别增长12.1%和14.9%。年末全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214个,其中,5A级景区7个,4A级景区76个金融、证券和保险

  9.4%。其中,新型金融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18.11亿元,增长29.9%。金融机构资产规模达到4.7万亿元,增长9.4%。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为32160.09亿元,比年初增加3374.41亿元。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31216.45

  3122.08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25524.17亿元,比年初增加2568.42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24785.19亿元,增加2390.72亿元。证券

  44家,总股本549.92亿股,股票总市值6691.25亿元。全年通过境内市场累计筹资2482.88亿元,比上年增加1785.88亿元。保险

  165.23亿元;人寿保险收入335.25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收入101.13亿元。全年赔付各类保险金250.16亿元。其中,财产保险赔付90.37亿元;人寿保险赔付103.22亿元;健康和意外伤害保险赔付56.57亿元。

  29610元,增长8.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9元,增长9.9%。按全体常住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872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1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9730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012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46754元。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385元,比上年增长8.2%。按常住地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031

  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954元,增长11.4%。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4.2%,比上年下降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2.7%,农村为38.7%。社会保障

  1115.82万人,增长0.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04.76万人,增长2.8%;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654.52万人,下降0.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5.72万人,增长6.4%。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65.74万人,增长3.2%;24.25万人次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增长34.2%。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47.10万人,增长1.7%。年末全市共有34.78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58.9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人数16.88

  65.13万城市困难群众参加医疗保险,资助90.46万农村困难群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460元/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00

  182所,普通中学1120所,小学2979所,幼儿园5109所,特殊教育学校36所。研究生招生1.76万人,在校生5.22万人,毕业生1.54万人;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21.52万人,在校生73.25万人,毕业生18.99万人;成人本专科招生4.87万人,在校生13.82万人,毕业生5.73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3.77万人,在校生40.16万人,毕业生12.62万人;普通高中招生19.97万人,在校生60.68万人,毕业生21.92万人;普通初中招生33.17万人,在校生96.60万人,毕业生31.91万人;普通小学招生33.46万人,在校生209.82万人,毕业生32.17万人;学前教育招生42.18万人,在校生93.26万人,毕业生35.54万人;特殊教育招生0.29万人,在校生1.61万人,毕业生0.1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3.0%,初中入学率为99.80%,小学入学率为99.99%。科技

  1.7%。截至年底,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共12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454个,其中国家级中心10个,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4个。全年共受理专利申请5.95万件,获得专利授权4.27万件。截至年底,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1443家,有效发明专利1.67万件。全年技术市场签订成交合同2094项,成交金额257.4亿元。文化

  41个,公共图书馆43个。全年有线万户,数字电视实际用户357.25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8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19%。全年生产电视剧10部356集,电视动画片4部1036分钟,全年生产故事片17部,其中动画片1部。出版各类报纸55153万份,各类期刊4695万册,图书12173万册(张)。公共图书馆人均图书拥有量0.47册(张)。全市共有国家综合档案馆40个、市级专业档案馆1个、市级部门档案馆4个。卫生

  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9933个,其中,医院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99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491个,村卫生室1124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42个,卫生监督所39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9.09万张,其中医院床位13.62万张,乡镇卫生院床位4.00万张。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7.9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6.47万人,注册护士7.75万人。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重庆报告》的重大发现 重庆为中国早期运动发祥地之一

下一篇:重庆历史上经历三次中央政府直辖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