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触摸红色历史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如今,为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争做知农爱农的时代新青年,我团队开展了以“追寻红色足迹,发扬红色精神”为主题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将充分利用学子们的家乡红色资源,将各地红色资料整理汇集,让团队成员在深入了解中国及中国的光辉历史的情境下加深对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理解。
重庆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陪都”。中国历史上的不少朝代,都建有“陪都”。建立“陪都”的主要原因大概有两种:一是开始建立的都城位置偏僻,随着疆土的扩大,需要在便于统治和管理的中心地区建立“陪都”。另一种情况是,由于战争等原因使初建的都城受到威胁,必须在更安全的地区建立“陪都”。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政府不得不从南京迁都于重庆,大概就属于上述第二种情况。所不同的是,抗战时期的重庆,却是“无都可陪”。因为首都南京已经沦陷,落入了日本人手中,因此说“迁都至重庆”还比较符合事实(也有人把重庆称为“战时首都”)。也许因为重庆具有地理、军事、经济、政治和自然资源等优越的条件,所以重庆也被称为是“永久陪都”。
作为陪都的重庆,底蕴之深厚,是我们探寻红色事迹,领略红色精神的绝佳去处。
在这里我们可以参观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办公地点——周公馆,走在当时讨论国家实事的会馆中,一股森严、紧张的气氛悄然爬上心头。我们慢慢踱步,满怀敬仰地领略中共中央南方局成员的风采,了解前人的光辉事迹与当时时政。
随后我们来到了新华日报社旧址,《新华日报》,是中共在国统区的宣传阵地,是一杆不畏强权、犀利辛辣的“枪”。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周恩来亲笔写下了“为江南死国难者志哀”的题词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挽诗。在冲破层层封锁后,印有周恩来题词和挽诗的《新华日报》于当日清晨出现在山城的大街小巷。报社营业部的主要负责人有:熊瑾玎、潘梓年、吴克坚、许涤清等,他们无一不是坚定的爱国志士。在当时艰难的环境里,新华日报社凭一己之力向大众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宣扬了爱国主义、等先进思想,为当时被黑暗笼罩的中国带来了一丝曙光。
在领略了这些红色事迹之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始终赢得人民的衷心拥护,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发扬传承红色精神,紧密团结各派和各界人士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