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庆缘-政法大学高中历史-北方网-新闻中心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一个人与某座城市的“机缘巧合”是否也是冥冥中早有安排?如,我与重庆。
提及重庆,对它的最初记忆缘于高中历史课本的“陪都”。当时的高中历史老师颇具几分文艺范儿,在讲史的同时,还声情并茂地给我们朗诵了王西彦《古屋》中带有几分伤感的句子:“抗战以来,就在外面勤劳奔走,为国服务,从南京到武汉,又从武汉到陪都重庆”,让我对四周环山,两江环绕,易守难攻的山城多了几分好感。
本科毕业后,我加入了浩浩荡荡的“大学生就业先遣队”,在经历一段时间“蚁族”生活之后,我重新拾起了尘封的课本,开始考研。就当我对报哪所大学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时候,无意中跟一位重庆检察系统上班的师兄联系上了,他极力推荐我报考他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
经过几个月的闭关修炼之后,我如愿收到了西南政法大学复试通知书。就在我将要和重庆来个“亲密接触”的时候,由于自己复试当中的一个小小的失误,我被淘汰了。
重庆,慕名来而,本希望满载而归,却让我失落离去。一年之后,我进了心仪已久的武汉大学。重庆慢慢成了我记忆深处一个仅存的地理符号。来过,又走了,没有向望,不再排斥。
研究生毕业之后,在家乡某一国有银行谋得工作一份。半年之后,实在厌倦银行机械的工作,一纸辞呈,告别了西装革履、光鲜亮丽的伪白领生活。此时,已捷足先登在重庆法院上班的研究生同学,热情邀我赴重庆参加法检系统公务员招录考试。
接下来的事一切按部就班,面试、体检、政审、报到、上班。从此,我与重庆结缘。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