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党史故事100篇(70)】重庆解放初期江北区卫生事业的回顾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的征程,奋斗的中国迎来百年华诞。从3月1日起,区妇联微信公众号推出“江北党史故事100篇”栏目,与姐妹们一起走进江北历史深处,学习100个与江北有关的党史故事,了解革命先辈们的梦想与追求、情怀与担当,以他们为骄傲,沿着他们的步伐紧跟党走!
重庆解放之初,第二区人口不及十万,交通落后、工业凋敝、商业不振、民房简陋,到处破破烂烂,可谓百孔千疮,人民卫生医疗条件更是差得可怜。全区除厂矿医疗机构外,仅有江北城一所市立传染病医院和寸滩、香国寺两个卫生所,以及唐家沱、寸滩、江北城、陈家馆、石马河五个保健站(保健站只管接生、不看病);另外,还有一些个人诊所。群众生病就医,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严重病人,必须过河找大医院治疗,又只能靠轮渡或“划子”(小木船)过江。每遇洪水时期,木船不敢过渡,严重病人或急诊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居民都急切盼望人民政府在本区开设医院,以解燃眉之急。
但解放伊始,百废待兴,政府财力有限,虽想满足人民群众这一要求,但力不从心,欲莫能为。为了缓解这个困难,区卫生科根据中央卫生部提出的“卫生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这一方针,除广泛发动群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疾病发生外,另一方面紧密团结我区的中西医,引导他们走集体化的道路。因此从1951年起,在摸清我区个体开业医生的情况后,便按地区在唐家沱、寸滩、溉澜溪、三洞桥、米亭子、木关街、刘家台、陈家馆、香国寺、董家溪、观音桥、猫儿石、石马河等13个地区成立了卫协小组,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有关卫生方针政策,学习时事,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引导他们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观点,并耐心说服他们组织起来走上集体的道路,成立联合诊所,以便更好为人民群众治病。
重庆解放初期,党和政府的威信在人民群众中是很高的,医务人员对政府是十分信赖的,因此一经号召,便得到纷纷响应。在一年之内,在区卫生科的帮助下,联合诊所便如雨后春笋一般相继地成立了。他们有了组织,既便于管理,而且技术力量比较集中,中西医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碰到疑难病情,便于会诊,这对“群众看病难”这一问题,确能起到缓解的作用。但限于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要解决严重病人就医问题,还是有困难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人民群众要求政府开设医院的呼声越来越高,每次召开区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时,此类提案相当多,不少代表提出,政府资金有困难,可发动群众集资。根据这些提案,乃于1952年召开区各界人民代表会时正式作出决议,成立筹集资金建医院筹备小组。刘青林区长和杨亚西分任正副组长,责成区卫生科具体经办此事,立即在全区人民群众中开展集资,每股10元,在很短的期间内共集了460多股,共计股金4600多元。在集资过程中群众热情很高,有的经济虽有困难,但几个人凑到十元便认集一股,以表寸心。这笔经费交给卫生科进行筹办,经过反复研究,确定办院方针必须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宗旨,做法先易后难,从小到大,首先选择在人口比较集中的江北城成立门诊部,定名为江北区人民疗养院门诊部。先在下横街租用汉文诊所的房子作为门诊部,最先参加进来的是王海山医师和汉文诊所主人王汉文医师和黄诚惠助产士。
门诊部成立后,给江北城和附近地区的病人就医,确实提供了很多方便,每天应诊人数常在200号以上。由于看病人数日益增多,地方狭小,不便开展工作,不久便在江北城正街张英儒助产士处,租用了一幢有二楼一底的小楼房(在福音堂右侧)作为门诊部的新址。这样一来,不但房子比较宽敞,而且地点更为适中,看病人数比前增多,但医师又不够用,因此请魏浩罗、张英儒、陈士伟、何俊明等医生相继也参加进来,医疗设备逐步加以补充,并扩大助产科,增设检验科,医务工作日益繁忙,几个医生真是忙得不可开交。接生工作因有助产士黄诚惠和张英儒两人挂牌,得到群众的信赖,因此接生业务也很兴隆。总之,这个小小门诊部,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很紧张的。记得在1954年全区曾发生过流行性感冒,门诊部的医生更是忙得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
当时的医务人员服务精神和服务态度很过硬。工作再忙,也没有一人叫苦叫累,遇到急诊病人大家全力以赴,进行抢救。论报酬,一般工资都不高,最多的每月拿到80多元,其余大都四五十元,若与他们原个体收入相比较,悬殊是很大的,但他们毫不计较。王海山医师、王汉文医师,一参加到医院来,便把自己开业用的医疗器材和药品,悉数带进医院来,只是象征性的收了微不足道的折旧价,可见他们思想境界是很高的,是全心全意倾注在人民医疗事业上。
由于大家团结一致,全心全意为病员服务,门诊部的声誉与日俱增,业务蒸蒸日上,不但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而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小小的门诊部除了开支外,尚有结余,这便鼓舞了我们办院的信心。不久,唐家沱人民群众纷纷反映,该地区地处偏远,人民群众就医倍加困难,要求我们在那里开办门诊部。经我们研究后,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决定在那里也成立一个门诊部,把当地个人开业而医术较高的许超颖医师吸收进来。这个门诊部成立后,当地居民和农民就医方便了,业务也很不错,同样有一定的积累。
由于有了两个门诊部作基础,并从中取得了一定的创办经验,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之下,我们便决定进一步成立住院部。由区政府拨出观音桥杨家花园作为疗养院的院址,经过三四个月的筹备,很快就把住院部成立起来。最初开设了20个简易的床位,吸收了香国寺联合诊所医术较高的吴志辉和沈怀仪两医生进来,虽然设备比较简单,但X光照片机和验血的显微镜等基本的医疗设备都有了。
因医院院址是个花园,地处农村,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个疗养的好地方,有住院部和门诊部,对观音桥一带的群众就医带来很多的方便,很受人们的欢迎,20个床位常常是满员。
住院部收入,不仅能维持开支,每年同样有结余。为了不使入股人吃亏,经筹备组研究,决定把全部股金退还入股人。在退股时,群众普遍说,我们入股之初,并没有想到会退还的,只是想到有了医院,方便群众看病,现在退还了股金可见人民政府处处为人民谋利益,是最讲信用的。大家拿到退还的股金,高兴地说:“我们这点小小的心意,却为本区赚来了一所人们渴望已久的人民医院,真是何乐而不为。”从办院开始到住院部的成立,未花政府一分钱,白手起家地创办了一个住院部和两个门诊部,并解决了几十个人的就业问题,人民群众是高兴的,政府也是满意的。
经过几年艰苦经营,人民疗养院已初具规模,到1956年,我区的各项事业,已上轨道,国家经济已有明显好转,人民群众对医疗事业的要求也相应地更加迫切。因此区政府便决定拨款在现在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地方修建了一所两楼一底的房子,作为医院使用,修好后便把设在杨家花园的住院部搬迁过来,并决定改名为江北区人民医院。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陆续得到充实和改善。著名的老中医焦以南医师及医术较高的赵泽民医师、康明远医师也相继被吸收到医院来,医院的体制,由集体改为全民所有制。
我最早负责过区卫生行政工作,如今欣喜地看到,人民卫生事业数十年来的长足发展。原来江北城的米亭子和木关街两个联合诊所,自筹资金在茅家山开设了一所集体所有制的江北城联合医院。区政府又将唐家沱的门诊部扩建为江北区第二人民医院;把溉澜溪的卫生所扩建为江北区第三人民医院;在石马河联合诊所的基础上扩建为石马河医院;陈家馆联合诊所自己扩建为骨结核医院。其他的卫生机构还有卫生防疫中心、保健中心、环管所、药检所等单位,构成一个完整的卫生系统。
原标题:《【江北党史故事100篇(70)】重庆解放初期江北区卫生事业的回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