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阈下中原文化认同与传播机制探究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摘要】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传播进入了全新时代,为传承创新华夏文明、推进中原文化繁荣发展、创新传播形式、构建中原文化传播机制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新媒体也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运用得当才能有效推动中原文化的蓬勃发展。
国务院下发了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指导意见,这对中原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是一次重大机遇。中原地区的崛起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对此我们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还要提升文化事业建设水平,推进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应该与时代相结合,充分借助当下的主流传播技术和平台,积极开拓和创新文化传播渠道和机制,扩大中原文化的辐射范围,提升中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新媒体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数字电视终端等渠道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一种新媒体形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以个人为中心的新媒体成为当前社会的主流媒体[1]。即时性和多样性是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的显著特征,新媒体平台上的信息纷繁多样,极易诱发不当言论滋生和广泛传播,错误的舆论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群体正确价值观和行文方式的养成及优化极为不利。新媒体这一信息传播平台的出现,不仅给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播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和冲击,本文从新媒体这一视角探究中原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机制,研究科学地构建新媒体视阈下中原文化认同与传播新机制,为中原文化的广泛传播与繁荣发展提供动力,提高中原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
中原文化从某一特定的分类标准来说属于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生活在这一地域内的人类群体文化和生活在这一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环境文化的总和。中原地域文化的元素可以细致地划分为环境文化、人类群体文化、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四种类型。
中原环境文化就是中原地区自然环境文化和社会环境文化,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广大劳动人民根据中原地域的自然环境等元素创造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在劳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改造自然环境,中原地区有着丰富的史前文化和古都群文化,这些文化元素在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中原地域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中原人类群体文化就是中原人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的共同认可的文化,人类群体文化具有浓厚的姓氏文化。物质文化包含历史性建筑文化、遗址和文物三个方面,是在一代又一代传承和发展中原文化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卓越超群的物质文化成果。非物质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拥有共同的价值观、生活观的前提下约定俗成并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生活技术与民俗。
中原文化的特征体现在很多方面,中原文化是中华之根,是华夏之魂,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原文化具有多源性特征,但组成中原文化的因子之间是不完全平衡的,中原文化对其他地域文化有着支配作用,中原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占据中心地位,早从裴李岗文化时期开始,中原文化就一直以文化领先优势和强劲的发展态势立足,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中国文化的格局是多元一体的,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其凝聚力始终在国家建设、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使得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外来文化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大力传播中原文化,发挥其巨大的凝聚力,才能更好地应对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了解中原文化的内涵结构体系能够丰富中原文化的构建理论,帮助人们在繁杂的信息中清晰、快速地认识中原文化的整体面貌,准确地了解中原文化的根本性特征,准确掌握中原文化的优势,更好地在新媒体时代弘扬中原文化,鼓舞更多中华儿女的精神,提升对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认同,为祖国建设凝聚更强大的力量,这有助于推动中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充分发挥出其原本的优势,为中原崛起提供助力。
文化认同这一问题是文化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文化研究学者认为,文化认同就是个人或集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约定俗成的群体理念和行为特征的认同和接纳。文化认同最显著的表现就是集体中的每个人都是用集体共同认可的语言和文字符号,遵守集体的共同文化理念,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念,遵守集体制定的行为规范。新媒体的出现使信息传播增添了网民社会关系以及文化认同这两项附加价值[2]。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必须依靠文化认同,想让更多的人认同中原文化,就要扩大中原文化的辐射面,对此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迅速将中原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培育出更多认可中原文化的群体。文化传播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文化再创造的过程,传承和弘扬中原文化不仅能提高人们对中原的认同,还会创新出新的文化内容和意义。
新媒体时代,受众不仅是信息接收者,还是信息制造者和传递者,微博、论坛、微信、QQ等新兴技术为网民表达自己的政治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建设与监督的意愿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新媒体信息传播领域内人人平等,网民利用新媒体发表和传递自己的想法,在广泛的交流互动中能影响甚至左右社会舆论的走向。新媒体平台中充斥着多元文化,这些文化对中原文化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中原文化要想在新媒体时代中继续生存和发展,必须与时代紧密结合,将中原文化用当下人们喜闻乐见的语言与受众进行交流,用具有个性化、平和、时尚气息的语言和理念为网民打造积极健康的主流舆论,让广大受众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能迅速精准地识别中原文化的优秀特质,实现中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
马克思认为,理论能满足国家和地区建设发展需求的程度决定着理论在这一地域内的实现程度。文化的认同取决于文化的价值,人们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播范围取决于中原文化的内涵在国家建设中的价值。文化价值是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依据,也是文化的生命力和传播的基础条件。
中原文化在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中沉淀了丰富的内涵,在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依旧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中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崇尚和平、刚健有为、生活哲学和变革进取等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文化形态的性格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文化传承不仅能影响过去,还能影响当下和未来,不仅影响中华民族,还将影响世界。要提升中原文化的内涵层次,吸引更多的人了解中原文化,认同中原文化。让中原文化的传播渗透到新媒体受众群体中,借助新媒体社交平台等让更多的人认识中原文化、了解中原民间艺术的精髓。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更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提高人们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构建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体系应该坚持古为今用,兼容并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推陈出新,深入挖掘中原文化思想潜藏的价值,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对优秀的中原文化进行整合创新,培育具有中原地方特色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原文化品牌,拓展文化对外交流渠道,让中原地区成为传播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窗口。对此,中原地区应该积极借助新媒体的信息,跨时空传播这一优势,借助声音、文字、图像、影像多种形态相结合的方式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手机、移动电视、网络等技术打破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全面的信息服务,信息不再受媒体的区域性垄断,为媒体间的信息优化整合提供了便捷的渠道。
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当媒介成为信息的载体,媒介的影响力将会超过传播的信息内容。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介的传播文本碎片化、表达间断、发布方式简单易懂,信息可以交互传递的优势使新媒体迅速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原文化的传播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开拓一种有效的认同和传播渠道。[3]
中原文化承载着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的骄傲和盛名,经过几千年的沉淀和传承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一部中原文化史,半部中华文化史。中原文化在进行传承和传播的过程中应该正确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用生动鲜活的影像、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每位受众都成为中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展中原文化的覆盖面。
(二)整合优化并深入挖掘创新新的中原文化资源,推进中原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
5000多年的传承与创新积淀下来了极为丰富的中原文化资源,如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书院文化、宗教文化、科技文化等,中华民族很多文化精髓都集中于此,中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4]中原文化的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使其具有极强的吸纳力量,将中国其他地区和国外优秀文化都吸收进来,经过不断地磨合贯通,最终形成独具中原特色的文化模式。
《华豫之门》是2014年在河南电视台开办的一档宣传中原文化的节目,节目内容设置以河南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用新颖的形式、鲜明的个性特征通过电视平台向人们传递中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人文思想,为人们解读中原文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窗口。
随后河南电视台相继开办了《汉字英雄》《成语英雄》等全民都可以参与的具有一定娱乐性质和文化宣传性质的节目。随着节目的播出,收获了大批喜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粉丝,有效地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的学习兴趣。
在当前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将文化发展与传播和经济建设相结合,才能推进中原崛起。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原经济和文化的崛起需要借助当下的主流传播形式,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的传播效应和广告效应开展文化建设和传播,对此,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在网上开展与文化有关的主体活动,吸引网民积极参与,深入挖掘中原文化的潜在价值,丰富中原文化的内涵,提升中原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让中原文化成为推进中原崛起的重要动力。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和组织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制作文化主题鲜明的微电影,开办与文化有关的娱乐节目,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方式能将中原文化传递到各个地区,让更多的人接触、了解并喜爱上中原文化,逐渐对中原文化产生认同。
新媒体还具有信息技术跨越幅度较大、领域较全的特征,中原文化要想在新媒体领域不断壮大,就必须会正确运用新媒体技术,对此首先要正确认识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根据特征才能创建适合中原文化传播的科学的长效机制,逐步发展形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的文化传播格局。
(一)明确划分文化传播监督与管理的责任机制,实现责任到位,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河南省一直致力于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和传播工作,不断塑造良好的、具有中原地方特色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品牌,提高新媒体文化传播平台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推行电子政务。政府部门还应该掌握新媒体的话语主导权,用健康向上的文化引导舆论走向,创新文化内容和宣传方式,满足广大网民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网民的精神文化质量。政府部门要明确责任机制,将责任划分到具体岗位,利用政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提高新媒体网络文化传播平台的影响力,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中原文化认同和传播工作,构建健全的中原文化长效传播机制来保障新媒体网络文化传播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确保政府教育和引导民众这一社会责任的落实。
传承与创新文化要坚持文化是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服务的理念,文化传承与发展应该遵循兼容并蓄、除旧革新的原则,政府部门要提高对文化建设的重视,加大资金、设备建设的投入力度,深入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新媒体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实现中原文化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原文化,继而去学习和了解中原文化的内涵和时代价值。同时还应该大力借助群众的力量,通过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科学的现代化文化传播体系,为受众提供更多免费的基本文化服务,让中原文化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媒体领域,信息的传播者不受限制,他们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这种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更能真实、客观、详细地反映出受众的信息需求,也正是如此,那些贴近群众生活、贴近实际的资讯类信息内容覆盖范围极为广阔。政府部门要做好信息监管工作,确保网络环境的健康,为广大群众享有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食粮提供保障。
新媒体时代,经济全球化,思想文化多元化,因此我们要健全中原文化传播长效保障机制,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抓住机遇,积极创新,从社会的各个方面构建健全的保障机制,制定科学的传播战略。此外,政府各个部门之间也要加强文化交流,制造出更多文化精品,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将中原文化推送到世界各国人民眼前,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看到中原文化,从而去学习中原文化。
科学严谨的政策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导向,中原文化的认同与传播机制的构建需要科学的文化政策支撑,只有严格遵循政策及规章制度,才能保障中原文化认同与传播机制构建中的人才、技术、资金集结的充足,使文化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实现中原崛起和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
首先各级政府要积极制定科学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文化建设的财政、人力和技术的投入力度。对此,政府部门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打造具有中原地域特色的文化产品品牌,提升中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力发展新媒体文化业态,创建一批独具中原地区文化特色的产业品牌和竞争力较强的文化骨干企业。
其次是加大对文化文艺系统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文艺团体下基层宣传演出的资金补助,为文艺团体提供充足的办公经费和排练场地,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文艺团体,推进文艺事业的发展。此外,政府还应积极鼓励企业投资中原文化事业建设,推进中原地区文化与经济的共同繁荣[5];政府还需正确引导新闻媒体之间的有效交流,通过新闻媒体的传播优势推进中原文化更好的“走出去”,加强海内外华人之间的文化交流,赢得海内外华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继而带动更多的人去了解和传播中原文化。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少林文化、文字沿革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丰富中原文化的内涵,提升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新闻爱好者》收录的一篇有关中原文化传播创新的文章中强调,传承文化需要打造媒介品牌,因为媒体呈现的文化虽然是传统文化的再现,但也是经过当下人们的眼光重新审视加工而成的,媒介呈现的文化是符合现代人审美习惯的历史文化。对此政府还要提高对新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和提升的重视,倾力打造一系列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文化盛典,多元化、多方面、多形式地保障中原文化持续长效地发展、推广和传播。
信息传播数字化、碎片化、海量化、网络化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趋势,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要求各行各业必须提高对技术革新的重视,政府部门及媒体从业者也应该重视技术革新,及时掌握新媒体时代的各种新型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尼葛罗庞帝曾说过,“传统的大众媒介正朝着个人化的双向交流演变,信息不再需要被推动,人们会主动将自己需要的信息拉到眼前,信息消费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创造者和传递者。”新媒体传播以数字技术为核心,人际传播也有了交互性,尤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是当前人们最常使用,也是最习惯的一种日常交流工具。各级政府还要积极培养新媒体技术的科技人员,推进新媒体文化传播方式的科技化发展。
新媒体的产生和普及使文化传播也进入了全新时代,新媒体独特的传播方式和传播优势给媒介传播带来了重大影响。中原文化的认同与传播必须正确运用新媒体这一新型传播工具,深入探索新媒体视阈下中原文化传播创新路径,不断完善中原文化认同和传播机制,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我们必须大力探究有效的传播和发展路径,使其发挥出潜藏的巨大时代价值,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本文为2018年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原文化传播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立项编号:0)
[1]李晶.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中原文化传播新机制的构建[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2]韩晓明.培育文化认同,推进中原文化对外传播[J].天中学刊,2013(6).
[3]郑崇选.当代中国媒介转型与文化形态变迁[J].当代传播,2014(3).
[4]许春燕.继承与改造:传媒文化与当代民俗——以“电子红包”现象为例[J].新闻世界,2015(8).
[5]辛欣.中原文化的媒介呈现及传播创新[J].新闻爱好者,2013(5).
编者按:近期,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成为舆论热点。相比尚不熟悉互联网的老人,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操作的老年网民同样面临网络谣言、网络诈骗、虚假广告等陷阱,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远低于年轻网民。…
在现代社会数字化与智能化飞速发展的当下,老年人与互联网之间的“数字鸿沟”已成为必须逾越的课题。2020年底,工信部正式印发《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方案》。…
最新更新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 全方位展示云南地方文化特色 云南16个州市将亮相进博会
- 彝族(撒尼)刺绣、宜良竹编……10项云南非遗项目将亮相进博会 展非遗文化风采
- “云南少数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文献典藏”丛书丨三大特色诠释深度交融
- 2023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急需紧缺人才考核招聘公告(10人)
- 老故事·大理非遗(1)-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
- “文化+”引领下的云南文化产业呈现蓬勃生机——写在创意云南2021文博会开幕之际
- 聚焦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世界的‘香格里拉’”大型调研采访启动
- 云南省万名文旅青年志愿者服务暨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旅游市场治理、安全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 探索西南:风景、美食、历史与文化
- 云南5000文物图片展再现“古滇国文明”_文化频道_凤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