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他是抗战老兵兄弟三人走上抗日战场胜利后回乡务农感恩好时代

2023-04-29 08:47分类: 云南名人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这位老人叫杨信文,今年93岁,家住云南省剑川县甸南天马镇,是一位抗战老兵。

  老人十七岁那年,同两个哥哥一起参军抗日,当时家里是四兄弟,只留下了一个哥哥照顾家里,他们三个都走上了战场。

  老人参加的滇、川、贵人员组成的一只军队,也叫“鹤庆独立营”,营长叫杨明,副营长叫赵润(是云南近代文化名人赵藩孙子),当时共有六个连,每个连是120人编制,当时剑川县共有50人在这个部队里。这是老人给我展示国家颁发给他的抗战七十周年纪念章。

  参军后先是在丽江训练了三个月,然后每人发一只汉阳造步枪,十发子弹,两颗六磅手榴弹就奔赴滇西抗日战场,当然了他们一路是走着去的。他们每人是每天24两粮食标准,可以吃饱,但没有其他军饷,他们属于地方军,当时中央军条件要好很多。

  杨信文跟随部队来到了怒江,这时怒江的惠通桥已被国军炸毁,挡住了日军进犯昆明。西岸是日军,东面是国军,两方对峙,杨信文的部队就住在在这里,隔江与日军相对,老人说副营长赵润是他剑川的老乡,看他年纪小,一直照顾他,让他站岗,而没有参与直接上战场拼杀,老人对赵副营长一直心存感激,多少年过去了,还记得当年对他的教诲和帮助。

  老人说那时是不知道害怕,但也没有想到能活着回来,不仅战场上死人,就是平时疾病和事故也死了好多人,而医疗条件也不行,他们是杂牌军,根本没有必要的后勤保障,小病自己挺,大病就等死了。

  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军要收编他们部队,但大部分人都选择了回家,他们不愿意再打仗。离家三年想爹娘、想家乡,他扔下枪就走人了。回乡后一直务农,直到干不动了。但他的两个哥哥一个失踪,一个后来死在了东北内战(老人说是国军184师)。

  老人现在身体很好,可以自己在村里走走,头脑清楚,手脚也很灵活。老人说现在享受每月500元的“抗战津贴”,当地对90岁以上老人每月还有100元补助,老人很满意了。他说现在日子好了,可以吃饱饭了,不打仗了,这就是幸福啊。(书影拍摄写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昆明名人故居10丨探寻街头巷尾里的名人风骨揭开尘封的昆明往事!

下一篇:云南“最大”的地级市 人口263万 GDP竟超662亿元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