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从甩米线开始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可参考性较高的数字来源于去年8月份的一场过桥米线产业发展座谈会,云南省过桥米线协会在会上给出了保守预估:云南的米线亿元,米线全产业链(不包括配套及衍生产业)总产值预计为450亿—600亿元。
云茶产业,2021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071.1亿元;云花产业,2021年全产业链产值达1034.2亿元;云蔬产业,2021年产值近1000亿元;云果产业,2021年产值达505亿元。
粗略地看,米线产业产值约为云茶、云花、云蔬的一半,与云果在同一产值区间。显然,米线是“云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品类。
爱米线的“吃货”遍布全国,据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昆明、重庆、西安、成都、郑州、济南、沈阳、广州和深圳等15个城市中,已经有63513家米线万家,竟然比昆明的米线店还多。
云南米线的“忠粉”不只在国内。2019年出口的云南米线%以上,其中韩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国的出口量占了近30%;同时云南米线产品还出口到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地区。
全国米线的江湖格局眼下,经过多年的发展,米线市场正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发展态势。
◆第三阵营:主打云南菜的云南餐厅,以云海肴、彩泥·云南菜等为代表。这些餐厅主推云南特色菜式,米线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菜品,却也分割了一部分米线个阵营各自聚焦于自己的目标市场,其多元发展、合力发展和拓展发展为云南米线的品牌输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有益作用,一起推动了米线市场的大繁荣。
二是传统与创新难以平衡。米线是一个具有极强云南风情属性的品类,若是要追求正宗地道的话,对于食材和消费者的要求均较高。譬如要达到传统过桥米线的隆重仪式感和纯正的口感,就要选用云南的酸浆米线再配上云南当地的食材,按照先荤后素的就餐顺序。
三是门槛低,同质化严重。米线行业主打正宗路线,以云南过桥米线为名号试图打开市场,但是就结果而论这块招牌在当下已不再是金字招牌,同质化较为严重。凡是米线店就主打过桥米线,而且口味基本相近,价格相比普通的粉面又高出不少。
四是供应链和标准化是个大难题。要想强化云南米线特色,特色食材必不可少,而这对于米线品牌的供应链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想提供原滋原味的食材,如若没有稳定的供货商以及成熟的物料运输体系,是不可能将特色食材输送到全国各地去的。唯有很好地解决供应链难题,才能坚定地迈出全国拓展的步伐,不然永远也只能在区域内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大米加工行业已达千亿元规模,其中云南大米加工体量“三分天下有其一”。按理说,如此庞大的加工体量,也意味着盆满钵满的巨额收益,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与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螺蛳粉和沙县小吃相比,云南米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达501.6亿元,沙县小吃8.8万家门店,遍布72个国家和地区,年营业额逾500亿元,而云南米线全产业链总产值则预计为450亿元至600亿元。乍一看,好像三者在伯仲之间,都是500亿元上下,可螺蛳粉和沙县小吃强调的是销售收入、营业额,而云南米线则说的是总产值,且用的是含糊又暧昧的“预计”一词,其间的差距想必也不用多言。
云南米线要做大做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写好“出云南记”,当螺蛳粉和沙县小吃在全国乃至全球布局的时候,如果云南米线还走不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想要将其培育成强省富民的产业就是奢望。
今年1月,云南省商务厅等7部门制定了《云南省加快推动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详细明确了4个方面12项主要任务,提出了,到2025年,培育云南“专精特新”米线家、过桥米线家以上过桥米线连锁门店,实现云南米线全产业链年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从发布食品加工标准到出台具体的行动计划,可以看到云南米线产业发展已经“蓄谋已久”,更透露出从上到下助推米线产业发展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