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春月是昆明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古老的古滇青铜文化孕育了滇池边充满神秘色彩的先民。3000年前,是谁带来了千里之外来自印度洋的贝壳,还珍藏在铸造精美的青铜贮贝器里?又是谁让这些灿烂的文明突然成了至今无法追寻的谜团?在滇池边众多的贝丘遗址里,在晋宁石寨山、呈贡天子庙出土的青铜器中,古滇国悠远而又神秘的历史让人着迷。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昆明就位列其中。
从春城无处不飞花到胜似人间四月天,从西山睡美人到大观楼长联的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这些美丽的词语将春城昆明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4月17日,春风拂面、繁花似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向往的生活—— 还是昆明”专场新闻发布会在风景如画的昆明大观楼拉开序幕。
当天,跟随昆明历史文化讲述者岳立、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团长柴沁园、Park1903·昆明当代美术馆副馆长谢飞等7位讲述嘉宾,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天气晴朗、熏风和畅、遍地鲜花、五光十色的春城,在明媚春光中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昆明有多少年的历史?”“2000多年的历史。2022年,晋宁河泊所再次发掘出土的汉代竹简和印章封泥又一次让昆明声名鹊起。这些文物的出土,实实在在地证实了早在2000多年前,云南众多的部落民族就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昆明历史文化讲述者岳立的开场白,让“昆明记忆”从历史的长河中缓缓走来。
西汉末年,汉宣帝派谏议大夫王褒持皇帝节杖前往南方,寻找可以护国佑民的金马碧鸡之神,王褒病死途中,并没有找到传说中的金马碧鸡。千年之后,一位22岁的状元郎因为触怒皇帝而被发配云南,他就是《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作者杨慎。在云南,他爱上了昆明的山山水水和四季如春繁花不断的美景,写下了“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的名句,让昆明“春城”的美誉从此传遍四海。他用学者独到的见解考证了千年前王褒那个南方金马碧鸡之神的传说,认为这两位祥瑞之神就在昆明。
今天,在昆明西山“千步崖”的中段,王褒的“移金马碧鸡颂”依然镌刻在巨石上。也由此,西山有了碧鸡寺,东边有了金马山金马寺,两座坊60年一遇的“金碧交辉”奇观也成了数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的美丽传说。
“昆明用四季如春的天气和四季不断的繁花愉悦着人们的心情,用坚韧的性格不遗余力地供养着、保留着西南联大等民族文化的火种。”岳立讲述道,昆明是宽容而温厚的。徜徉在昆明,悠久的历史、深厚的人文、蓬勃的未来……无不让人着迷神往。
眼下又到赏花季,教场中路蓝花楹一天一个样,逐渐变为紫色花海。“我在这里居住了40年,生活在这里感觉很幸福。”家住教场中路附近的王树云老人说,“这些年,教场中路蓝花楹大道不断培育和提升,街区更加干净精致,我成为每年第一批看到蓝花楹美景的人。虽然快80岁了,但我的生活蒸蒸日上!”
“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的昆明,是人民音乐家聂耳的故乡。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诞生了一支在全国响当当的交响乐团——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我想用交响乐的方式向大家介绍一下昆明。”发布会上,昆明聂耳交响乐团团长柴沁园如此介绍。会场,由昆明聂耳交响乐团现场演奏的《滇池圆舞曲》轻轻响起,优雅的小提琴声与婉约精致的竖琴声,让大家仿佛听到春天的声音、闻到春天的气息。
回望历史,辛亥革命让昆明站在了历史的潮头,边陲之地的“重九起义”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翠湖边的云南陆军讲武堂成了革命的熔炉、将帅的摇篮。从这里走出了元帅、总司令等几百位风云人物,一路伴随着从辛亥革命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如今,云南陆军讲武堂博物馆每天都在讲述着昆明的辉煌。
1912年初,一个男婴呱呱坠地。短短20多岁的生命里,为我们留下了《金蛇狂舞》《翠湖春晓》《卖报歌》等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他就是在昆明出生、成长的国歌曲作者——聂耳。
2010年3月成立的昆明聂耳交响乐团,是中国唯一一支以人民音乐家聂耳命名的交响乐团,代表云南省和昆明市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以及文艺精品的打造。
“春城无处不飞花。”在云南,“鲜花”这张城市名片,带给云南无数美誉,于是“鲜花系列音乐会”应运而生。万溪冲的梨花、翠湖的郁金香、植物园的每一种鲜花盛开,或者一年四季不同植物最美的时候,各大景区、古村落,都有音乐响起,听到花开的声音。
鲜花与音乐、掌声与笑容、阳光与空气,让大家感受到在云南、昆明生活的美好、诗意与幸福。柴沁园表示,云南有着诗的人文、歌的景色,到处都是歌山舞海。这些自然人文条件,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通过这些充满特色的文化和音乐,云南向世界递出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今年春节期间,昆明接待游客900多万人次,入围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名。云南玛拿国际旅行社总经理方泽华说,他从事旅游业25年,在纵贯地球南北的无数次旅行中发现,昆明,真的很独特;昆明,确实是适合旅居的天堂城市,无论是气候、文化底蕴、旅游资源、生活节奏,还是城市的生活配套或交通便利程度。
“做负责任的旅游,用我们的工作向世界讲述昆明、讲述昆明人、讲述昆明故事,带领游客了解昆明、走近昆明、爱上昆明,更陶醉地融入昆明的乡土乡情,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以此满足更多游客对永恒春天之城的一切向往。”方泽华坦言,“负责任的旅游”与大众旅游是相对的,是一种减少对社会、环境负面影响,积极营造正面影响的旅游形式,这一理念可以体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说,负责任的旅游,要求在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包括酒店、餐厅、游客,都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生态等方面进行保护,尽可能最大限度减少旅游业的负面影响,助力当地发展。
“全国鲜切花的10枝有7枝来自昆明,昆明已成为中国花卉消费市场最大的供应地。”云南斗南花卉产业集团执行总裁钱崇峻介绍,昆明的花卉产业经过近40年的培育和发展,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鲜切花商品化种植和交易的道路,已成为全国鲜花消费市场最大的供应地和交易中心,拥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昆明斗南花卉交易市场。在这里,每天上市117类1600多个品种的鲜花,鲜切花产量占全省的62%以上,交易量占全国的50%以上。当前,我国花卉消费已经全面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昆明已具备打造世界一流花卉产业的市场潜力。
云南的花是生活的符号。如今,每一个来昆明旅游的中外朋友都会到斗南花卉市场去走一走,体验“鲜花自由”的幸福感。这些娇艳的花儿把昆明的美、云南的美永远地留在了每一位朋友心中,送到全国人民的家里,让人们时时刻刻享受云南昆明春天的美丽,体验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我爱艺术,我也爱昆明。”在文化巷漫步、看书、喝咖啡,是Park1903·昆明当代美术馆副馆长谢飞在昆明闲适的生活状态。
2000年,谢飞第一次来到昆明,在云南大学研习中文。他很快便爱上了这座城市,于是留了下来。从那以后的20多年间,他几乎一直住在中国,其间虽曾两次搬到北京,但最终还是重回昆明的怀抱。
不是故乡胜似故乡。作为一名把他乡作故乡的美国人,5年前,谢飞在滇池湖畔的公园1903购物广场成立了昆明当代美术馆。在此期间,他和团队投身云南昆明的文化领域,参与发掘、保护和展示云南特别是昆明的文化艺术。2022年,他们举办了一个名为“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的蘑菇展览。“云南很多野生菌真的很美味,这是一场只有在云南才能享受的饕餮盛宴。云南是全世界最大的食用野生菌市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野生蘑菇产业,也是一些世界最前沿的真菌遗传学、生物化学和行为研究的所在地。”谢飞坦言,“当我看着云南独特的文化令世界各地的观众折服时,一种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昆明慢慢变成了我的第二故乡,希望让全球关注云南、关注昆明。”
“我来到昆明和贝泰妮结缘,一步步被历史文化名城、春城昆明的魅力所吸引,有3个典型经历。”云南特色植物提取实验室功能性食品研发中心总监、首席科学家史珅分享了“会怼人的猎头小哥”“诗和远方”“一个又来了的领导”3个小故事。
史珅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在寻找一种“眼前的苟且”与“诗和远方”的平衡,对于她而言,在一步步了解云科之后,认识到云科实验室定位是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下的开发利用。在云科实验室,云科联合各行业专业资源,参与到一系列的国家标准团体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当中,并为开发以云南特色为核心产品力的功能性食品作好了准备,力争成为把云南植物王国的丰富资源推向产业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昆明打造全国一流水平的营商环境,我听到了、看到了,更切实感受到了。”史珅分享了对昆明的向往和热爱。
“璞玉一直在探索,作为文化空间,如何才能让城市的主人、外来的客人,在了解自己的同时认知世界。”昆明璞玉书店的主理人刘帅说,如果说“向往的生活还是昆明”,作为一个新昆明人,他认为自己就是个特别好的例子。
2007年9月,刘帅从北方来到昆明的大学读书,下了火车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好在”。这里的夏天是可以舒服到“不出汗”的,冬天也是可以不需要暖气的。学生时代的感受是“好美”“好棒”,春天爬西山,眺望昆明城,一切烦恼都没了;夏天逛逛文化巷、西南联大旧址,感受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秋天约上三五好友到植物园、世博园游玩,用植物的力量治愈自己;冬天在滇池边喂喂远道而来的好朋友红嘴鸥。
刘帅说,作为省会城市,昆明交通便利,几个小时就可到达热门旅游地,去东南亚旅行交通成本也极低。在昆明,除了可以吃到本地人才知道的神秘小炒,还能吃到20多个少数民族的美食。所以他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16年,他也成了地地道道的“新昆明人”。
因为热爱昆明,所以留在昆明,因为城市的文化如此迷人,便想用一个空间,记录城市的文化,参与城市的文化,共建城市的文化。
2018年3月,璞玉的灯第一次在昆明这座城市点亮。此后,璞玉书店用一本本书、一期期主题、一场场活动,与昆明这座城市见面。
随着璞玉书店被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认识,通过璞玉,他们也看到了昆明,看到了云南。
“昆明永远是那样美,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大观楼旁,春日的阳光洒满湖面,此时,林徽因笔下的春城昆明,生动地来到我们眼前。(云南日报 记者余红 龙舟)
60多年前,散文作家杨朔在《茶花赋》一文中发出“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的感叹,让人们对四季如春的昆明心生向往;30多年前,汪曾祺笔下“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的雨,让这个西南边陲城市的浪漫可触可及;2022年7月,资深媒体人庄雅婷在网络上发布文章《一到昆明,我立刻慌了》,迅速呈现出刷屏态势。从“醉了”到“动情”再到“慌了”,昆明带给游客接连的“不淡定”,是令人向往的气候条件,是让人目不暇接的文化资源,更是带给人美好体验的多元生活方式……
时常有人说,他乡容不下灵魂,故乡安不下肉身。但如果有一个地方是特例,那一定是云南、一定是昆明。从作家老舍写出系列散文《滇行短记》记录了昆明许多景致,到林徽因感叹“昆明永远那么美,不论是晴天还是雨天”,再到沈从文描写昆明近郊“跑马节”的热闹场景……昆明的魅力,超越时空的力量,绽放出持久的活力。
因独特的气候、资源、文化、美食等优势,昆明多次入围各类“最宜居城市”榜。要持续让昆明成为人人向往之地,仍需多方发力。一则,继续坚持特色。昆明气候、生物、历史文化等资源丰富,很多都具有独特性,如气候条件、斗南花市、古滇国文化、西南联大等,需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宣传、阐释、推介工作。二则,持续练好内功。具备各类资源只是“硬性”的基础条件,若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仍需从市容市貌、道路交通、城市更新、文明素质等多方面着力,更好地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做好“软服务”。三则,接续做好融合文章。继续以“城市景区化、景区全域化”为重点,在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等方面不断作出新的探索与尝试。
只有让不同的人都能感受昆明之美,在昆明找到“向往的生活”,那才是对“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