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共有革命遗址1903个数量居全国前十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经过一年多的艰辛努力,省革命遗址普查工作领导小组首次摸清了全省革命遗址的“家底”。据统计,目前,云南共有革命遗址1903个,其他革命遗址362个,共计2265个,数量居全国前10位。
云南省从2011年开始,每年安排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保护利用补助专项资金,2020年,专项资金由3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由省委党史研究室和省财政厅组织拨付,开展革命遗址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
昆明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红军长征纪念馆重新修缮,对外开放后吸引不少游客进入纪念馆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林兴介绍,党史资料是党的历史活动的重要载体。省委党史研究室建室之初,云南省党史资料征编工作从零开始,从征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史料起步,逐步建立完善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史资料体系。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党史资料征集工作逐步转向社会主义时期。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共云南地方史》第一卷出版发行,启动《中国云南历史》第二卷编写工作。围绕这一工程,省委党史研究室先后编纂出版了20余本专题资料。同时,注意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资料体系进行补缺,编辑出版了系列书籍。开展了口述历史资料的抢救征集工作。先后完成了一大批老同志回忆录的编纂、出版工作。
在云南省党史工作者长期研究的基础上,经省委常委会审定,2001年出版发行《中共云南地方史》第一卷,2018年出版发行《中国云南历史》第二卷,全面系统反映了党领导云南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除党史基本著作以外,还组织编写了一批专门史。各级党史部门相继出版了一批研究成果,并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中获奖。
“随着党史工作的不断发展,我们注重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总结、运用党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深化对服务大局、贴近现实的资政专题研究,成为我室工作的一个新亮点。”杨林兴介绍,《云南民族“直过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研究成果,荣获“全国党史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奖”,云南民族“直过区”发展被列入省发展改革委制订全省发展规划之中。
“革命遗址是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新时代的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杨林兴介绍,云南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省份,云南省共有革命遗址1903个,其他革命遗址362个,共计2265个,数量在全国居前10位。
多年来,云南积极组织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传承红色历史文化,发挥了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特别是2020年,云南省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修缮完成的革命遗址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党员干部教育活动实践基地和现场教学点等等,还助推了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了红色文化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的融合发展,红色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融合发展,革命遗址的功能日益凸显。
杨林兴表示,在开展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中,始终重视创新转化成果,充分发挥革命遗址的宣传教育作用。“今后,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护利用革命遗址的重大意义,保护好、利用好革命遗址,使云南革命遗址真正‘活起来’,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代代相传,为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凝聚强大力量。”
杨林兴表示,当前,党史工作迎来“盛世修史”的历史机遇和良好契机,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云南党史工作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省委党史研究室将全力抓好党史基本著作的编撰和深化研究,抓好《中国云南历史》第一卷、第二卷的深化研究和第三卷的基础研究工作,重点完成《扎西会议开启中国革命新征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中共云南一大纪实》《云南革命老区通览》《中共中央西南局云南历史文献选编(1949—1954)》《云南社会事业建设》《云南经济体制改革》《中国云南一百年大事记》《云南省志·中共云南省委志》等出版工作。启动《云南三线建设历史研究》和《中国云南历史》第三卷编撰工作,完成《中国100年云南发展历程、成就和经验》课题研究和出版发行工作。
此外,深入推进“四史”宣讲,打造精品课程,切实增强“四史”宣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效性。配合省委宣传部开展好云南省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工作。制定《2021—2025年全省革命遗址保护规划》,持续开展好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