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产188

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云南曲靖:探索城乡融合“陆良模式” 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23-04-13 15:00分类: 云南特产 阅读: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区先导工程位于三岔河镇清河社区。该社区辖2个自然村,11个村(居)民小组,共1088户3400人,距陆良县城10公里,距三岔河集镇1.5公里,属典型的城乡接合部。项目实施前,该社区建筑风格杂乱、村庄布局错落无序、村内私搭乱建现象突出,既无秀美自然风光,也无特色民族文化,跟全省大多城郊接合部社区一样,且具有体量大、拆迁难、纠纷多、无特色等特点。陆良县坚持从实验到实践、从先导到示范,以三岔河镇清河社区作为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示范点,探索出了“5+4+3+N”的乡村振兴“陆良模式”,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陆良县坚持把“和”与“美”作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基本要求,邀请中国农业大学李小云教授团队作为顾问,指导三岔河镇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以五个融合破解城乡融合发展难题。一是坚持基础设施融合“换样子”。通盘考虑村庄乡土风貌、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现状,坚守“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设计理念,秉持不大拆大建的原则,最大限度保留乡村原有风貌和格局。全面实施小三园、特色巷道、村史馆、党群服务中心等“五改四创三心一地”工程,村庄公共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村容村貌持续提升。二是坚持产业融合“搭台子”。做好“土特产”文章,坚持农业与二、三产业协调共同发展,建立充满活力、功能完备、结构合理的乡村产业体系。因地制宜打造现代观光农业示范园,示范种植莲子藕、慈姑等水生经济作物308亩,年产值达580余万元;组建电商销售平台,培育植入村庄商业业态,建设蔬菜分拣交易中心,开发就业岗位300余个,每年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0余万元。三是坚持公共服务融合“架梯子”。按照“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合理利用、功能拓展”的思路,一体打造老年幸福餐厅,改造提升文化休闲广场、红色驿站和社区卫生所等便民设施,办好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民生实事,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四是坚持文化融合“探路子”。围绕乡村文化产业,开发有特色的文创产品,实现乡土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创新融合;收集整理本地人文故事,总结提炼“清河精神”,创办荷花里文创工作室,成立陆良书法协会清河分会,组建荷花里民间文艺队,在传承和发扬乡土文化上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坚持基层治理融合“开方子”。用管理城市的理念治理乡村,以数字化赋能打造智慧乡村,建立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机制,将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划入网格,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群众关心乡村发展、投身乡村建设、参与乡村治理,全面推行“门前五包”和“田间三包”责任制,长效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居民安全感、满意度明显提升。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得好不好,最终农民说了算。坚持党群齐心、干群协力、全民参与、利益共赢,让全村的生产资料、生产力、生产关系进行重组及有效配置。一是激活乡村沉睡“三资”“助力干”。深度挖掘乡村优势资源,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打造了“一馆两场三巷四区、一廊二站三园六院”景观;通过强化“三资”管理,积极引导群众将沉睡的、沉默的、沉淀的资产、土地、闲置房屋和庭院唤醒激活起来,“一户一策”为农户量身定制经营业态,灵活多样地参与业态经营。引导农民盘活闲置资源,培育农家乐、手工坊等新业态38家,有效实现资源向资产的转变,增强乡村内生动力,助推村集体资金增量、资产增值、资源增效。二是激活农民主体地位“有人干”。秉持“农民的村庄农民建设、农民的村庄农民管理、农民的村庄农民享受”的理念,始终尊重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决策主体、建设主体、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在党支部的示范带动下,党员群众无偿捐献花卉、刺绣、老物件、老照片等物品800余件,以工代赈参与村庄建设3200余人次,实现三堆变三园、村庄变景点、庭院变花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休闲变旅游“六个大变样”。三是激活乡村人才“带着干”。深入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回引行动,邀请退休干部、乡贤、懂技术会经营的外出务工者等40余人组建“返乡能人”顾问团,建立健全“陪伴式人才成长”机制;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培育和筛选一批善于学网懂网用网的“新农人”,帮助他们开展更多正能量、高质量、有流量、促销量的助农直播。加强乡土人才培育,厚植家乡情怀,让越来越多的“田秀才”“土专家”“巧绣娘”闻令而动,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四是激活基层组织“领着干”。重塑农民合作组织和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组织体系,采取“党支部+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民”的运营模式,成立曲靖浩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由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公司董事长,向社会招聘“乡村CEO”3名,建立健全“乡村CEO”管理机制,撬动社会资本,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整合乡村振兴四位一体、水美乡村等各类项目资金3000余万元,组织发动群众以工代赈折合资金600余万元,引导群众投资320万元,目前,遇见·荷花里民宿、咖啡屋、酒吧、冷饮店等新业态争奇斗艳、蔚然成风,2022年春节期间试运营20余天,各业态共创收386万元。

  坚持“机制先行、运营前置、业态营利、生态宜居”,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改革活力。一是建立陪伴式成长的组织机制“强服务”。通过政府主导,专班协调,成立县委书记、县长任指挥长,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指挥长,市管职级干部为组长,抽调30余名县管职级干部组建9个工作专班,形成领导挂帅、任务到人、手中有图、心中有数、眼里有活的工作责任体系,实行“保姆式”靠前服务,“陪伴型”帮办成长,及时跟进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全面按动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快捷键”。二是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惠民生”。以壮大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经营收益最大程度地“留村补农”,确保农民作为受益主体共享发展红利。将农村集体土地、农民闲置房屋等“闲资源”变为“活资产”,实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华丽蜕变。实行“一码收费、一账返利、统管运营”的利益联结机制,无论经营何种业态、以何种模式经营,都通过收费系统在后台优先提取2%—10%营业额作为资源管理费,剩余营业额再结算给经营业主。合作社提取到的收入50%用于村集体经济壮大,30%用于全体社员年终分红,20%用于全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事业发展,进一步激活村庄内生动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真正让乡村振兴实施项目“有形、有感、有效”。三是建立运营管理机制“防风险”。理清盘活集体资产,将政府投资全部量化到集体,进一步明晰产权,让资产找到主人。大力撬动民间资本参与项目建设,将投入转化为股份,实现风险共担、利润共享,严控施工方随意扩大工程建设,增加政府隐性债务,牢牢守住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底线。统筹建立养护、保洁、运行等长效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把政府有形的手缩回来,让农民主体真正参与到管理中,有效化解“重建设、轻管理”的风险。

  在示范点打造过程中,陆良县严格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工作要求,执行“清单管理+闭环运行+对账销号”的大督查工作机制,将乡村振兴与绿美村庄、人居环境、厕所革命、四美家园、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完备、公共服务普惠可及、人居环境优美宜人、社会治理和谐有序、精神富有文化繁盛等N个良好态势,让村庄靓起来、农民富起来、组织强起来,真正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满意度,绘就了一幅独具陆良特色的“乡村美、产业旺、人和谐、生活富”的乡村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郑重声明:本站旨在学习分享各地特产、美食、景点、文化和民俗等,文章均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QQ:21241043

上一篇:一心堂云商优品栏目上线 卖有品质的地道云南特产

下一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正是出游好时节!跟着这份云南4月节庆日历出门嗨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

关注我们

    特产188
返回顶部
brand86 365整形网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