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古今名人(之四)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王树村(1923——2009)杨柳青人。王树村先生是我国民间美术史论家、年画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学位评审会委员。
少年时代的王树村,生活在杨柳青年画的发祥地,深受浓郁民间艺术氛围的熏陶,对家乡的年画产生了浓厚兴致。激发了研究中国民间美术的志向,当时正值天津沦陷期间,受日军侵略和自然灾害摧残,年画艺术业已凋蔽,大批年画艺人失业,积累400多年的木线刻板大量流失或作劈材、修碉堡、架桥铺路,年画业陷入绝境,从那时起他便致力收集抢救了数以千计的民间美术实物和文献资料,成为杨柳青年画最著名的收藏者,后来,在他研究整理杨柳青年画的创作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9年前他毕业于天津市美术学校。随即考入华北大学美术系,1952至1955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专修美术史论,擅长中国画和民间美术研究。曾在北京人民美术工作室,《美术》杂志编辑部,中国美术研究所,中国艺术院美术研究所从事美术创作、编辑和研究工作,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民间工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间美术学会副会长等职。他的著作很多。已故杨柳青掌故老人王鸿逵曾经讲过。“树村写的书摞起来比他还高。”主要有《中国民间画诀》、《杨柳青年画资料集》。此书曾荣获莱比锡国际书画博览会银奖,此后又陆续出版了《中国各地年画研究》、《杨柳青墨线年画》、《中国年画史论集》式中国吉祥图集》等共计40余部著作,撰写专题研究文章200多篇。发表在法、日、香港、台湾等国内外刊物上,曾先后应邀至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堪培拉和前苏联的列宁格勒、莫斯科大学、美术馆、博物馆及新加坡大学、日本民艺馆及香港大学、台湾等地讲学及从事艺术品鉴定工作。
半个世纪以来,他以严谨、自信的治学态度,刻苦辛勤地耕耘,将民间美术列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作为民族心理和审美观念并存的民族文化来研究,形成了许多独到见解。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民间,同民间艺人广交朋友,收集画诀,整理画论,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为更多的人探讨与研究中国民间美术开辟了新领域。他先后共出版了艺术研究专著60部,翔实地展现中国美术辉煌成就,为中国美术史填补了这一空白。鉴于他在我国美术事业中的突出成就,国家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肯定:
石硫澍教授是医学界德高望重的学科创始人,我国首批搏士生导师之一,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915年其父即变卖了家产迁居北京。1937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留学法国的公费生,到里昂大学攻读医学,几年后获博士学位。1945年27岁的石硫澍踏上了昆明医学院讲台,后来先后在天津医学院校工作,曾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天津分会会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天津市心血管研究所所长、《中华内科杂志》主编、《中华心血管杂志》常务编委、《天津医药杂志》主编等30余种学术职务和市政协常委等职。1986年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1987年评为天津市特等劳动模范,并获“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初法国里昂市政府授于里昂荣誉市民,至今仍为天津医科大学终身教授。石教授的功劳不仅在他显著的学术地位上,他的人品、医德均得到广大医务者的认同和尊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他尤其注重对学生人品、医德的培养。他认为这是关系医学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他亲手创办的心脏病学研究所和心脏科己培养出博士生5名,硕士生20名。现在,天津各大医院心内科领头人,几乎均为他的弟子,他们都以石教授为楷模,在辛勤地工作着。他的学生赞美他有清风般豪爽、山岳般高峻、晴空般豁朗、辽原般的坦诚。他非常关心家乡的医疗事业和人材培养,曾兼任西郊区医院内科主任工作。1987年组织了一批著名专家,定期来院开设专家门诊,并对疑难病会诊。这位一向以“精、严、深”著称的学者,对提高西郊区医院的医疗和技术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后发表论文百余篇。专著十余部。石老晚年离休后,作为著名学者,继续为培养高层次医疗人材孜孜不倦地工作,老先生虽已迁居澳大利亚,仍心系祖国,继续为培养高水平人材尽心竭力。今年夏季适逢石老应邀回国参加天津医科大学五十周年校庆和出席国际医学研讨会的机会,拙暇回到故乡走一走,看一看。
李经文(1947——)出生于杨柳育猪市大街的一所普通民宅里,少年时代在第一小学读书,1966年毕业于天津市戏曲学校,工青衣兼演花旦。从70年代就任天津市京剧三团团长,1995年建院后任艺委会主任至今,她是国家一级演员、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分会理事、天津市“三八红旗手”。
1984年拜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以多才多艺著称的赵慧秋为师,吸收荀派、程派的艺术营养,兼容并蓄,拓宽戏路。在学习梅派艺术期间,深得老市长的关怀,1987年,市长亲自推荐并主持李经文拜师梅派传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的拜师仪式,在拜师会上老市长对她说:“我赞成、提倡中年演员也找名师,如果中青年演员在老年演员的帮助下艺术有所提高,京剧艺术是有希望的。”
作为一位京剧界很具实力的中年演员,李经文在京剧艺术的实践中,仍在坚持多方求索与百般锤炼,她从不放过观摩老艺术家演出的机会,平时反复看大师们的录像,细心揣摩,从而使自己的在舞台艺术生涯中,不断展现出新的境界。1988年、1990年她两次赴上海参加大型纪念性合作演出,以《西施》《大探二》和《武家坡》等剧惊动上海滩。1992年她经过杨荣环为之加工的《宇宙锋》,杜近芳新传的《断桥》和新编古装戏《浊世恩仇》进京举行专场演出,得到京剧界内外的首肯,终于获得了国内戏剧表演的最高奖项一第十届梅花奖。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之后,她多次作为京剧艺术的使者,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演出,也多次赴香港、台湾演出,她捧着国宝献给观众,做到心中有人,眼中无人,一招一式,一丝不苟,唱念作舞,融汇传神,为京剧艺术这一国粹争得了极高声誉。
如今,李经文正是艺术上日趋炉火纯青、不断总结经验的黄金年华,她继续活跃在舞台上,向着艺术的高峰不懈地攀登。在她从艺40年,任三团团长二十余载的年月里,她荣获天津市历届汇演一等奖和优秀演员奖,及全国第二届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的优秀奖。直至荣获梅花奖。
上一篇:航天宏图获10家机构调研:公司研发的数字孪生教育行业产品已经在本科类院校、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中小学等用户领域进行推广(附调研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