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道历史博物馆】天津老戏曲名角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1958年的一天,五大道安乐邨。晨曦之中,从10号院里传出珠落玉盘的琵琶曲调,时声脆,时弦急。数遍终了,见一人或踢腿,或下腰,或操起胡琴自拉自唱。一时间,京韵悠长,青衣声袅,为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平添了一份东方韵味。这一年,“艺兼梅尚”的杨荣环落户安乐,时任天津市戏曲学校副校长。
京剧界有句老话:北京学戏,天津唱红,上海赚包银。天津是个戏码头,凡学戏入行者,只有天津戏迷认可了,才有足够底气天南海北地跑码头。天津唱红后的1948年春天,他来到上海,但却不是为了赚包银。他在天津唱红的剧目中,有许多是梅派戏,比如《霸王别姬》,比如《凤还巢》。虽然这些剧目他学得雍容华贵、细腻委婉,已被天津戏迷认可,但他更求精进。这次来,就是经齐如山和徐兰沅介绍,拜梅兰芳为师。梅兰芳绝对相信齐、徐二位的鉴别能力,欣然接受杨荣环为弟子且关爱有加。后经梅兰芳亲授,杨荣环对梅派艺术的体验、认识和理解,陡然跃升到一个新的高度。20世纪50年代初,杨荣环与毛世来再次联袂来津,在中国大戏院轮流唱大轴。接下来又与毛世来组成杨毛剧团,并同唐韵笙、周信芳等合作,南下演出,轰动一时。一系列的演出,精进了他的表演艺术,他由此踏上了后来被誉为“艺兼梅尚”的进取之路。
自1958年任天津市戏曲学校副校长,到1978年的二十年间,杨荣环为天津京剧团特邀主演。杨荣环演出传统剧目《汉明妃》,当他在台上表演昭君弹琵琶时,乐队演奏戛然而止,观众随之屏气静听,只见杨荣环手指挥动,翻飞如花,如诉如泣的琵琶声遍布舞台上下,一曲终了,台下掌声雷动。杨荣环“艺兼梅尚”的京剧艺术,在天津扎下了根。
让人们对“疙瘩楼”流连忘返的,是居住于此的名流名士的故事。京剧大师马连良可以说是“疙瘩楼”里的灵魂人物。马连良与梅兰芳,可誉为“京剧泰斗”。1922年,马连良和梅兰芳在英租界潘复家演出《游龙戏凤》,马连良从此与天津结下不解之缘,喜欢他的观众无数,他也成了天津的常客。马连良漫长的京剧生涯,并不拘于北京和天津的舞台,上海、香港、昆明、哈尔滨等地都是他常去演出的城市,但天津却是他的一块福地。他在英租界内”疙瘩楼”寓居,得到了将养和调整,而且还成了激发他创作新剧的灵感之地。《十老安刘》就是他在“疙瘩楼”里创作完成的经典之作,该剧在1942年于中国大戏院首演成功。
马连良与普通人的作息时间不一样。晚上有戏时,他下午把自己关在屋里“默戏”,不敢多吃东西,只喝一点鸡汤,一个烧饼夹点肉垫补一下,随后去戏园子,始终恪守“饱吹饿唱”的职业习惯,晚上回来再吃宵夜。夫人王慧茹在世时,经常在夜里亲自给丈夫安排可口宵夜,朋友半夜来聊天也一样款待。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梨园名伶的日子举步维艰。马连良就像《打渔杀家》里的萧恩“清早起来开柴扉乌鸦叫过,飞过来叫过去却是为何?”心情常被不祥和恐惧笼罩。为了生计,他带领剧社辗转北京、福建、昆明、上海、香港等地演出。他来天津住的日子虽然短暂,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只要他来天津“疙瘩楼”,贵客立即登门,皆因仰慕大师的名气面来。著名书画家爱新觉罗·溥佐回忆说:“马连良在疙瘩楼时,整天都是车水马龙!”
当事人回应“3人20万开店日营业额仅79元”:热搜当天只卖出一个汉堡,收入59元
湖人逆转!詹姆斯30+10+6 打满46分钟 加时0分+正负值-14全场最低
李彦宏称文心一言与ChatGPT就差一两个月 王小川:可能是平行世界里的他
马斯克被曝明面上呼吁暂停AI研究 暗中却购买上万个GPU推进AIGC项目
iPhone 15 Pro颠覆式设计取消了!郭明錤:苹果因技术问题放弃固态按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