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学党史】津南革命创始人刘格平(一)
大家好我是特产笔记的小编,很高兴带大家了解各地的特产、旅游景点、人文和风土人情,各地数不胜数的美食以及不同的饮食文化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有意思的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值得我们去了解和感受,下面是今天带来的文章:
翻开庆云县乃至整个津南地区的党史和革命史,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名字闪耀其中,那就是刘格平。在庆云人民历经磨难、艰难探索的发革命历程中,是刘格平最先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这片热土,为灾难深重的庆云县人民带来了曙光,指明了方向。他组织建立了庆云最早的团组织和党组织,与张隐韬创建了农民自卫军,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庆云马颊河大罢工,是刘格平带领庆云人民走上了前赴后继、浴血奋争的革命道路……
刘格平出生于回族地主家庭,家里经济来源殷实丰厚,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刘格平家在当地是个殷实大户,拥有300亩耕地和3个长工、3户佃农。刘格平在刘家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三少爷”。6岁时开始进入私塾读书。 14岁那年,刘格平为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体验外面的大风大浪。不辞而别,第一次离家出走,刚到沧县城就被刘家栈房的雇员发现截住送回了家,第一次出走失败。过了几天听说离家20多里地的盐山县城招新兵,还招学生,刘格平又偷偷溜走了。到盐山县城北洋直系军阀的招兵处当了兵,后经考试进入了随营军事学校。在校期间,刘格平与同班的迟麟贞、张鉴堂两个好朋友共同订阅《申报》、《东方杂志》,从中了解世界政治、经济情况,开阔了自己的眼界。
1921年底,刘格平于军校毕业并被派回部队。此刻的刘格平,目睹军阀混战,鱼肉百姓,毅然辞官不做,回到家乡。1922年2月,刘格平来到天津,在二哥刘济安的帮助下进入补习学校学习。在补习学校期间结识了“小于子”和张隐韬,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及一些宣传苏俄的材料、小说,从中吸吮新知识,接受新思想,革命的种子开始在刘格平的心中萌芽。1922年9月,厌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主少爷生活的刘格平,在天津经员张隐韬和青年团员小于的介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投身到革命队伍中的刘格平,又如饥似渴的阅读了《党宣言》、《从空想到科学》、党的刊物《向导》等一些宣传革命的资料。他的思想真正发生了质的变化,从原先一个空想的世界,转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放弃了实业救国的思想,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他背叛了自己出身的地主阶级,走上了一条为人民大众谋幸福的坎坷不平的革命之路,成了一名职业的革命者。
1922年冬,受党团组织派遣,他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活动,先后发展刘子芳、王俊峰和刘景良等人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2月,主持建立了津南地区第一个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大堤东支部,刘子芳任书记,王俊峰为宣传委员,刘景泉为组织委员。这是津南地区第一颗革命的火种,使津南地区成为我国北方革命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同时,庆云、盐山、乐陵等县团组织得到发展,革命之火逐渐在津南地区蔓延开来。1925年春,刘格平被派到河南国民二军去活动。在开封,与同样受党的派遣来搞兵运的张隐韬接上了联系。12月23日,和张隐韬一起发动领导了津南农民自卫军起义。这次起义,是中国在北方领导武装斗争中的一次早期尝试,为今后党解决农民问题以及创建军队提供了可做“历史鉴镜”的经验教训。(未完待续)